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手册之旅行安全篇
家庭安全知识:防火篇 #生活知识# #生活技能# #家庭安全指南#
如果看《北京青年》也让你有了“青春重新走一回”的冲动,那就别再委屈自己,赶紧抓住这秋天的尾巴,冲出格子间吧!只是,除了勇气,你的随身行囊中还需要储备一些出行安全类“冷知识”,才能hold住这“在路上”的各类“意外”,放心享受美妙的旅行时光。
行李丢了怎么办?
如果较长时间拿不到行李,航空公司一般会向旅客支付一些购买换洗衣物的费用,或让旅客在指定限额内自行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然后凭发票报销,所以旅客可以放心提出这类合理要求。如果在托运时有购买行李险,还能对遗失和破损提出索赔,国际航线的平均赔偿标准是20美金/公斤,国内航线是50元人民币/公斤。为避免别人误拿你的行李,还可为自己准备一款颜色鲜亮的旅行箱,在行李牌上写好自己的基本信息。
Tips: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美国机场等在驴友们的黑名单里哦,小心你的行李被贱卖到美国亚拉巴马州斯科茨博罗市的“无人认领行李中心”!
慢享60+优惠
一般在上了60岁的老年旅行者在不少景区都能享受到优惠,所以,带父母出门一定要提醒他们带上老年证,这样可以节省不少开支,签证时也能得到特殊照顾,像申请美国非移民证,满80岁的老人可通过免面谈代传递服务,无需亲自前往排队,航空公司还会针对老年人推出一些特殊票价。总之,花点心思,就能让父母更好地享受这“在路上”的退休生活。
Tips:除了备齐常用药品,注意饮食卫生,想要“飞越老人院”,还是结伴而行才好。
躲不掉的桃花,逃得了的劫
旅行中,防晒、护肤对于女性来说还是必不可少的,但那些花枝招展的装扮,在一个人上路时,就可酌情减免了,因为这绝对可以帮你避免一些烂桃花。而遇到艳遇,也不能迷失自我,先要了解当地风俗,对方可能只是想一夜风流。安全起见,要避免饮用陌生人提供的饮料和食品,也别随便搭车。打车一定坐在后排位置,遇事更不要惊慌,切忌硬来,还是先保证人身安全再说。
Tips:在自己的手包里层放一个电子防狼器吧!
带着孩子去旅行
除了小心电梯、透明玻璃、护栏等安全隐患外,外出旅行一定要给孩子带上标明身份的腕带或胸卡。在上面用双语标注联系人、手机号码,以及下榻酒店的名字等,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哨子,以便在拥挤的人群中彼此联系。当然,更要向孩子普及一些安全常识,比如一旦走失一定不要乱跑,也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可以先呼喊家人的名字,必要时再向警察叔叔求助。
Tips:给孩子准备一个随身包,在里面装一些水和食品,以备不时之需吧。
站得高也得看得远
结伴登山和徒步应准备好充足的水和食物,以及一定的安全装备等,不要跟随没有责任感或缺乏经验的领队。其中,一只队伍里的新手不得超过1/3,成员最好不少于4人,但队伍也不可拉得太长,要保持前后呼应,沿途标示记号。迷路时,应尽快折回原路,或寻找背阴的避难处静待救援人员,除保存体力外,也要平静情绪。天黑后,切忌行走于溪谷或陌生线路上,还要小心用火,勿乱丢烟蒂,避免引起山火。下山后,多吃番茄、橘子、草莓、豆制品、茶叶等,以防“醉氧”现象。
Tips:在山里,手机不一定有信号,所以,一定要记得带地图或下载离线地图。
一卡通?NO!NO!NO!
俗话说,穷家富路,出游时还是要准备一定量的现金和两张银行卡。平时可以把大量现金和备用银行卡一起放在酒店保险箱里,而每天出门时,在口袋里准备几百元即可。切记!将银行卡、现金、证件等分开放,常用银行卡可放在内藏式贴身腰包内,证件则放在最内层,几手准备既不怕偷,也不怕丢。每天保持手机畅通,定时和亲友通电话,这样也可以防止他们由于担心你的安全而被骗。
Tips:在路上少不了要用钱,但“炫富”的钱包可不是什么必需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游泳不可吃得过饱,不然下水后会很难受。换好泳衣后,可再喝点儿水,稍微活动一下身体和全身各个关节,防止突然抽筋。水性一般的人就不要游得太远了,深海区最好几个人一起去。同伴中至少要有人带一只救生圈、摩托快艇这些水上项目,即便救生衣再难看,也不能少!
Tips:在海边行走时,也要小心礁石以及沙滩上的生物。
管好你的嘴!
出门在外,一定要管好你的嘴,既不要与人发生口角,也要尽量避免在陌生的路边摊就餐,注意饮食卫生。少吃或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引起腹痛、腹泻。最好选择饮用瓶装水,以避免水土不服。如疑似食物中毒的话,可采用催吐的方式,用筷子、勺把、手指压住舌根,轻轻刺激咽喉以引起呕吐,也可大量喝水和淡盐水,稀释毒素。当然,如果病情严重,还是应及时就医。
Tips:黄连素、消炎药、创可贴、感冒药、防蚊水等请随身必备。
自驾游被“坑”了
自驾游途中遇到路面塌陷事故,应想办法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并提示周围的人,拉起警示线,张贴警告标志,竖立警示牌,避免再有更多的人进入,扩大塌陷面积。同时,通知救援人员对仍在危险区域的人实施救助。如果遇险者在塌陷事故中受伤出血,首先应该用毛巾、衣服等紧紧扎住伤口距离心脏较近的部位,减少出血。但应该注意每隔一个小时要放开几分钟,以避免肢端缺血坏死。骨折伤者也应先止血,再保持固定姿势。
Tips:如已经发现地面上有裂痕,还是应尽量绕道而行。
文章来源:时尚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网址:“冷知识”手册之旅行安全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6896
相关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手册(通用篇).doc网络安全知识手册——生活篇(3页)
旅游知识旅行出行安全小常识
网络安全知识手册
五年级下册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通用121篇)
安全出行手册|安全驾驶,共筑平安之路!
大学生校园安全防范知识手册
干货:旅行攻略不完全手册
旅行安全常识与建议.docx
旅游安全小知识 出门旅行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