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生活里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By 三七

发布时间:2024-12-12 23:13

影像化的美好生活: 把美好的瞬间定格在镜头里。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艺术摄影# #生活品质影像#

关于《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作者的洒脱、不羁、随性还是让我觉得值得一读。最起码这个人的生活状态,让人有借鉴的地方。

虽说此书是以英文版本先出版,但作者本身的东方思想,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在此书中不断体现。其实作者所写所说是自己的一个私人思想及生活的境况,所以有些许思想与我的想法相左,但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很舒适的,尤其是作者传达出的闲适哲学、达观意识、浪漫情怀、随性生活、主观意识、淡泊明志等,其中对于中国家庭的观念、人情以及中国古人对人生的享受,包括谈写了生命、自然、旅行、读书、写作、文化、思想、家庭等等,不管从哪一方出发,作者的心态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此外作者认为自由意识的养成和形成十分重要,一个人有了自由意识,尤其是积极自由,才能更深切热烈的享受人生。书中的作者有时候像个学者,跟你讲人生的哲学(比如闲适哲学、幽默哲学、生死哲学、为人处世观、现实与梦想哲学等等),还跟你建立了一个准科学公式(这个公式一目了然的说明了个人与个人、国家与国家的不同,原因或在于文化背景或在于地域环境);有时候又像个顽童,例如戒烟时的焦躁和小心思、饮食时的馋食状态,认为如果好吃,在饭桌上不说话简直就是对美味的极大不尊重等等。林先生的语言还是不乏幽默和睿智的,还充满着俏皮。同时也认为万物都是在规则之下,偶尔在自然面前承认自己的渺小,给自己正确定位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纵然有些缺点,但谁也别嫌弃谁,相互相爱还是必要的。

对于这本书我有着不同观点的是他在论梦想中的部分观点。首先他认为人是有着无限想象力的,人类都有一种脱离旧辙的欲望,我们都希望变成另一种人物,大家都有着梦想,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自己。这种特性无疑是由于我们人类特有的想象力和梦想才能。一个人的想象力越大,就越不能得到满足。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无论一个孩子是在屋顶的小阁上,或在谷仓里,或是躺在水边,随处都有他的梦想。然后又说到较平庸的孩子也曾多少有过梦想。什么样的孩子较平庸呢?这个我还是不太赞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无关大小和平庸。才一个孩子你指望他能有多高尚的梦想才能不算平庸。但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也许作者想表达的是小孩子的梦想,一些些较为清晰,有些较模糊,清晰者产生了迫使这梦想实现的力量;而那些较不明晰的便在长成的时候逐渐消失。没有实现梦想的那些孩子,可能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其实别说孩子,就算是一个成年人,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此路上也是困难重重,定力不够也是被带跑偏了的,更何况一个孩子。

对于旅行的享受我是很赞同的,因为我也是这样的旅行方式,旅行就是你放空自己,把自己放在另外一个地方,但并不是行程满满,赶来赶去,并且今天必须到这里明天继续到那里,然后又在过程中担心工作、又想着其他事情,整个旅程下来,仍旧身心俱疲。时间花的也是着实不值得。旅行的时光更是不美好。

此外就是喜欢的就是文化的享受了,独喜欢读书和写作的艺术。读书是一种乐趣,是自愿且随性的,并且整个过程也是轻松愉悦的。一天24小时中能有2个小时功夫抛却尘世烦恼去到另外的世界游览一番,这种乐趣是别人羡慕不来的。勉强读书或是抱有极强的目的性读书会失去读书的乐趣。如果做到随手拿过一本书,想读便读一下子,并能够人理解和认知作者的想法、观点、态度,和作者共频,这样的阅读会更加愉悦且收货颇多。这样的共频和愉悦读书,就是我的美好时光。很乐意在这上面花费我的时间。

在读书和写作的艺术中,作者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自主自愿,随心去,就比较有成效并且可以继续坚持,读书也是,写作也是。 对于读书,随时随地,对于所读书籍,也指明世上没有一本人人必读之书,看自己随性,不要目的性太强,目的性太强的读书反而失了读书的乐趣。关于不爱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有读书的正当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不羁、诙谐且洒脱的语言,让我觉得不读书的人也是着实有趣。对于写作,则是多读多看多揣摩并且要学会打腹稿,准备充分再去写,随时记录灵感。而不是为了写而写。 林先生可谓是张扬的、不羁的、洒脱的、个性的且敢言敢说的人。所以他的许多观点角度比较新颖,跳出了常人的思维圈子。

此外,“我是一个异教徒”这个解说里面的内容,一下子让我想起《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韦斯特弗。书里面有林先生的影子,不知她是否也读了《生活的艺术》。

不管怎样,人类的生活终不过包括吃饭、睡觉、朋友间的离合、接风、饯行、哭笑、每隔两星期左右理一次发、植树、浇花、伫望邻人从他的屋顶掉下来等类的平凡事情。而作者把生活的享受归于自己的舒适生活方式以及喜好,大到人生哲学:比如闲适哲学、论梦想、论人情、论生死、论宏大、论灵心等等小到生活细节:比如卧椅、抽烟、聊天、喝茶、赏花以及房屋设计、小摆件等等,甚至睡觉和坐姿。怎么舒服怎么来。不一棒子打死,也不一概而论。不管怎么样的生活状态,作者都是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时光里,但所有的别人说的那是别人的生活感悟,你生活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感受。

人生就是短短几十载,就看你愿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时光里,和美好的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就像韩寒说的:我所理解的生活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这个世界是匆忙的,希望你没有丢失自己,希望你可以你能向这生活摆出你所有的欢喜姿态。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三七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

网址: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生活里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By 三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7344

相关内容

好书荐读:《生活的艺术》
实在生活中的艺术真味 ——读《澄怀味像》感怀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教师的时间管理艺术》读后感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7篇)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通用14篇)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通用10篇)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7篇
读《简单生活的艺术》
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有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