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中国国家疾控精要.doc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中国国家疾控精要.doc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2010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年12月目录 11 1.1洪涝灾害1 1.2地震4 1.3旱灾6 1.4台风6 1.5雨雪冰冻灾害6 1.6泥石流7 2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8 2.1灾前准备和保障8 2.2灾害期间卫生应急10 2.2.1洪涝灾害10 2.2.2地震13 2.2.3旱灾16 2.2.4台风19 2.2.5雨雪冰冻灾害22 2.2.6泥石流灾害24 2.3灾后恢复重建阶段27 2.3.1总结与评估27 2.3.2恢复重建27 附件1 自然灾害快速评估技术方案29 附件2 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技术方案32 附件3 自然灾害营养与食品卫生技术方案59 附件4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及饮水卫生技术方案89 附件5 自然灾害消毒、杀虫、灭鼠技术方案105 附件6 自然灾害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132 附件7 自然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方案140 附件8 自然灾害其它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控技术方案171 附件9 自然灾害预防接种技术方案185 附件10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调配与管理203 附件11 自然灾害灾区临时安置点卫生指南206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为及时、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区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工作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洪涝、地震、台风、干旱、雨雪冰冻和泥石流等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害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经济损失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及生命安全。 1.1洪涝灾害 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很多,降雨过度,地势低洼,堤坝等水利设施溃决等,都可以造成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形成一般需要一个降雨积累过程,可以在一天或数周内形成,为预警和应对留下空间,但是堤坝溃决造成的洪涝灾害可以突然发生,往往难以做到预警。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容易发生的地区主要在七大江河及其支流的中下游,除了黄河凌汛发生在冬春季外,主要发生在降雨集中的梅雨季节和夏季。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洪涝灾害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改变、人口大量迁移及灾民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能增加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危险,引起相应的公共卫生问题。 1.1.1安全饮用水短缺 洪灾易引起饮用水水源污染,造成供水系统的损毁,从而导致灾民的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短期内得不到保障,造成灾区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增加,如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甲肝等。 1.1.2环境破坏 洪水泛滥,淹没了农田、房舍和洼地,灾区居民被迫离开原居住地;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改变和栖息地变迁,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洪水淹没厕所、粪池、下水道等,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尸体腐败,蚊蝇等各种媒介孳生,生活和居住环境恶化。 1.1.3食物安全难以保障 当规模较大,涉及地域广阔的洪涝灾害发生时,局部的食物安全问题难以避免。水灾常伴随阴雨天气,加之基本生活条件的破坏,人们被迫在恶劣条件下储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变和腐败,从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流行。 1.1.4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化 洪灾发生后,大量群众会被临时安置在各安置点,居住环境拥挤,人群密切接触的机会增加,从而造成直接接触传播与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生风险加大,如麻疹、流感、肺结核、脑膜炎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灾民临时居住于简陋的帐篷之中,白天烈日暴晒易致中暑,夜晚着凉易感冒,年老体弱、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患病。 1.1.5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 洪灾可能造成动物和病媒生物栖息环境的变化,抢险救灾以及人群的转移安置会导致暴露于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媒介生物的机会增加。当缺乏有效控制措施时,会导致蚊蝇大量孳生,使得经蚊、蜱传播的传染病发病风险上升,如疟疾、乙脑、钩体病等。 1.1.6人群抵抗力降低 洪涝灾害后,由于食品供应的困难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人群尤其是婴幼儿、孕妇和老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加上身体和精神的创伤,造成人群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特别是可造成条件致病菌感染或慢性感染者急性发作,这些人群患病后一般症状较重,增加了治疗难度。 1.1.7人口流动加大 灾区群众的流动性增大,会导致人群中免疫状态的改变,甚至于免疫屏障的受损,使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风险增大。另外,大量救援人员进入灾区,一方面可能将灾区没有或较少见的新的病原体带入灾区,增加这些疾病流行的风险;另一方面,外来人员对灾区某些地方性流行的疾病缺乏有效免疫
网址: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中国国家疾控精要.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034
相关内容
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指南 (试行).pdf
每个人都要知道的灾害应急指南!
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自然灾害求生技能培训.docx
应对自然灾害,这90秒自救知识请牢记!
防灾减灾宣传周|应对自然灾害,这90秒自救知识请牢记!
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紧急疏散和自救指南.docx
沈阳市疾控中心应急机动队开展野外生存技能培训
应急技能生存与自救指南.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