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压力惹的祸?错!脑科学压力管理法教你如何和压力做朋友

发布时间:2024-11-28 05:46

学习压力管理课程能教你如何识别和应对压力 #生活技巧# #压力管理技巧# #压力管理课程#

电影《初恋50次》是由彼得·西格尔导演的一部爱情喜剧电影,影片讲述了在夏威夷,一名兽医追求一名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中学美术教师的故事。女主Lucy因为车祸患上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短期记忆丧失症,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她就会把前一天的事情全都忘光。男主Henry是一名典型的play boy,他最擅长的就是以不同的身份让美女迷上他,并在事后迅速从这段关系中脱身。


《初恋50次》剧照

有一天,男主Henry在餐厅里遇到Lucy,两人很快便爱上对方,相约明天再次一起用餐。但第二天清晨,当Henry热情的与Lucy打招呼时,Lucy却宛如陌生人一般冷淡。男主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向女主介绍着自己,展现自己对她的爱,女主一次次爱上他。

影片一经上映就获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是爱情片中的经典之作。纯爱电影一般都带着“虐”的成分,这部影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纯纯的爱恋和至死不渝的追逐,还让我们在缓缓的电影情节中得到内心的满足和感情宣泄,更对女主的大脑记忆产生了兴趣,遭受车祸的Lucy成为一名PTSD患者,记忆中枢为了保护Lucy免受伤害,让记忆永远停留在车祸发生前的一天。


《初恋50次》封面

抛开影片为了呈现喜剧浪漫化效果不说,拥有美好的生活是大多数人的理想,然而现实生活却并不简单纯粹。就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说,早已打破很多人的生活节奏,原来小富即安、朝九晚五的生活不复重来,不止是从“996”变成了“007”,甚至时刻面临被辞退的风险,让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无时无刻处于一种高压之下。

法国哲学家布莱斯·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曾说过,人类的一切问题都来自于没有办法在房间里面安静地独自思考。在现实压力面前,很多人失去宝贵的注意力,无法专心思考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物,长期以往,生活变得更加浑浑噩噩。

压力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的问题,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因为任何原因而身处压力之中,比如人际交往、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经济拮据等,这些事很容易的造成压力产生,压力人人都会有,但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压力过大则可能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有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压力呢?

答案的有的。

朱利安·福特和乔恩·沃特曼在《脑科学压力管理法》一书中指出,压力和大脑都不是敌人!压力会引发崩溃,并不是由于大脑存在功能性损坏,而是因为大脑被困在了冗长无益的应激反应中而已。通过理解大脑在承受压力时发生的变化,你就能够学会有意识的利用大脑,从而有效缓解压力。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朱利安·福特(Julian Ford),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也是创伤应激与心理治疗领域的研究者、临床治疗师。乔恩·沃特曼(Jon Wortmann),非营利组织领袖,领导力训练专家。这本书曾荣登美国亚马逊压力管理、心理与咨询等 9 个类目销量排行榜 NO.1,是一本解释压力如何改变你的大脑以及你能做些什么的书籍。

下面我从“大脑和压力的关系、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如何通过预防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来分享下书中的内容。


《脑科学压力管理法》封面

一、压力和大脑的关系

先来看看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是否有过下面这几种身体特征:

· 没法集中注意力有效率地工作。
· 睡觉不安稳。
· 身体各个部位莫名其妙地疼痛。
· 比平时更容易生气发火。
· 工作没精神,无法集中注意力。
· 翻来覆去地想一件不好的事情,无法自控,怎么都放不下来。
· 食欲不振,或是一反常态地大吃垃圾食物,体重忽高忽低。
· 莫名其妙地掉发脱发。

如果以上这几条跟你完全不沾边,那说明你的状态很不错。但你发现自己的身体符合上面超过三条以上,很可能就是你最近压力过大了,你的身体在给你发出警报。

先不要着急,在了解如何缓解压力前,我们先来看看大脑的构成,再看看大脑是如何影响压力的。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大脑可以被分为3个部分。最外面的一层叫学习脑,是用来做理性思考的;中间的一层叫情感脑,是负责处理情感的;最里面的一层是生存脑,它负责做决策。

1、生存脑

生存脑是最原始的器官,直到现在,爬行动物们的大脑都还是这种形态。生存脑的责任就是让人活下去,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食物和水,所以对危险的事儿特别敏感。当你进行对话、走路、睡眠、饮食等一切肢体活动时,生存脑会发出化学信号和脑电信号,激活并协调身体。当一场充满不确定的会议刚开始时,生存脑会变得特别警惕,但是慢慢的生存脑发现没什么危险发生,就会放松警惕,注意力也就不再集中。


