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的艺术
艺术生活分享:与他人分享你的艺术作品或生活美学心得。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艺术生活体验#
每一个人都不停在寻觅安祥与和谐,因为这些正是我们生命中所欠缺的东西。生命中总有些时刻会感到焦虑不安、烦躁、不和谐、痛苦;但我们不会将痛苦只局限在自己身上,而是不断将之倾注他人身上。一个不快乐的人,会使得周遭的气氛充满焦虑,同时也导致任何和他有所接触的人都被其影向,感染其烦躁不安。
这诚然非正确的生活方式。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必须在社会生活,和他人接触,因此人应当安于自我及与他人和睦共处。然而该如何才能生活得和谐?该如何才可以泰然自处,并同时保持着周遭平和的气氛,亦让他人能够生活在安祥与和谐中?
当一个人感到焦躁不安,欲从中寻求解脱,首先须找出苦恼的原因,即导致产生痛苦的根源。假如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清楚觉察到每当有负面情绪或不净的念头生起时,我们必然会变得焦躁不安。换言之,安祥与和谐是不能与负面情绪或不净念头并存的。
负面情绪是如何酝酿产生的呢?同样地,只要细心检验观察,答案就显现眼前。当发现他人某些行为不如我意,或某某事件的发生不合我意,我就会感到十分不愉快。不如意的事发生了,内心开始感到忐忑不安,当渴望的有所障碍不能如愿以偿时,自己再次变得紧绷, 内心开始打结。然而人的一生中不断重复这种过程,不想要的就不断发生,渴望期待的却渺不可得,此生命运作过程导致身心两方面皆被绑得紧紧, 无从自拔。充满着紧张僵硬及消极否定,生命是那么苦涩。
现在若要解决此问题,唯一途径就是设法使生命中每一件事都尽如我所愿,没有任何不如意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要开发此能力,或者是依靠有此能力的人士相助,让我有求必应,替我阻挡不如意的事,愿我凡事都能称心如意。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处处如意,一生中从不经历任何不如意。生命中往往是事与愿违,重复不断地发生。那么,我们不禁会问,当面对不如意的情境时,要如何才可以不盲目地产生反应?该如何才不会焦虑不安及该如何才能维持着安祥舆和谐?
在印度以及其它国家都曾经有前贤大德研究过这问题-人类所面对的苦-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每当不如意的事发生,内心开始产生愤怒、恐惧或其它负面情绪时,即刻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例如,站起身来、拿杯水、喝口水,那愤怒将不再增强,然后慢慢的从愤怒中解开。又或者念数:一、二、三、四。或是重复一个字、一句话、持咒语、或者持诵一个你信仰的某尊神或圣者的名号。借着转移注意力在某个程度,就会摆脱负面情绪及愤怒。
这办法行的通,此练习的确可以消除内心的焦虑不安。然而此方法事实上只能在意识表层发挥功效。其实当注意力被转移时,负面情绪亦同时被推到更深的潜意识层面,使得原有的不净烦恼在此层面中不断繁衍圹增。意识表层看来一片安祥和谐,其实内心隐藏着一座休火山,积压着的负面情绪迟早会猛烈爆发。
但其它探究内在真理的修行者作了更深入的探索,透过体验自我的身心实相,发觉转移注意力只不过是在逃避问题。逃避不是解决方案,要面对它。每当心中生起任何的负面情绪时,只有观察和面对它。当我们开始观察它时,这些心的不净烦恼随之失去力量,日益枯萎,最后被连根拔起。
无庸置疑这是一个好办法:它避免两个极端-压抑和放纵。埋在潜意识里的负面情绪是不会消除的;若任由它表现在行为或言语上只会倍增问题。不过,假如我们只是客观地观察它,这些不净烦恼就会开始渐渐消失,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被根除,我们就得以从不净烦恼中解脱出来。
它听起来绝妙毫不可思议,但实际上真的行得通吗?对一般人来说,有这么容易面对不净烦恼吗?当怒火一升起,根本未曾来得及察觉,人就已经失控了。然后在怒火蒙蔽之下,构成我们在行为或言语上伤人亦害己。等到愤怒平息后,我们就开始哭喊及懊悔,祈求这人或那人或某某神灵的宽恕:「噢!我犯错了,请原谅我吧!」。过后再次陷入相同情况时,我们又再次重复做出同样的反应。再多的忏悔亦无补于事。
问题关键在于不净烦恼往往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产生。它萌生于潜意识最深层次,难于察觉。等到它浮现到意识层面时,它已经太过强劲把我给淹没,导致我丧失了观察它的能力。
