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就是痛并快乐着

发布时间:2024-11-24 02:18

做饭时切到手指,瞬间觉得生活的小确幸就是能体验到痛并快乐着。 #生活乐趣# #生活点滴# #生活中的小幽默#


新奇事情的刺激让体验的丰富程度增加,我们对此印象总是更加深刻,感觉多了些什么。而被动地接受信息,比如陷入无止境的刷小视频和信息流,一晃神,大半天就过去了,这种被动的跟上瘾似的碎片体验感,虽然也有新奇的东西摄入,但是注意力瞬时且高度分散,大脑负载累累,浏览完后,大脑一片空白,甚至有点懊恼。积极心理学鼻祖塞利格曼就说过,长时间的看电视最容易造成轻度抑郁。


大脑就是这么个难伺候的主儿,太刺激了不行,负载过重;太平淡了也不行,回忆的重复积累就会制造过多的被模糊过的剧情,日子久了都消散了,只剩下一句句的蹉跎岁月感慨。在这一点还是向小时候学习,向孩子学习,好奇的心境与空杯主动参与的心态,慢日子的感觉会重回。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感觉假期还没开始就快要结束了?),结尾处有这么两段,我觉得很好,说出了我想表达却一直表达不准确的想法。这两年大家都说慢生活。慢生活是什么,就是最后那句,“好奇的心境与空杯主动参与的心态”。有好奇的心境,你就会主动探索世界,不管是随手百度一下,还是更用力地去问去学。过程中,你肯定痛并快乐着。痛并快乐着就是慢生活的本质。慢生活,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田园生活,有花不完的钱,用不完的时间。那种日子,过一段时间肯定会腻。不然你看那些商业大佬,为什么这么玩命?慢生活就是手动挡的车,有离合。在刹车和油门之间有个过渡。这个过渡我觉得就是思考,实践,沉淀,就是满足好奇心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痛并快乐着。这个痛,更多是心理上的不舒服。一直觉得舒服,就是回到自动挡,回到自动驾驶模式了。比如刷手机的过程,就让人觉得舒服,但那肯定不是慢生活。
而后半句“空杯主动参与的心态”,源头就是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持续去探索,向水底而去,越深,压力越大,敬畏心就会越重。面对世间万物,就越容易有空杯心态,越明白隔行如隔山。主动参与尚且一知半解,更何况纸上谈兵。于是凡事都会主动试一试再下结论,保持怀疑,随时准备打脸。这个过程依然是痛并快乐着。
“好奇的心境与空杯主动参与的心态”,我觉得也是在追求一种不确定性。不确定就会慢。当然就会让人不舒服。咱们都喜欢舒服,于是一边想要慢生活,一边又把慢生活理解为一种舒服的远方的生活节奏。不是的,慢生活不舒服。舒服就不慢了,舒服就是一种“刷”,一种快。很多人觉得一天不玩手机,喝杯茶,看看书,看看天边的云,就是慢生活。但对于长时间过这种日子,或者随时都能过这种日子的人来说,工作中不断面对挑战,磨炼自己的意志,打磨自己的能力,才是他们的慢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慢生活。寻找你自己的。只要记住,慢生活是追求不确定性,慢生活是痛并快乐着就行。给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不自在,慢生活,很快会来。点下方,关注我

网址:慢生活,就是痛并快乐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24003

相关内容

经典人生感悟:活着并快乐着,便是最大的幸福。
【浙大心理学】所谓生活就是一半快乐一半痛苦
日式生活美学:慢就是快,余生不必过得着急
简单就是快乐 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慢生活,大快乐
慢就是快的人生哲理
有关人生哲理文章:人生就要快乐的活着
快乐的生活,才能生活快乐;生活的理想,其实就是理想的生活
假期旅行:累并快乐着
在快节奏的世界里慢下来,慢下来的生活,让我们更快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