大脑

2、情感脑

什么是“情感脑”?听名字就知道,就是负责情绪的大脑,也就是所谓的感性,包括爱、厌恶、恐惧、快乐等。情感脑位于大脑的中间位置,涵盖了警钟、反馈中枢以及其他能赋予人类基本情感的临近区域部分,它只在哺乳动物、少数爬行动物和鸟类体内存在,1亿多年前才演化出来,情感脑能够处理复杂的情绪,有很强的记忆能力。

情感脑内部的警钟能让人们保持警觉状态,保护自己免于危险。当感到有危险即将发生时,警钟就会被迅速敲响,大脑听到警钟后,身体会立刻做出反应。例如,我们去跳伞,警钟就会大喊从3000米的飞机上跳下来太危险。警钟系统对人类很有用,但有时候警钟过于活跃,所以人们会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乃至于产生压力。

3、学习脑

学习脑也被叫做新哺乳动物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前额叶皮质,这是人类的思考中枢。思考中枢能够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专注地去做某一件事,也能够安抚大脑内的警钟;二是海马体,它是“警钟”的邻居,相当于我们的记忆库,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去记忆库查阅能够解决问题的资料。只有最高等的哺乳动物才拥有学习脑,学习脑使人们能够基于思考做出选择,而不是仅仅遵循情感脑的指令,或依赖爬行脑的反射与习惯。

压力产生的原因是生存脑监测到压力源,触发警钟敲响,而人们之所以被压力击垮,是因为警钟过度反映所致,要想有效缓解压力,就需要多开发我们的“学习脑”,让思考中枢占主导地位,使海马体多调取安抚警钟的记忆。


大脑

二、如何化压力为动力?立足FREEDOM模型

生活中压力无所不在。比如某一次重要考试,工作任务繁重,买不起房子,孩子上不了学等等,有时候觉得压力太大,恨不能一挥手让它们都消散,可是,再怎么艰难,生活都要继续。那么,面对巨大的压力,该如何避免自己的生活被劫持,成为生活的奴隶呢?《脑科学压力管理法》一书中,提到了“FREEDOM模型”和“SOS法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立足FREEDOM模型。FREEDOM是英文单词自由,分别是专注、认识应激源、为情绪赋能、实践核心价值观、确定最优目标、优化选择、做出贡献。

· 专注:专注于除压力源以外的,让我们感到正能量的事。
· 认识应激源:是什么让自己感到有压力。
· 为情绪赋能:压力不是坏事,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动力。
· 实践核心价值观:认识自己做这件事的初衷是什么。
· 确定最优目标:我想要获得怎样的结果。
· 优化选择: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 做出贡献:当克服难关时,别忘了将经验分享给他人。

当你感到压力时,可以这样问自己:是什么事情让我感觉到压力?将得到的信息交给思考中枢,观察到应激源的产生环境后,接下来思考中枢要做的就是解释警钟激发生理应激反应的原因。

1、为情绪赋能。

为情绪赋能是指仔细倾听警钟以及你感受到的应激情绪。包括激活记忆中枢,唤醒能代表你最优状态的情绪。当你唤醒了记忆中的最优情绪时,大脑就有能力辨别警钟情绪、并重新定向至你目前想获得的感受上。通过关注自己的警钟应激情绪和最优情绪,你就能在警钟和思考中枢之间建立更强的协作。这种协作正是调整警钟,有效管理压力过程中易被遗漏的关键步骤。

2、实践核心价值观。

为实践你的核心价值观,你首先要关注警钟为回应即时应激源所做出的反应。这使思考中枢得以在产生下意识回应之前评估那些想法。随后,你的思考中枢就可以建立新的价值观,或者从过去的记忆中枢中提取一段能代表人生最重要事物的思想。

3、优化选择。

优化你的选择是指,每时每刻都记住自己拥有两种不同的重要选择。第一种是遵循警钟命令,解决问题或逃离危险。第二种是追随根植于核心价值观中的最优目标,为最重要的事物采取行动。当你在行动之前考虑这两个选项时,你便建立了思考中枢和警钟之间的合作。做出双赢选择是调整并清零警钟,获取真正自控力的最有效方法。


压力

三、如何通过预防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执行SOS法则

当思考中枢高效运作时,会产生一种你渴望得到并加以提升的能力,那就是专注力。当你专注于手头事,一切焦虑、压力之流也就不复存在,做好手头这件事,你就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

那么,该如何提升专注力呢?通过SOS法则提升专注力。

SOS法则的核心原理就是让你专注于自己最重要的事物,从而减轻你当下正在面临的压力,它包括三个步骤:抽身、定向、自测。执行SOS法则能向大脑警钟保证,你的思路非常清晰,正关注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准备应对一切挑战。

