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傣锦 — 绚丽多彩的手工艺术珍品

发布时间:2024-11-27 01:05

云南丽江古城有许多亲子手工艺品店 #生活知识# #旅游生活# #亲子游目的地#

织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而傣锦则是傣族妇女手工艺术的珍品。云南傣锦,是一种以丝线、毛线、棉线、麻线、晴纶线、金丝线等材料为原料,采用傣族传统的木架织机手工操作,经提花、织造等工艺形式制作成的长条形织锦物,是云南的傣族人民从事宗教活动和美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其傣锦幅宽一般为20-60厘米不等,长短不一。因其花纹绚丽多彩,形象生动、变化多端 、呈立体形,在云南少数民族织锦中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声誉。

云南傣锦主要流传和盛行于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以及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傣族较聚居的区域。传统的云南傣锦按构成形式和材料主要有两种即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傣锦。

西双版纳傣锦以白色为底,用红色和黑色纬线织成花纹,傣锦线条宽窄有致,形体夸张简练,图案较为规律化,具有粗犷的质朴感和浓厚的装饰性;而德宏傣锦则色调较为浓重,常用黑、红、翠绿、黄、蓝等浓艳色彩的丝线和棉线掺用金丝锦线织制,图案以菱形、方形、六角形及回形纹等几何形为主。其织锦鲜艳夺目,结构严谨,纹饰古雅,尤显华丽。

云南傣锦历史悠久,风格古朴,以其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调鲜艳、坚牢耐用和富有民族特色而著称。据有关史学家考证,傣锦在汉代史籍中就有记载,到唐、宋时期已基本形成一定规模。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被王公贵族视为珍品。傣锦又叫“佛幡”,傣语称“幌”,是傣族人民在朝拜佛祖、祭奉佛祖时赕佛后敬献给佛寺的一种祭祀用品。《辞海》中对“幡”的解释为旗幡,又称幡胜,与潘胜同,也叫彩胜、唐挂风俗,每逢立春日,以小纸幡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庆祝早春来临。可见,自始以来“幡”便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祭祀色彩。

因此在傣族地区佛幡被虔诚的傣家人赋予一定的神性与灵性,故而在今天又被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一般情况下,傣族佛教徒们在赕完佛后,将其所敬献给佛祖的“佛幡”悬挂于佛寺大殿堂佛像前的左右两侧,以示祈盼全家身体健康、平安幸福、五谷风登和来世大吉。

文章来源:告庄西双景

责任编辑:

网址:云南傣锦 — 绚丽多彩的手工艺术珍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84919

相关内容

云南有什么手工艺品 云南手工工艺品文化介绍
傣族艺术中明亮的宝石:傣族壁画
黎族独特的民间手工艺术
十大具有江苏特色的工艺品 10种最受欢迎的江苏传统手工艺品
手工艺术
云南频道
辽宁传统手工艺有哪些 十大最受欢迎的辽宁工艺特产推荐
广西十大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 10种最受欢迎的广西民族工艺品盘点
工艺美术 艺术 文艺 出版物排行榜
中华手工艺的“前世今生”,都在这个展览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