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
获取英语六级或专业英语等级证书,提高职场沟通能力。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工作技能认证#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往来日益增多,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快速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各类高职院校高度关注的话题。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能力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包括英语语言能力、商务操作能力等;二是岗位素养能力,包括与岗位相关的非专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目前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需要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仅强调专业素质的提高,也要突出非专业素养的塑造,加强实践教学,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多方法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我国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外语能力现状分析
首先,大部分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很少参与国际商务洽谈工作,缺乏实战能力以及与其他国家同行沟通和协同工作的经验。其次,很多商务英语人才在参与国际商务工作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前沿商业专业领域术语的外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在工作中对新鲜事物的吸收能力有限,进而影响到商务方面的沟通,给国际商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严重影响。再者,很多商务英语人才对相关国家的商务政策了解不够,在法规方面进行外语沟通时面临很多困难。加之不同国家文化、历史背景差异较大,在语言沟通上需要对相关国家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然而现在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沟通意识较弱,对法律政策和伦理道德也缺乏深入的认识,这也增加了沟通上的难度。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策略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互联网+”建设发展下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在于全面复合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商务洽谈技能,因而对于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给出了新的改革方向,即:商务英语的语言基础方面,教学内容要明确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重点挖掘出适合培养学生在国际职场环境中熟练运用商务英语的技能。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些模拟国际贸易往来的沟通洽谈情境,使英语的学习不再与工作岗位相脱节,从参与企业营销、品牌宣传、国际贸易谈判的各个环节中生动地学习商贸英语的内容,真正做到实践性教学,培养出能够胜任国际商贸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其次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有广博的世界文化积淀,还要熟知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政策法律,对典型的商务英语洽谈案例和跨国礼仪常识有一定的辨析能力。最后,在国际化视野下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为学生增加跨国政治金融与规则惯例的贸易知识板块,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思辨能力,在案例教学中为学生建立起国际谈判、结算等业务处理能力。另外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扩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翻转课堂形式,在线与各个国家的商务外贸领域专家进行实地沟通交流,为学生展示生动真实的商务英语洽谈情境,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与应用性元素。
(二)拓宽专业方向
在就业方向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包括英语和商务两部分内容,因此培养过程中就要积极结合岗位实际,科学观察就业形势,为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增设相关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综合发展。其中,可以增加的课程包括物流、酒店、营销、外贸、旅游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就业前景和理想、兴趣爱好等来进行选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院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跨专业的选修课程,这对学生扩大就业范围和增加就业机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工学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意识的培养
就目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但竞争也比较激烈,想要脱颖而出,就要高度重视自身的业务实操能力。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和深入工学结合,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下功夫。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目前各类高校采取的是“学习+实习”的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在方式方法上,可以设置课堂活动、校内校外的实习等。其中,课堂活动要以实际工作技能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内实训中,以实验室、情景模拟课堂的方式,通过模拟岗位实践工作来熟悉和掌握岗位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相关程序,从而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在校外实习中,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不同的企业单位进行观摩参观,感受工作氛围和岗位要求。但是实践活动的目标不能限于任务的完成,要关注知识能否触类旁通、业务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工作是否高效、沟通方式是否妥当、时间管理是否科学、服务是否周到等,突显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
(四)开展多元化教学形式,促进校企深度联合发展
传统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中,一般多是采用堂授式教学形式,课堂以授课老师为主体,长期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开展多元化的商务英语教学形式,借助情境营造式、角色代入式等教学方法,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来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逐步加强与当地企业的深度联合,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和实训方式,借助本土化资源优化,增加专项化课程体系,如针对特色农产品的翻译实践课程,电子商务实训轮岗机制等,以此来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职业能力
根据创新创业大赛的相关流程,在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中,增强实训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使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专业的工作交流能力与职场交际技能。本着为社会输出综合性应用人才为发展目标,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教学,为教育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为基础,融入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开启多元化包括协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等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延展教学层面大胆尝试创新。
(六)重视跨国文化扩展教育
不同国家,历史文化背景比较复杂,中亚国家的信仰以伊斯兰教、天主教为主,宗教文化色彩浓厚,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而南亚国家则普遍信仰佛教,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传承复杂。东北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开放,但是文化较为保守。这些文化和历史特点,在国际商贸合作协同中是绕不开的问题。因此我们培养的商贸英语人才,要面对各国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还有不同的法律法规。那么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与实训实践中,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上述知识的学习拓展,特别是各个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民族忌讳,要通过平时的教学为学生建立起全方位的能力铺垫,提高学生的国际跨文化沟通能力。
结束语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巨大机遇,国内高职院校要不断挖掘自身专业优势,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服务需求,创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开展多元化教学形式,促进校企的深度联合发展,以此来更好地提升专业服务性。
参考文献
[1]郭瑞卿,温耀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22-24.
[2]方军霞.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3):87-88,89.
[3]王玥.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2):90-91.
网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2759
相关内容
提升职业高中生幸福感的策略及研究.doc中职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优化作业的设计的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doc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
高中生英语学习力现状分析及其提升策略实践.doc
护士专业生活品质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高中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训练的干预研究.pdf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的高效策略
探究巧用生活素材构建职业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的策略
电子商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通用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