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起居中的七大养生之道
中医认为‘早睡早起,与鸡俱兴’是养生之道 #生活技巧# #健康养生技巧# #中医养生理念#
所在栏目:养生之道
生活起居养生是指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地处理生活细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符合自身的活动规律,以保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一种养生方法,也称为起居调摄法。生活起居养生,不仅需要遵循人体的生理规律,还需要顺应四季阴阳的变化。生活起居养生重在讲究规律,这样才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生活起居养生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注重衣着
衣着服饰对女性朋友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与衣服的松紧、厚薄、质地、颜色等密切相关。养生学家认为,服装宜松不宜紧,并提出:“春穿纱,夏着绸,秋天穿呢绒,冬装是棉毛”。内衣应是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女性朋友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和节气变化认真选择。同时,要特别强调“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春捂秋冻”的养生措施。
2. 注重饮食
在日常饮食方面,最好进热食,但要注意燥热之物应适可而止,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宜多吃瘦肉、禽蛋、鱼类、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加营养;多吃牛、羊、狗肉等高热量的食物,以温补阳气,增强御寒能力;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等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以防皮肤皲裂。多食热粥,如益气养阴的大枣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等。除此之外,女性朋友还要记得多喝水。
3. 早睡早起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早睡早起。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使身体保持温热而不受寒;早起以养阴气,使人体阴阳平衡。
4. 谨防劳伤
包括慎房帷及防劳作伤。慎房帷,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一方面要顺应天性,不宜禁欲,但另一方面也要节制性生活,保精养生。防劳作伤,则是维护强壮机体、避免形伤的重要措施,在劳作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适度的劳动,不能逞强斗胜,切忌久视久坐。
5. 常梳头发
生活起居养生早在古代就有应用。在古代,人们把早起梳头当作一件养生要事。
头发需要经常梳,因为常梳头发既可以梳去头发上的灰尘和头屑,保持头发的干净和发根空气的通畅,还可改善和增强头皮血液循环,防止脱发和延缓白发的生成。明朝沈仕的《摄生要录》里指出:“每天梳发一次,可以疏通血脉,散风湿”。古代养生学家把木梳称为“木齿丹”,说每日早晨梳千下,可以固发祛风、容颜悦泽。由此可见,虽然是小小的一把木梳,却着实有着灵丹妙药的效用。
6. 常洗脚
头和脚是人体顶天和立地的上下两个极端,睡前既梳头又洗脚,便可以增进健康,夜晚睡觉也安稳。宋朝时,很多人都把这两件事当作养生的重要事项。宋朝张端义在《贵耳集》里记载:“郭尚贤耽书落魄,自阳翟尉致事,尝云服饵导引之余,有二事乃养生之要,梳头浴脚是也”。古人还有言:“梳头浴脚长生事,临睡之时小太平”。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梳头浴脚不仅有益长生,还是人临睡之时的一种享受。
每天临睡前,宜用热水浸泡、洗浴双脚,以加速脚部的血液循环,可以消除疲劳,促进睡眠。
7. 勤洗漱
人们总把“洗”、“漱”联系在一起。“洗”是指清洁,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清洁。“漱”是漱口,目的是为了清洁口腔,防止口齿之疾。饭后要漱口,女性朋友特别要注意吃甜食后应漱口。另外,养生学家还认为,早起和入睡之前都要漱口,其中入睡前漱口的作用更远胜于早起漱口。至于漱口用的水,最好是不热不凉,但如果能习惯用冷水漱口,效果更好,“可以永除齿患,即当欲落时,亦免作痛”。《千金要方》记载:“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老老恒言》也有相关的记载:“食后微渣留齿隙,最为齿累”。这些都说明洗漱不仅仅对口腔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人体有一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保持良好的洗漱习惯在起居养生中是很必要的。
相关内容推荐
千金要方 芝麻粥 脱发 茯苓 白发 睡眠 气郁 养胃 风湿 健脾 蛋白质 疲劳 皮肤皲裂 祛风 阳气 性生活 久坐 维生素 茯苓粥 大枣粥 喝水 养阴 豆类 鱼类 阴阳平衡 芝麻 优质蛋白 健脾养胃 高热 春捂秋冻 生活习惯 枣 人体阳气 补阳 延年益寿 体质 梳头 头屑 优质蛋白质 大枣 牙齿 养生之道 受寒 瘦肉 水果 醋 热量 早睡 早起 湿 寒 春捂 导引 皲裂 益气养阴 燥热 秋冻 久视 蛋白网址:生活起居中的七大养生之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2759
相关内容
饮食起居的养生之道中医谈性生活的养生之道
养生之生活起居
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之二:起居养生法
康熙的养生之道
诗词中的养生之道
生活 | 佛教的养生之道(一):僧人的日常
养生之生活起居的全攻略
生活中的养生之道
处暑:秋凉渐起,防燥养肺(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