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会乐器?误区!宝宝音乐启蒙轻松做

发布时间:2024-11-29 21:35

宝宝的音乐启蒙:儿歌教学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亲子生活互动# #宝宝成长故事#

大文学家雨果认为:“开启人类智慧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确实,生活中有音乐相伴是件很幸福的事儿,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但很多家长也表达出以下困惑:音乐教育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我家的孩子有音乐天赋吗?孩子对唱歌、学乐器好像都没什么兴趣,家长该怎么办?我们自己都五音不全,又如何在家中去帮助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呢?

9月5日, 上海科学育儿指导项目 “专家大讲堂”特邀特级教师、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园长方红梅为家长们带来了《家家都有小小音乐家》的直播讲座。让我们跟着方园长一起,真正走近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了解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的方法干货,与孩子一起共享音乐艺术的美好滋养吧!

方红梅

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园长

上海特级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模,上海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多年来聚焦学前音乐教育研究和“艺术同构”视野下文学活动的研究。

当我们谈论“音乐启蒙”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

01

为何大多数家长总感觉音乐启蒙无从下手?

方园长提出:首先,之所以提出“如何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这个话题,是因为我们看见现实中大多数家长对于“音乐启蒙”这件事的 本质和目的的认知存在偏差,从而导致的对于家庭音乐启蒙的“无从下手”。比如一说到“音乐启蒙”,相信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又不是专业学音乐的,自己都五音不全怎么教孩子?于是,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只能把音乐启蒙的任务交给了乐器老师、音乐老师,把孩子的音乐素养等同于会唱几首歌、会弹几样乐器等。

02

开展音乐启蒙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音乐人才?

方园长认为,其实开展音乐启蒙的目的 绝不只是为了培养钢琴家、舞蹈家或是歌唱家,而是要把大家的视角带回到 关注儿童的发展上。那么如何去关注儿童的发展?

第一是要学会去欣赏孩子,比如当孩子拿一个东西东敲敲西敲敲,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武断地制止,而是发现TA在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正在萌芽的节奏感。因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空间越大,机会越多,限制越少,那颗美的种子才能更好地发芽。”

第二是要去发现儿童的需求,比如在孩子开始哼唱一首生活中经常听见的歌曲时,我们应该敏感地捕捉到TA对音乐的需求。相对于“妈妈今天教你一首歌”,这种及时关注到孩子对音乐的需求并给予支持和鼓励的做法,显然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说, 提出“每个家庭都有小小音乐家””,不是我们去强迫命令TA学音乐学唱歌,而是我们心中要时刻有孩子,关注孩子,始终坚持站在孩子的角度,及时发现孩子对音乐艺术的小小萌芽,并充分运用身边资源,充分创造条件去支持和帮助孩子体会音乐的情趣和乐趣。

音乐活动有什么价值?

具体又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

01

音乐活动对人们主要有哪些作用?

方园长提出,音乐活动主要可以给我们和孩子产生三方面作用:第一, 音乐可以净化心灵,培养高雅的情操;第二, 音乐可以调节情感,帮助人们宣泄消极情绪,保持积极的情感;第三,音乐是美的艺术活动,可以 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02

音乐可以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什么?

那么具体到我们的孩子,音乐又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呢?方红梅园长提出了以下四点:

充实生活、调节情绪

比如在孩子非常开心的时候,我们试着把TA这种积极的情绪带到一首歌曲当中,比如用《幸福拍手歌》来和孩子共同表现。通过现场嘉宾的示范会发现,孩子的情绪通过和妈妈一起演绎歌曲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和表现。

让孩子从音乐中获得智慧

歌曲的歌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另外,通过现场的“磁铁游戏”,我们还可以发现,孩子边听音乐边玩游戏也是在培养TA的倾听能力和专注力。

体验快乐

音乐可以让孩子体验快乐,在感受一段音乐、表现一段音乐,或者和父母合作跟着音乐玩杯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都能得到很大的快乐。

表现生活的丰富与精彩

比如孩子在玩滑滑梯往上走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将音乐的音阶去和一级一级的台阶对应起来联想,将孩子爬到顶部滑下来的过程类比于音乐中的滑音。

方园长总结说:我们期待的“每个家庭都有小小音乐家”并不是说家长要教会孩子什么,而是要 基于儿童当下的生活,用音乐去服务孩子的成长,也就是:音乐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TA也能在生活当中去感受音乐、利用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去更好地表达自己。

我们该怎样和孩子

“玩”音乐?

01

家长究竟该如何跟孩子“玩”音乐?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跟孩子“玩”音乐呢?方园长提出主要有以下四步:

⏩ 首先是 “发现”,即“发现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音乐的需求”。

⏩ 第二是 “支持”,即“家长怎么去鼓励和支持音乐在TA生活里的介入。”

⏩ 第三是 “体验”,即“家长通过什么方式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和体验音乐?”。

⏩ 第四是 “回味”,即“如何在回味过去的体验当中去唤起孩子对音乐的喜爱和热情。”

02

家长陪孩子“玩”音乐都有哪些具体做法?

