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适指南】“心”“暑”于你|假期心理调适指南

发布时间:2024-11-10 14:11

假期既是休闲娱乐的好时光,

也是 提升自我的好时机。

合理地分配时间,

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才能收获一个 充实快乐的暑假,

亲爱的同学们,

快进来get这份 暑期心理调适小tips

1.规律作息,合理休闲

让生活“优”起来

积极情绪不仅可以缓解焦虑紧张的心情,还能帮助我们提升免疫力。而健康规律的生活和合理的休闲方式可以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提高对生活的控制感与意义感。

请记得每天保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尽量早睡早起,切勿熬夜。保持每天30分钟以上的体育运动,可以跑步、打球、跳绳或者做自己喜欢的其他运动。

ENJOY SUMMER

2.调整情绪,阳光心态

让情绪“亮”起来

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假期生活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或许会令我们感到烦躁、焦虑、迷茫。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主动觉察、感受自己的情绪,试着理解它们为什么存在。同时,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调节能力,做到谨慎而不紧张,积极而不焦虑。

当出现消极情绪时,允许自己宣泄情绪,并寻找他人的陪伴、倾听和理解。也可以采用适度运动、欣赏音乐、阅读书籍、自我暗示等方法自我调适。 还可以绘制积极能量瓶,积攒快乐行为。具体做法是:每天在瓶子下方写下让你感觉快乐的行为,并用不同颜色的笔为你的能量瓶涂色,瓶子越满代表这个行为给你的快乐越多。

ENJOY SUMMER

3.积极沟通,理解尊重

让亲情“浓”起来

假期时间既增加了我们与家人的美好亲子时光,同时也不可避免产生些许亲子冲突与矛盾。比如,当我们捧起手机陶醉其中时,爸妈的声音接踵而来:“你怎么又在玩手机/打游戏?”当我们在家放松时,爸妈的声音:“你写完作业了吗?”面对这些亲子时光的小插曲,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唠叨背后有温情,我们可以尝试表达巧应对。相互理解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很多时候父母唠叨隐藏着他们的不安与焦躁、担心与牵挂,其背后其实表达着另一种温馨的语言——“你怎么又在玩手机”可解读为“我担心你的视力下降”;可解读为“我希望你自主学习”。如此种种,皆是对我们的关怀,一味反抗或没有改变的沉默都是面对唠叨比较糟糕的应答。

此时,不妨试着建立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尝试从唠叨或争吵中寻找积极的力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我们可以尝试面带微笑、真诚说明、择机表达、积极赋能,让亲子之间听到彼此的声音。诸如,“我想……”“我的打算是……”,将自己的情绪感受诚实地分享,让彼此的心灵做一次SPA。

ENJOY SUMMER

4.合理规划,自我提升

让计划“动”起来

每一个假期的时间都过得飞快,许多同学在假期刚开始,是享乐主义者,等假期快结束了就变成了“作业堆成山,啥也干不完”的悲观主义者。

其实,我们可以轻松面对眼前的这些“学习任务”,它们可以不是“负担”,而是“陪练”或者“营养”。我们要明白自己做作业的目的,应该是温习、拓展、挑战,而非“向老师交差”,因为学习永远是你自己的事情。

那么,如何实现假期的自我提升和学习的“弯道超车”呢?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不可量度的东西就没法管理。”因此,我们可以制定几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即让学习任务可视化。根据重要性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尽可能详细到每天,以自律打卡等形式坚持完成。

ENJOY SUMMER

5.寻求帮助,获取支持

让意识“提”起来

当情绪无法自我缓解时,学会积极寻找朋友、家人、老师的帮助,倾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增强心理防护与自助的能力。

假期中同学们遇到心理困惑时可以第一时间寻找以下心理支持。

ENJOY SUMMER

( 图文整理转自网络)

往期回顾

【优秀作品展播】思政课大赛|峥嵘岁月 奋楫笃行

【优秀作品展播】思政课大赛|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

【优秀作品展播】思政课大赛|守望相助 石榴花开

审核|贾小梅

责任编辑|马海军 赵翌媛

编辑|李娜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责任编辑:

网址:【心理调适指南】“心”“暑”于你|假期心理调适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634

相关内容

快乐暑假,从“心”开始——暑假心理调适指南
开学心理调试指南
心理健康调适指南,请查收
新学期,”心“准备——这份暖心的开学心理调适指南请收好
大工新生入学心理调适指南
昆明市中小学生暑假期间心理调适建议
寒假来了丨假期心理调适有方法——中小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指南(三)
广职学子返校心理调适指南
假期“心”助力——疫情下的心理调适
心理调适小贴士丨这份心理疏导指南请查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