节俭营村:乡村建设中的建设废料再利用

发布时间:2024-11-23 22:15

乡村旅游可以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乡村旅游#

■段德罡 韩璐

编者按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当前,乡村建设基础薄弱,如何科学、有效地展开乡村建设,尚需要学界、业界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探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共建的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在10余年的乡村建设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经验,对于当前高品质推动乡村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报将陆续刊出其中一些经验与做法,与全国各地乡建工作者进行讨论与交流。

建设废料,泛指城乡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后所产生的废弃材料及建筑垃圾,包括混凝土块、瓦片、砖块、金属材料及木材等。当前对建设废料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再生处理后作为新型建材骨料使用,材料性状的改变使其历史及文化价值彻底消失;另一种为就地填埋,既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也完全忽略了材料的残余价值。鉴于乡村建设的特征,在公共空间等诸多场所的营建中对于材料强度的要求远不及城市建设的要求严格,大量的建设废料在乡村建设中尚可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探索不改变性状的建设废料资源化再利用,树立节俭营村的建设理念,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设成本,亦可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近年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运用易于获取的废弃建材展开了大量的空间建造实践,通过“低技化”的建造方式,在不改变建设废料性状的基础上直接应用于空间营建之中。针对不同类型建设废料的特点,发掘其残余价值,将其作为承重、围护构件,或应用于景观营造之中,重新发挥其使用价值,充分展示其美学价值,运用“建筑废料资源化、建设材料乡土化及弃置器具记忆化”等路径方法,就近就地消解各类建设废料,延续乡村空间建设的乡土特质,留住乡土韵味,彰显乡村本色。

功能性空间的应用

临洮县三益村,以废弃混凝土砌筑挡墙,铺砌路面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供图

中心在甘肃省临洮县三益村公共空间营建中,通过大量收集和利用混凝土块废料,初步探索了将废弃混凝土砌块用于村庄道路、广场及挡墙的建造方法。在陕西省杨陵区各村后巷道的建设实践中,大量收集一些高等级道路拆除后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块,将这些砌块嵌于水泥、砂浆或三合土之中进行铺砌。这些废弃混凝土块依然具有较高的材料强度,可以很好承载村庄的基本功能需求,适合在乡村建设中大量推广使用。

景观性空间的塑造

杨陵区崔西沟村,以废弃混凝土砌块嵌于黄土中铺砌步道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供图

在杨陵崔西沟村建设实践中,中心将废弃混凝土砌块嵌于黄土之中进行铺砌,在其间隙播撒草种,打造了富有乡土气息的田园步道。各类废弃材料还可以置入金属笼箱来打造村庄节点空间,如用作村庄的入口标识。杨陵区官村运用各家门前屋后堆置多年的废砖旧瓦砌筑了纹理丰富且极富乡土特色的乡村景墙。对于某些特殊的废弃材料也可以找到适合的再利用方式,如王上村将与村庄风貌不符、予以拆除的欧式罗马柱栏杆与其他废料组合,装入定制的铁丝网格石笼箱中,塑造独具特色的宅前庭院空间。

杨陵区崔西沟村,以废弃混凝土块石笼作为村庄入口标识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供图

杨陵区官村,以砖瓦混合砌筑而成的特色景墙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供图

杨陵区王上村,废弃罗马柱与砖瓦混合装入石笼打造特色宅前庭院空间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供图

文化的传承与体现

各种废弃材料及闲置的物件都承载着特定年代的历史记忆,在公共空间里加以合理利用,对讲述村庄故事、发扬节俭精神大有裨益。在甘肃省临洮县三益村的公共空间建设中,收集利用了大量农户家弃置的瓦罐器具,与其他废料混合砌筑,塑造了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挡墙。在山西省霍州市冯南垣村的实践中,结合当地丰富的废弃建材资源,提出“巧用三废,彰显三老”的建设理念,即依托当地数量多、价值高但大量荒置的凋敝村落,对废弃村落、废弃建筑、废弃材料展开收集利用,并邀请老匠人采用老工艺对各种老材料进行创意性使用,以现代设计手法营造新乡土场景,实现对地方文化传承的创新探索,也有效地彰显了“三老”的当代价值。

临洮县三益村,以农家弃置的瓦罐器具砌筑而成的特色挡墙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供图

霍州市冯南垣村,用老材料砌筑而成的树池 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供图

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为验证建设废料再利用的经济可行性,中心结合前期的实践经验陆续展开了不同类型建设废料更为深入且系统的探索。在杨陵区姜嫄村“乡村集市”的建设中,统筹村庄建设项目的先后顺序,引导村民参与到建筑废料的回收当中,并由村内匠人带领留守村民利用废料展开建设。建设完成后,累计消解废弃的混凝土块310m³、红砖150m³(约9万块)、青瓦33m³(约2万块)、预制楼板52.2m³(约200块),为村民们带来了十几万元的经济收入,同时节约了近10%的建设成本,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建设废料再利用展望

在乡村建设中对于建设废料的再利用,需要建立全过程统筹的意识,建立从拆解、收集再到应用的整体思路,构建体系化的建设废料再利用流程。

对于拆解,需从建设废料的源头来确保材料的整体性与便捷性。应用不同的拆解方式对不同的建筑结构与构造展开拆解,如针对砖、瓦等再利用价值较高但又易于受损的建设废料,宜采用先人工后机械的拆除方式。对于收集,拆除的砖、瓦、椽木等材料应分类归置,并依照材料的完整性与质量进行分级。同时,还应发动村民百姓参与到废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当中,不仅可以为村民带来经济收入,也可为施工方节省材料投入成本。对于建造,要考虑将废弃材料就近堆放、就近利用,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使用,结合特定的设计手法对建设废料加以应用,寻求建设废料低技化再利用的方法,确保设计与材料的相适宜,具备实施性。当然,如何优化施工定额、完善审计方法等制度建设,更是有效推动建设废料在乡村建设中得到广泛利用的重要保障。

建设废料再利用的价值意义

通过中心不同阶段的实践探索,建筑废料的再利用呈现出了良好的建设成效。推行建设废料再利用的乡村建设理念,通过对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对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通过减少对新材料的依赖为降低碳排放提供了有效路径。与此同时,在乡村营建当中引导村民自主参与建设废料的收集与利用,发挥乡村匠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诠释“节俭营村”新时代乡建理念,对弘扬乡村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段德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8月29日3版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韩凤凤

网址:节俭营村:乡村建设中的建设废料再利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20605

相关内容

里旺村“同心美丽乡村”建设总结====湖南攸县里旺村
建设美丽安居乡村 绿色低碳技术赋能
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答网民关于推动农村住房建筑节能的留言
平安乡多措并举,建设美丽乡村
临夏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综述
巧用资源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
家乡文化建设的建议书(通用12篇)
龙发乡村振兴工作队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