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成瘾的老年人,最有消费力的猎奇玩家
发布时间:2024-11-26 09:26
老年人口的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人口老龄化#
全文2938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01中老年人在退休后容易网购成瘾,购买大量便宜废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02他们往往相信直播间主播的推荐,购买一些贵价垃圾、三无产品和假珠宝等。
03然而,这些商品往往无法满足中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反而导致家庭财务压力。
04由于网购成瘾,中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消费行为常常让年轻人感到困惑。
05子女可以通过调整老人手机软件设置、定时锁定消费限额等方式,帮助老人控制网购成瘾。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银发秒杀,唯快不破
很多中老年人兢兢业业节省一辈子,却在学会网购后成了超前消费的先驱。一个敢为直播间秒杀开“免密支付”的群体,多少都有点以身入局的魄力。对他们来说,网购用得上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胆识、智慧和谋略,能让他们在最复杂的环境中作出最正确的判断。也就是在最吵闹的直播间,买最硬的狠货。


如果洞悉卖货的底层逻辑,就会知道,那些主流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卖不掉的东西,最终都流向了老人家里。在家里老人没沉迷购物之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一些从来没听过的软件和小程序还能买东西。更无法预测,这些地方竟然能吞下那么巨量的退休金。60、70后作为主张务实的一代,不信品牌和效应只信那些介绍中拳拳到肉功效,哪怕这些商品在你我看来多少有点“急功近利”。比如声称“一夜就变白”的护肤品、瘦身沐浴露、高维能量觉醒开悟网课、以及能消除日本核污染的玉石。
他们也总能买到整片互联网里最离谱的商品:秒杀买的面膜、纸抽只有指甲盖大;一分钱买蔬菜,到手一袋大葱种子;不够洗两根刘海的迷你洗发水;摆在床头像立了个痰盂的迷你梳妆台。他们永远在秒杀,永远在上当,哪怕有了经验,但下一单已经免密支付,快递再一次On the road。家里像快递的聚宝盆,每天都会出现一批新的纸箱。而最有用的,也只有纸箱,纸箱尚可以换钱的,里面的东西那是又没用又让人破产。网购,中老年群体的线上心理诊室中老年网购成瘾,本质上没有什么能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案。很长时间里,大众习惯把“子女应该多些陪伴”列为对症下药的榜首,但放在现实生活里,沉溺网购的中老年群体只会嫌儿女碍眼。你说他们买的都是贵价垃圾,他们嫌你有眼无珠;你说这是三无产品,他们告诉你是重某某研究院金研发项目,只是意识还没渗透到你这层;你说那些劝你在直播间里买保健品和假首饰的主播都是骗子,他们会自信并笃定地高呼“这个世界能骗我的人还没出生”。



很多人也突然惊觉,原来自己对爹妈和执念竟一无所知。很多年轻人不懂,为什么家里不养花老爸要买二十几个花盆,家里一共两个人吃饭为什么要囤上6个电煮锅,为什么总要捡便宜花一块钱买没有手指头粗的红薯。为什么普及过无数次美白的基本的原理后,他们还是会为自己买下无数瓶“祛斑美白洗面奶”。实际上,通过中老年群体狂购的商品,都能直击他们的心理病灶。比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珠宝字画古董是奔着“退休金自由”的发财美梦,前进五六十岁正是拿全部身家赌一把的好年纪。狂买花盆是将来某一天“搭建个小花园”,便宜商品食品把家塞满才能有安全感,;偷买下祛好几种斑洗面奶是,因为脸不久前上长了块只有自己才能注意到的老年斑。那些需要背着家人拆的快递,很可能只有一瓶杂牌生发剂,里面藏着一个中老年男性无法宣之于口的容貌焦虑。网购成瘾的确是一种心理病症,已购清单就是最直观的病因。但也并不是所有明确病症都能对症下药。我们目睹一切,常常觉得什么都做不了,但其实当一个称职的晚辈,有时可以用点逆向思维。比如可以趁家里老人不注意时,偷偷把他们手机里的所有软件调至青少年模式。定时锁定,消费限额,看看现在谁才是一家之主。
网址:网购成瘾的老年人,最有消费力的猎奇玩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78034
相关内容
网购成瘾的另一面,是现代人的价值迷茫手机成瘾≠网络成瘾! or 手机成瘾=网络成瘾!(附视频、辅导实例解析)
网购成瘾可能伴随抑郁
形成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合力
消费者网购心理
是什么在主导年轻人的“饮品观”?
2013年的网购生活:县城人均网购花费超城市
《“成瘾性餐饮”洞察报告2024》发布:保持“致瘾性”,是餐饮品牌的必修课!
网购年货已成时尚 理性消费节约生活成本
解锁医药市场消费新趋势—— 超八成年轻人愿意购买不含野生动物成分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