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你的假期心理健康指南已送达

发布时间:2024-11-11 11:14

生活很甜 好运连连

不平凡的2020年终于过去了,我们千呼万唤的寒假也已开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保持阳光心理,度过一个快乐寒假,我们整理了一份寒假心理健康指南,同学们快来看看吧!

一、生活作息规律

在寒假面前,如果一味放任自我、昼夜颠倒,不仅无益身心,更会得不偿失。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自乱阵脚,要为自己制定一份规律、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每日照做。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非常重要,尽可能保证生活作息的常态化,是应对焦虑和无聊的良方。

二、制定假期计划

寒假期间,正是我们查缺补漏、培养兴趣爱好的好时机。给自己制定一份规律的学习时间表。我们可以先综合思考这段时间在学习方面要做哪些事情,比如,弱势学科的查漏补缺、错题整理、课外阅读、兴趣爱好拓展、学习能力提升等等,再考虑这些事情哪些对你来说很重要,哪些是必须要做的,哪些是你喜欢做的,将其一一列出来进行排序,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好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同学们每天可以抽出一些时间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提升技能,也有助于我们保持平静和愉悦的好心情。

在必要的防护下,丰富且规律的生活能提高我们的心理免疫力,更有信心和力量面对不断变化且未知的风险。

三、缓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情绪

(一)倾诉

多与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缓不良情绪,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也要帮助家人或朋友处理不良情绪,做到自助与助人。倾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如果家人或朋友也处于担忧之中,当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并发现是同样的心情时,也会带来释然。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压力和负面情绪对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当与人连接的关系越亲密,心理状态也会越趋向积极健康哦。

(二)运动

能够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就是运动,因为它能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平和的心态。当我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逐渐发热,血液循环逐渐加快,使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神经紧张,脑力疲乏,情绪紊乱得到积极的缓解。体育运动能使我们产生一种叫啡肽的激素,这种激素能愉悦神经,调节心里,让人产生愉悦,压力随之而解。

(三)调动内在资源

当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回想自己以往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境或挑战,思考当时是如何成功应对的,是否有一些策略可以应用到现在,比如听音乐、阅读、画画、冥想、厨艺、运动……或者是一些想法和信念,调动内在资源,增进积极情绪,提升心理弹性。

四、亲子关系要和谐

在家里已经呆了一周有余,或多或少会面对学习、作息、手机带来的矛盾,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方法避免冲突:

(一)理解差异,多“接纳”父母思想

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但我们和父母的成长背景,所受教育,生活阅历,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责任都不同,在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上很难保持一致。这种心理上的差异让我们与父母易发生冲突和争执。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差异带来的冲突后果,没有意识到差异的存在。

借着这次的冲突,可以多了解一些父母的世界,父母的成长故事背景。了解与父母思想的差异,接纳父母与我们的不同,意识到冲突不是父母的刻意针对,而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当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了差异,我们与父母就会自然和解。

(二)说事实,说感受,会非暴力沟通,一致性表达自己

善于学习,接受新知识的我们,可以邀请父母一起来学习运用非暴力沟通法。依照这一方法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改变原来以牙还牙,以恶治恶的沟通模式。

说事实。如实陈述看到,听到的客观情况,不加评判,如:我看见你们冷战,我躲在屋里不敢出来,我不敢多说话,做错事,怕你又吵我。又如:吃晚饭时,我听见你在电话里,和老师说我的作业没写,是在玩手机。

说感受。表达自己内在的感觉和情感状态,而不是急于对对方的行为进行评判、指责。如:当听到你骂我时,我感到很愤怒,我恨不得就打过去。

说请求。多用肯定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请求,而不是用否定句表达自己不想要什么。如:妈妈,学习了一天很累了,我想放松一下,就半个小时。

(三)自我管理,做自己人生“规划师”

与其父母催促,不如主动做自己人生的“规划师”。遇到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向老师,父母寻求经验,征询建议,借助他们的经验进行自我管理和做出选择。同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安排,制定学习目标,做好时间管理,划分好每个时间段学什么学科,甚至把娱乐和社交时间都安排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目标后还可以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

五、寻求帮助

假期中,如果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情绪难以得到有效的稳定或平复,自己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做事、正常生活了,那么你可能进入了一种无法仅凭自己的能力调节自己心理的状态。应及时通过和父母沟通,或通过网络与班主任或者心理老师交流自己内心感受,通过家长老师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学校心理辅导热线:

博山区心理求助热线:

淄博市心理求助热线:

淄博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公益热线:

来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万杰朝阳学校

微信号|wanjie_net

抖音号 | wjzyxx

责任编辑:

网址:叮~你的假期心理健康指南已送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8467

相关内容

叮咚~请查收您的假期心理健康指南
【心理健康】假期心理健康调适指南
叮~这份“寒假心理健康”指南,请您查收!
【心理健康】叮!这份暑期心理健康指南请查收~——宁阳县八仙桥西关小学
乐享暑假,悦由心生——“暑”于你的假期心理调适指南
你的暑假“心”攻略拍了拍你——暑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南
健康暑假,从“心”开始——假期心理调适指南
【心理调适指南】“心”“暑”于你|假期心理调适指南
假期出游,史上最全健康攻略送给您!
平安暑假 ,从“心”开始——暑期心理调适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