第一步:抽身。

抽身指的是让自己重新进入当下,由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自我管理,抽身可以帮你重新打通大脑思考中枢和警钟之间的通路。作者在书中提供了6种抽身的方法。

1、暗示:对自己说暗示性的短语,比如:放松、暂停。
2、放慢:降低活动的频率,比如:放慢走路的速度,降低说话速度等。
3、呼吸:深呼吸可以直接激活学习脑。
4、观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天空的云,或者筑巢的鸟。
5、数数: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生气时数到十,特别生气时数到一百”,数数可以打通学习脑。
6、清扫:把你脑海中因为压力而产生的否定想法,诸如“我不够优秀”,“我无法做到完美”……全部擦除。

刻意练习这几种方法,能够帮你清除警报,激活学习脑。


抽身

第二步:定向。

定向意味着你选择专注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散漫地活着。现代社会生活如何过山车一样,永远刺激着我们的警钟,很多人的生活已经被警钟所掌控。决定抽身立足当下后,你必须切实行动起来,开始专注,让自己感觉更好。现在,花几分钟时间,列出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 家人、朋友、偶像、导师等人物。
· 深情缅怀的地方
· 想要前往的地方
· 爱好和想做的事情
· 对美好生活的信仰
· 最珍视的时刻
· 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目标

在列表中圈出来能充实过去与未来的生活、令你有价值感的事情。接下来的时间,你要将这张清单付诸于实践,每天找时间从当前忙碌的状态中抽身出来,只关注思考清单上的事物。持续这样做,就可以教会大脑和思想如何定向。


定向

第三步:自测。

当你感到紧张时,会经历一系列心理情感的变化,比如颤抖、出汗、心跳加速、感到惊慌、愤怒、抑郁。你选择专注思考的事物也无法让你冷静或提升自控水平,因此,你需要自测。

所谓自测,就是给自己的紧张程度和自控程度打分,用1-10分的维度,衡量你感受到的紧张程度和自控水平。当你评分为9-10分时,说明你是高度自控,思路非常清晰,压力已不会对你产生影响,不会再存在担忧、愤怒、恐惧或怀疑的情绪。当你自控评分为1分时,说明你还处在高压之下,你还是茫然无措,在紧张下做出一些始料未及的反应。

自测的目的是检查警钟和思考中枢的功能,回忆起恰当的信息,让你感到安全并能够专注于最重要的事。


自测

四、结语

心理学有个理论叫做“叶杜二氏法则”(Yerkes Dodson law)。Yerkes是一个人,Dodson,是另一个人。上个世纪初,他们在科研中注意到,一个人的振奋或者是兴奋度,当然也包括焦虑,包括压力感,跟他的工作表现、成绩是有关系的。

他们注意到,开头的时候,压力越小,人的动力也就越小,也就是说,如果工作非常简单,没什么挑战,也没什么太多成果的话,你会常常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没有作为;而压力增加后,你的动力也会跟着上升,你的积极性,你的努力程度也会跟着增加。

压力越大,积极性、业绩越大。

这条曲线会达到一个钟形,一个倒扣过来的大钟的顶部,在这个时候,压力跟动力就达到了比例的最佳点。在那之后,压力越大,动力跟工作表现就会越差。这个时候,压力对于动力跟工作的表现的作用,就是负面的了。

压力过头最终会导致破罐子破摔。这个理论在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界用得很广泛。

一个人高水平的压力管理,是有能力调整、管理、控制自己的压力,并把它所产生的动力、能量最大化,帮助自己达成更高的人生目标。

摆脱压力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逛街看电影追肥皂剧,不是向朋友吐槽,也不是刷朋友圈变相倾诉,而是专心去做能够增强你能力的事情,直到本事大到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就像冯仑说过的:伟大,都是熬出来的。生活中走得远的,都是将压力化为动力的人。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将生活中遇到的境遇当做成长的养分,学会和压力做朋友。


成长

网址:都是压力惹的祸?错!脑科学压力管理法教你如何和压力做朋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96826

相关内容

压力管理 心理压力中与身心健康
压力管理心理压力与身心健康
关注压力给身体的“信号” 中科院心理专家教你如何纾解压力
科学认识压力,做好压力应对管理(简短版微课讲稿)
与压力为友做自己压力管理师
《压力管理》》PPT课件.ppt
压力管理 应对压力的技巧和策略
职场压力管理(六)
压力很大怎么办?如何管理压力?
心理压力大 教你如何为自己减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