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纵横:幸福感从哪里来
从日常点滴中发现幸福,提升幸福感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个人生活感悟# #幸福生活体验#
人类真正能够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实现物质生活的丰裕,不过一两百年的时间。就人类日常生活而言,机器的发明、化学物品的广泛使用、交通工具的改善,以及进入20世纪之后各种电子、电器甚至数码产品的蜂拥而至,不仅使人类终于填饱了肚子,而且同样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使大多数中国人摆脱了饥饿与贫困,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在极短的时间里变得丰裕起来。
在物质生活不断丰裕时,人们常常并没有同步体会到幸福感的增长。短时间里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一项调查发现,2012年中国人经济上的乐观情绪为82%,但生活满意度却只有21%,其中收入满意度更是只有10%。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各式各样。有人说,中国社会的变迁导致人们安全感的丧失,包括缺乏社会保障都是人们感受不到幸福感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缺少洁净的空气和安全的食品,等等。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人幸福感缺失也是精神性或心理性因素造成的:其一,社会变迁的速度过快,在改变一切的时候也提升了人们对变迁的期待;其二,不同的人群或阶层的变迁速率不一致,变迁慢的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因而消极不满。中国人的幸福感状况,充分说明幸福感不仅关乎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样关乎精神世界的成长,关乎人们是否能从物质的丰裕中获得生活的意义。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上,那些推动了人类进步的先哲们,都是能够凭借有限的物质资源,成功打造生活意义感的伟大人物。他们虽然称不上是专业的社会心理学家,却无一不凭借着对人类社会心理的出色洞悉,或直接赋予单调的生活以意义感,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义感之间建立起了常规的逻辑联系,再或通过各式各样的典范或榜样,带动起了芸芸众生矢志不渝地追求意义感。
即使在我们现时的社会生活中,那些成功的艺术家、体育明星、专业工作者甚至商人们,大多也是打造意义感的能工巧匠。比如,商人们通过将有形的商品转化为某种符号或象征,从而赋予其促使人们追求的意义感。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了越来越多的商品之时,更需要重新充实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单向度地指向物质本身。
(摘编自12月22日《北京日报》,原题为《幸福感缺少的诱因是什么》)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5日 05 版)
网址:人民日报纵横:幸福感从哪里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5052
相关内容
城市有温度 生活更幸福(纵横)幸福感来自于哪里
【小日常,大幸福】:提升幸福感的18个生活小贴士,人民日报推荐!
我们的幸福感从哪来?
一个人拥有幸福感的10个标志,你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福特纵横,“另类”内卷卷出高价值服务理念
幸福感,来自于哪里?
人民日报: 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
亲,你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生活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随便看看
- 书房
- 巧手匠心 在孺子书房DIY珠花发簪
- 如何选择适合生活需求的房子?
- 顶固全屋定制设计书房装修,以书为伴自有乐趣!
- 扫地清洁自动机器人吸尘器湿式拖地多功能机器人吸尘器,带拖地功能 - Buy Fully Automatic Sweeping Robot Suction And Sweepin sweeping Robot electric Robot Vacuum Cleaner Wet Mopping smart Wet And Dry Robot Vacuum Cleaner weeping Cleaning Machine Automatic Robot Product on Aliba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