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记录(一)

发布时间:2024-12-14 00:52

在课堂上实时记录,提高听课效率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笔记整理策略#

http://s9/bmiddle/006RQvYhzy7jENlGuVyc8&690

一、听课时间:

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

二、听课内容:

八年级4班《核舟记》,七年级3班《土地的誓言》,七年级1班《黄河颂》,八年级2班《大自然的语言》。

三、总体情况:

1.准备充分,精心设计。

如《核舟记》中,老师让学生提前准备小船模型、准备表演环节;《黄河颂》课堂上,老师板书设计巧妙精心,提前在黑板上画好一幅黄河走向图;《大自然的语言》中,老师的课件详细、精美,能有效引导学生。

2.心中有学生,有让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活动的意识。

如,让学生评价老师、评价同学,让学生多回答问题、多朗读、多谈感受等多方位展示。但有时还不太放心学生,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

《土地的誓言》这节课做得最好。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以“这是怎样的故乡”、“怎样思乡”、“我的誓言”三个问题串起全文,问题指向明确、开放性高且能紧扣文本。学生在回答问题后,老师有效利用学生的答案,进一步引导——或朗读、或品味重点字词、或赏析修辞手法、或比较句式特点……在不断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完成了学法的指导。

3.能研究教材,有自己的理念,对课堂有整体设计的意识。

如《核舟记》中“读文意——赏人物——悟奇巧”的思路顺畅自然;《土地的誓言》中“说故乡——析乡愁——定誓言”的思路步步深入;《黄河颂》中“赞黄河——绘黄河——颂黄河——学黄河”的思路紧扣文本。

但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还不能完全展示出教师的设计理念,环节设置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思考与建议:

1.以学定教,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环节甚至教学语言。

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一听就会的少讲,实在不放心学生可以整合在其他活动环节中。如《核舟记》中,疏通文意这一环节可由学生预习完成,也可随文学习或随文检测。《黄河颂》中,教师语言生动,但在学生没有生活实际、缺少理解的前提下,这些语言就成了不能结合文本的术语,失去了预设的意义。

2.放开手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核舟记》的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回答问题,但是,一缺少评价,二是学生回答后,教师在PPT上重新呈现答案,没有利用课堂生成;学生表演船上的各个人物,只是问学生谁扮演得最像,与文本分析脱节,成了为表演而表演的环节,失去了辅助的意义。《黄河颂》中,老师让学生朗读诗歌,读后评价说“读得稍快了些”,那么该如何读?评价后改进了吗?没有下文,又是一个无效的环节。

针对此种情况,建议老师:一是要放开手脚,在让学生多说的基础上针对性引导学生、指导学法;二是要吃透学情,优化设计,考虑环节设置的目的和效果。

3.研究教材,提升课堂的深度和高度。

《黄河颂》课堂,教师最后让学生讨论“今天是否仍需要黄河精神?”从文本中拓展开来,提升了课堂的高度,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说明教师的思维是有深度有品质的。宝鸡高新中学的田玲老师也讲过《核舟记》,呈现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梯度设计,最后落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实现了“用教材教”的目的,提升了课堂的深度和高度。

而我们大部分教师的课堂设计中缺少这些东西,说明教师在研究教材、思维品质的提升上还应该再下工夫。

网址:听评课记录(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69590

相关内容

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诀窍大全
学困生辅导记录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自我评价范文(精选7篇)
想成为压力的主人?这门公素课你一定得听听
生活美学摄影课——记录生活和旅行的10节摄影课【全本
云南省普通初中成长记录自我反思与评价指南.doc
听课活动总结(通用25篇)
学困生帮扶记录(通用15篇)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一次有效的面试=于充分的准备+精心的提问+仔细的倾听+准确的记录+科学的评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