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掌健识 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医院的门诊也逐渐热闹起来,封控前经历肺癌手术的病人也逐步到了复查的时间。除了现场复查、线上互联网医院就诊外,仍有一些病友有一些常见的疑问,究竟哪些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就诊,哪些情况下可以居家观察,希望得到这方面的解答。我们梳理了一些肺癌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策略,希望帮助居家的病友进行自我管理,排忧解难,共渡难关。
一、反复的咳嗽
刺激性干咳为主,少痰或无痰,程度可轻可重,可由运动、风寒等多种因素诱发,多由手术后气道高反应所致,部分患者可由胸腔积液及胸部慢性炎症反应引起。
✔
处理
症状较轻可使用阿斯美、顺尔宁、开瑞坦等降低气道高反应、止咳祛痰,必要时可加用复方甘草合剂等轻度镇咳剂;如症状较重影响夜间睡眠可酌情使用阿片类镇咳药,如复方可待因片等。
✔
建议
首先强调,咳嗽需经抗原、核酸检测加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且作为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本身属于机体的保护反应,用药减轻症状后,多能居家待其恢复。若患者同时合并发热、咳水样或泡沫样痰,那就要小心术后罕见的“支气管胸膜瘘“的情况,此时应及时就医,继续居家治疗就不合适了。
二、咳痰或咳血
白色稀薄痰为主,偶为黄粘痰,常伴有咳嗽,合并气急症状少见,考虑由插管后气道应激反应所致。合并有感染时,痰的性质可改变,比如黄浓痰。术后咳血多因反复剧烈咳嗽引起气道、口咽部粘膜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部分患者可由手术本身引起,如肺段切除手术或不规则的楔形切除手术。
✔
处理
养成每日定时咳嗽咳痰的习惯,可加用祛痰药,一般不需抗生素治疗;有血痰的病友注意及时咳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不需止血药治疗;少部分咳痰症状不改善且合并胸闷、气促、大量咳血、发热的病友,建议急诊就医。
✔
建议
几乎所有胸外科术后患友都存在咳痰的情况,而定时拍背祛痰也是胸外科术后护理的常规流程,痰液量及性质的变化(由多到少,由稠到稀,颜色由深到浅),往往预示着病程的转归,病友院外仍可按照院内的护理流程进行自我管理。
三、发热
发热多由手术后机体应激性炎症反应与创伤修复反应所致,体温一般不超过38度,血常规表现正常或轻微异常,部分病人可合并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胸腔内合并症。
✔
处理
低热可采用物理降温改善症状,不需特殊处理;需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加强气道口咽部分泌物排出,同时可加用祛痰药、口服抗生素,必要时酌情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退热处理,如对乙酰氨基酚等;持续的高热、寒战、咳黄痰伴胸闷乏力,或出现全身感染性症状时,需与社区居委沟通医院急诊就诊。
✔
建议
肺癌术后发热大多与患者咳嗽意愿不强、咳痰不畅、气道分泌物潴留引起肺炎、肺不张等有关。患者出院后常因情绪、乏力、疼痛等主客观原因,造成肺部康复及功能锻炼执不够,此时,摆正心态,积极主动的进行针对性功能锻炼及治疗,辅助物理及药物治疗,情况多能好转。
四、切口疼痛
胸外科术后切口疼痛主要由周围肌骨筋膜组织或者肋间神经刺激引起,多以局部刺痛及间歇性放射痛为主,疼痛可随病程逐渐减轻,部分疼痛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
✔
处理
微创手术患者多可耐受;不能耐受或者传统开胸手术后患者可酌情口服非甾体类或阿片类止痛药,对于情绪焦虑、疼痛敏感的病人可加用抗焦虑药;整体而言,疼痛可逐步改善,部分患者可残留局部轻微疼痛,多可耐受。
✔
建议
疼痛作为患者最常见的主观体验,已随着微创技术及镇痛方法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轻微。这里重点想强调的是,疼痛会对患者心理层面造成影响,形成对手术效果、预后的错误认知(如“手术做完那么疼,是不是有问题啊”等),影响后续的疾病治疗和身心恢复,特别是对于那些封控在家陷入焦虑、恐惧状态下的病友来说更是如此,早期干预及自我心理疏导尤为主要。
五、胸闷,气促
一来肿瘤切除同时牺牲了一部分正常肺组织,二来开胸手术本身就可以造成胸壁结构的破坏引起一过性的肺功能丧失,另有部分病友可因术后肺组织复张不良造成术后肺功能恢复缓慢,出现诸如“气接不上”等呼吸系统症状。
✔
处理
主动进行咳嗽咳痰,促进肺复张,适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剂,居家可搭配快走、深呼吸等渐进式功能锻炼;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且合并有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排除胸腔内器质性病变。
✔
建议
要认识到肺组织的缺失、肺功能的丧失是治疗疾病的必要代价,而所有胸外科手术前都会评估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以期达到疾病治疗的同时保留足够的肺功能。术后与主诊医生充分沟通,建立功能锻炼计划,循序渐进,尽可能匹配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
六、伤口管理
随着胸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病友身上仅会留下几个1-3cm的伤口,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较前明显降低。
✔
处理
出院后仅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居家时甚至可自然敞开,无需覆盖敷料;美容缝合伤口多无需拆线,而丝线缝合伤口术后10-12天需拆线。
✔
建议
伤口出现持续疼痛、红肿甚至流液流脓的情况时,干净敷料覆盖伤口后至急诊处理伤口。若遇封控管理或者本身合并有糖尿病等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时,也可延迟拆除缝线,一般不影响伤口愈合。此外,局部覆盖医用小敷贴或者保鲜膜,既可方便清洁身体,又能达到切口保护的目的。
七、术后病理报告及后续治疗
病友术后最关心的往往是病理报告的结果,担心疫情期间封控在家错过术后最佳的治疗时间,这里可以给您建议:通过互联网医院联系您的主诊医生,知晓病理结果。对于早期肺癌不需要辅助治疗,所以请各位不用过度焦虑恐慌;对于病情确实需要术后辅助治疗,您也可以通过线上沟通协调解决。同时,居家隔离期间病友需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摄入,毕竟接下来不管接受哪种辅助治疗都是以消耗身体为代价,营养治疗就是为后续的“战斗”‘作准备,这点需要患者引起足够重视。
八、购药、治疗小贴士
疫情期间上海各区域对常用药品进行了托底保障,购买药品可经各小区居委登记购买,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进行求医配药。
现如今,各大医疗结构及医生个人都开通了互联网诊疗服务,病友吃不准情况的时候可以先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向主诊发起求助,不管是专业上的指导,还是心理方面的慰藉,都可以给居家的病友以极大的安全感。
最后提醒广大病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齐心协力打赢当下的疫情防控攻坚战,也希望术后的你能放松心态,从容应对术后发生的那些“小意外”,早日康复。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专科分会
作者:王 泽 上海长征医院胸外科
薛 磊 上海长征医院胸外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审核:赵 珩 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名誉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医学科普新局面。持续开展“健康方向盘”、“架起彩虹桥”和“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三大系列品牌活动。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已经成为沪上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科普比赛之一,培养了大批医学青年科普人才,为青年医学工作者打造了新时代“有情怀、有温度、有传承、有创新”的四有科普舞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