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知识
应急科普知识 | 洪涝灾害紧急自救指南 快讯:7月17日以来,河南多地遭特大暴雨袭击,郑州很多地方被淹,预计未来两天还会有暴雨。这次河南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强度甚至是千年一遇,给城市管理和城乡基础设施带来严峻考验。目前,各方正在驰援河南,风雨面前大家一起扛! 人们所称的暴雨,是指一定时间内强度很大的降雨。根据气象部门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导致建筑物、道路、车辆、桥梁及供电、通信、水利设施受淹或被冲毁,有时还会引起溃坝、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由于我国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地域分布较广,暴雨洪涝已成为发生频率较高且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单位和公民了解掌握暴雨洪涝防范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生命财产损失。 一、暴雨洪涝的防范措施 (一)政府部门、社区、单位 (1)根据气象情况,气象部门应及时发布暴雨洪涝预警信息,明确和及时调整预警级别。 (2)交警部门应当根据路况采取相应交通管制措施,在严重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或分流。 (3)消防救援及其他救援队伍做好救助被洪水围困群众或排涝准备。 (4)市政部门检查排水设施,及时疏通排水沟渠。 (5)供电部门检查供电设施,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6)农村农业部门及农村基层政府检查农田、沟渠、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防汛排涝措施。 (7)水利部门及基层政府排查水库、河流、湖泊堤坝、水闸、泄洪渠道,防止溃坝、决堤。 (8)教育部门视灾情及时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停课指令。 (9)建设管理部门视灾情发布暂停建筑施工作业指令。 (10)街道、社区、村庄组织人员检查、加固易坍塌、倒塌的围墙、树木、广告牌,备好沙袋等围挡物品,动员并组织危旧房屋内的居民转移。 (二)居民家庭 (1)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雨的预报预警信息。 (2)暴雨来临前,低洼地区在房屋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3)暴雨来临前,关闭门窗,如雨水可能扑入屋内时应关闭电源、燃气设备。 (4)暴雨即将来临前,及时返回家中或留滞在坚固的公共建筑内躲避。 (5)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提前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6)暴雨来临前,居民要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应乘坐公交车,并注意路况信息,避开积水和交通不畅地区。 二、暴雨洪涝避险自救措施 (1)如被洪水围困在室内,应立即爬到衣柜等高物上;如能及时逃离室内,则应攀爬到房顶、高墙等处,呼救并等待救援。 (2)在地铁站、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公共场所遭遇暴雨洪水倒灌时,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迅速转移至高楼层或室外地势较高的地方。 (3)遭遇暴雨突袭时,不要在有洪流或较深积水的道路上行走,不要靠近有漩涡的下水道、地坑等危险坑洞。 (4)不得贸然穿越积水的涵洞、沟渠和河道。 (5)身处野外或道路时,应注意周围环境,避开可能发生滚石、滑坡、泥石流、溃坝、泄洪的地段。 (6)开车外出遇到暴雨洪水袭击导致车辆熄火时,应立即弃车到安全区域躲避。 (7)开车通过有积水的道路,切忌冒险涉水,遇水深或有积水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不可盲目强制通行。 (8)当被洪水困在车内或车外积水不断加深时,要及时弃车逃生;必要时应用尖锐物体破窗逃生。 (9)如果不慎落水,要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量保持仰卧姿势,将口鼻浮出水面呼吸,设法游到水边逃离。 (10)如被洪水卷入,尽可能抓住树木、木盆、塑料板等各种漂浮物,利用一切能增加人体浮力的物品进行自救、逃生。
网址:应急科普知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8207
相关内容
家庭急救 应急知识普及应急科普丨常见急救知识
应急科普
【安全第一·急救科普】必看!掌握这些应急救护知识
【应急科普】这些应急科普知识你了解吗?
应急科普 | 速看!一大波应急科普知识来袭!
常见家庭急救知识科普
科学网—应急科普:在体验中学会生存
【应急科普】这些防灾减灾自救知识要掌握!
常见家庭急救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