其实,生活中的自然声音、艺术作品以及随时随地都能看见的小物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辅助,家长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以下方式去让音乐启蒙渗透到亲子共处的各个时刻:

(1)带领孩子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

首先,自然界中动听的声音不计其数,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注意 聆听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树叶沙沙声等各类美好的声音,可以在下雨天带孩子去雨中,通过感受哗啦啦的大雨和淅沥沥的小雨来让孩子感悟音色,也可以通过雨刮器的声音让孩子体会节奏等。

其次,家长可以引导孩子 感受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很多有趣的事情都可以和音乐关联起来。比如家长可以将音乐元素加入到类似“跳房子”这样的游戏中来,在和孩子的游戏过程中带领孩子聆听音乐、认识音阶。

此外,家长还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去表现表达音乐。比如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歌声、动作、节奏等多种方式去引导孩子表现和模仿声音和音乐。比如可以用一根筷子和一个啤酒瓶来模拟泉水叮咚的声音,用划火柴棒去模拟大海的声音。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比如问TA“泉水的声音一开始很轻,后来流到了小溪、河流和大海,声音越来越响怎么办?”等这种问题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创造不同响度不同音色的声音。

(2)将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和作品融入生活情景

比如可以在国庆节的背景下,给孩子听国歌,带领TA去感受雄壮的国歌所代表的中国精神,伴随着国歌声通过眼神、姿态、精神表现孩子的理解;也可以 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一边来 播放不同的音乐背景一边给孩子讲故事,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节奏和氛围,同时也能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和体会。

此外,我们还可以 将音乐融入孩子的兴趣爱好,借助于儿童的兴趣来进行音乐启蒙。我们也可以带领孩子跳一曲简单的“交友舞”,这是舞蹈就是一种很好的交往手段,当音乐融于TA跳舞的过程中,让孩子在跳舞这个兴趣中也培养对音乐的情趣。

(3)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孩子大胆表现

方红梅园长指出,很多家长在生活中往往只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表现自己的音乐所学,比如客人来了,就叫孩子赶快给孩子唱首歌表演一下。这样的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表现,尤其是对于内向的孩子。所以我们一方面一定要 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去鼓励TA进行音乐表现,另一方面可以 通过营造音乐氛围来激发孩子的表现激情

当然在孩子大胆地开始表演时,一定要改变以往的那些 对音乐表演的评价方式,不给TA太多压力和约束,不要单纯地以唱了多少、唱得怎么样、跳得怎么样为唯一标准去评价孩子,只需要在静静地看孩子表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掌声就好。

03

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去鼓励孩子大胆表现?

家长最重要的还是要 关注孩子的兴趣点所在,发现小班的孩子喜欢不倒翁,那就可以在陪TA做不倒翁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放伴奏和妈妈引导哼唱的方式去让孩子学会《不倒翁》这首经典的儿童歌曲,感受爸爸妈妈陪伴TA一起游戏带来的快乐。

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 做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来加强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让孩子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来激发孩子的表现力和对音乐的热情。比如《小鸡小鸡》这类变换角色的游戏,孩子可以根据音乐节奏去找朋友,去变成小鸡、变成大鸡或鸡蛋。在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会伴随着音乐加深对规则的认识,对角色的认识,对感情的认识。

家长要及时去发现和 鼓励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不经意体现出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孩子的大胆表现。再比如《魔法水》这样的游戏,家长可以扮演“魔术师”,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来进行每一步的动作,给孩子惊喜,让孩子在音乐的伴随下更好地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

04

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最重要的什么?

⏩ 首先就是不要把音乐活动想得太复杂,要学会“玩”音乐,让孩子爱上音乐最重要的其实就是陪TA一起玩,在“玩”音乐中去体验到音乐的快乐。

⏩ 第二个是爸爸妈妈要有学会用音乐去服务于儿童生活和成长的意识。因为当儿童的生活和音乐发生关联时,孩子们对音乐就会充满情感和爱,未来也会用音乐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05

让孩子走近音乐,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方园长认为,要让孩子走进音乐,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游戏,家长陪孩子玩游戏的过程就是最有利于孩子音乐启蒙的过程。

讲座最后,方园长还解答了线上部分家长的疑惑,比如,针对“4-5岁的孩子应该挑选什么乐器学习?”“家长为孩子挑选乐器孩子却没有兴趣该怎么办?”等问题,方园长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她指出:任何乐器都有其价值,选择一门乐器首先还是要 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乐器,并且应该让TA自己掌握学习的步调,而不能以指望孩子急于成才为目的。因为我们玩音乐的目的是为了 让音乐更好的服务于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去被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去受累。

正如方园长所说,希望大家都不要做一个带着目标和评价去压迫孩子学音乐的家长,而要做一个敏感的家长,尽可能地去关注孩子的生活,发现孩子的音乐需求,同时还要做一个懂陪伴、热爱生活的家长,学会不断地带领孩子去体验生活的美妙和音乐的美好!

责编:哆哆 | 主编:吉页 | 指导:听

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上海科学育儿指导项目“专家线大讲堂”方红梅《家家都有小小音乐家》讲座。任何组织、机构及个人不得擅自进行转载、摘抄/摘录、改编/二次改写。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内图片由上海科学育儿指导项目组提供。

责任编辑:

网址:学音乐=会乐器?误区!宝宝音乐启蒙轻松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6538

相关内容

【11月活动预告】优秀学员音乐会+会员宝宝生日会+学期音乐会+幼儿基础等级测试+幼儿4学期音乐会=11月初冬音乐季节
一岁半宝宝如何早教:科学启蒙,快乐成长
五种音乐胎教启发胎儿智慧
教你学做音乐•放松•冥想
音乐疗法减压,让生活更轻松!
宝贝育儿小知识? 14个月宝贝的音乐育儿知识?
催眠放松音乐14:冥想θ波音乐
音乐养生
儿童玩具音乐芯片改歌曲[玩具芯片音乐修改]
创造你的音乐生活——大学音乐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