那我应该请一位私人秘书,以便每次一见我开始愤怒时就说:「主人,看啊,你开始愤怒了!」。既然我不知道愤怒何时会出现,那我不就需要聘请三位私人秘书日以续夜接班!假设我有能力负担三位秘书,当愤怒生起时,我的秘书立刻告诉我:「哦,主人,看看-愤怒出现啦!」,此刻,我会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掴他的咀并辱骂他:「蠢材!我出钱请你来是教训我的吗?」。理性在盛怒中已丧失,任何好言相劝均成忠言逆耳,无济于事。
又假设理智获胜,我不掌掴他。反之我说:「多谢你。现在我要坐下来观察我的愤怒。」然而这有可能吗?当我闭上眼睛试着观察愤怒时,心中立刻浮现出愤恨的对象– 那引发怒火的某人或某事。那么,我不是在观察愤怒本身。 我只是在观察引起情绪波动的外在刺激因素。这只会令愤怒增生加强;此诚然非解决之道。 因此欲观察抽象的负面情绪、抽象的情绪,是很难的事, 必须先从外在的情境中脱离出来。
然而, 当我们觉察到事物的终极究竟实相,就找到了真正的解决方法。每当负面情绪在心中生起时,身体上同时就发生两件事。第一是气息失去正常的节奏。每当心中生起负面情绪,呼吸就开始加重。这是较容易觉察到的。与此同时,在较深入细微的层面,身体内开始产生生化反应 一也就是某些感受的呈现。每一个不净烦恼都必然会在体内造成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或那种感受,在身体的这部位或那部位。
这确实是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法。一般人难以觉察这些抽象的感受,不管是恐惧、愤怒或激情。但是经过适当的训练和练习,观察呼吸与身体上的感受变得轻易因为这两者和心的不净烦恼有直接关联。
观察呼吸和感受给予我两种帮助。首先,它们仿如我的私人秘书。当不净烦恼念头在心中生起,我的呼吸马上失去常态;它开始呼喊:「看,有毛病出现了!」我不能够掌掴我的呼吸;我只好接受此警告。同样地,感受也传达讯息告诉我出事了。当接收到警告之后,我开始观察我的呼吸,我的感受,很快地我发现那个不净烦恼渐渐消逝了。
这一种身心现象就像一个铜板的两面。一面是心中所出现的意念或情绪。另一面是身体的呼吸和感受。任何意念或情绪,任何的不净念头烦恼,均会在当时的呼吸和感受中显示出来。因此,藉由观察呼吸或感受,我其实是在观察心中的不净。我没有逃避问题,反之我是如实地正视实相。接着我发现不净烦恼已失去力量:它无法再像以往一般主宰着我。如果我持续着觉察,心中的不净烦恼终究会完全消失,我依然持续保持安祥与快乐。
透过这自我观察的技巧让我们看到内在与外在的两个真实实相。以前,人总是睁开眼睛向外观望而忽略了自身的内在实相。我总是向外寻找令我不快乐的因素;我总是归咎于外界并试图改变外界的现实。 我对内心的实况一无所知,从不了解痛苦的源头其实来自于内心,自己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生起盲目习性反应。
现在经过训练,我看到了铜板的另一面。我可以察觉呼吸及内心感受。 不论是气息或感受,我学习以一颗平稳的心只是观察,不再起反应,不再增加自己的痛苦。反之,我让内心的不净烦恼浮现然后消逝。
愈精勤努力不懈地修练这技巧,就可以愈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解脱。渐渐地内心得以净化,不受不净烦恼束缚。被净化的心总是充满着爱-对所有人都怀着无私的爱;对他人的失败和痛苦充满着慈悲;对他人的成就与快乐感到欣喜;面对任何境遇都保持平等心。
当一个人达到这个阶段时,整个生活模式都会开始改变。不可能再在言语或行为上骚扰别人的安祥与快乐。反之,内心平稳不但让自己感到安宁,更帮助其它人变得平和、安祥。在他周遭弥漫孕育着安祥与和谐的气氛,任何人进入那个环境中也会被受影响感染。
(本文节选自《内观》,作者:威廉.哈特)
(温馨提示:五一假期身心自然疗法培训班现已开始报名(具体日期为4月29日—5月5日)。每期培训班仅招收6名学员。名额有限,欲报从速,额满为止。详情请参看博文“五一假期培训现已开始报名”。如果暂时没时间前来参加面授培训学习,也可以先参加远程教学,详情请参看博文“ 远程教学和面授培训学习内容完全相同”)
网址:(分享)生活的艺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87993
相关内容
读书分享《生活的艺术》【美文分享】生活的艺术
分享几个艺术生活小站点
畅享“艺术在线” 品味艺术生活
分享“艺术疗愈”,一味生活的良药
分享艺术 演绎快乐
生活的艺术EPUB,生活的艺术MOBI,生活的艺术AZW3,生活的艺术PDF
共享艺术:让艺术家获得生活与理想的平衡
利士策分享时间管理:驾驭生活的艺术
探索生活的艺术——新创意家居邀你品鉴艺术生活诗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