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情调,是刚需!给“斜杠”青年的一些建议|必读好书
去年8月,《成就斜杠人生》中文版上市,转眼一年过去。
这一年间,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发生了很多改变,但唯有一点没有改变,就是疫情依然长期占据着“头条”的位置,我们几乎已经逐渐适应了与疫情共处的生活。
疫情让很多人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斜杠青年”。如何利用“斜杠生活”为自己的人生加码甚至翻开新的篇章,你也许需要听听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怎么说。
斜杠式生存,正在成为必然的生活方式
——写在《成就斜杠人生》中文版上市一周年之际
译者毛大庆(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
01
我记得去年在替这本书做宣传时,有媒体问“斜杠与这个时代的关系”,当时我的回答是,疫情时代更适合斜杠主义者生存。一年过去,我当时的回答逐渐被验证。
没错,疫情之下,我们逐渐适应了口罩,适应了健康码,适应了隔离,适应了核酸检测,与此同时,我们也在适应斜杠式生存的方式。
《成就斜杠人生》中文版发布一周年的时点上,我刚好看到一篇文章——《“副业”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刚需》,其中讲的一些普通人真实的斜杠故事,与本书有着很多不谋而合的一致性。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斜杠化生存”的概念,经由书籍、报道的传播,以及现实世界场景需求的推动,已经不再是一种陌生、冷僻、新奇的小众体验,而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主流选择。
诚如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言,很多曾经我们以为的副业,曾经需要用一道斜杠来与主业区隔的兴趣爱好、兼职工作、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成为年轻人的刚需。
02
时代让人们越来越接纳与认可斜杠
2017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对1988名18~35岁青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2.3%的受访青年确认身边有“斜杠青年”。
两年后,清研智库等机构发布了一份《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研究》,其中称中国年轻群体中有主业的兼职者、创业者这类“两栖”“斜杠”青年已超8000万人,以80后至95前人群为主,高学历人群占据“两栖”青年的主流。
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斜杠青年的故事,这位名叫刘程的年轻人正式开启斜杠人生的时间点,正是在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之后。
他说,以前斜杠只是一种爱好,现在斜杠是他人生的机会。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在《后疫情时代经济之未来的工作》这份报告中提到,疫情加速了消费者行为和业务模式方面的三大转变:远程工作增加、电商和线上互动接受度提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部署加速。这三大转变均将产生不同程度的长期影响。与此同时,这些趋势也将在未来十年加速重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就业结构。
一些新的工作形态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模型分析显示,发达经济体中约有20%~25%的劳动者每周可在家工作3~5天,这一比例在中国约为11%;另外,工作地点会更加灵活,独立工作和零工岗位机会增多:在2020年7月针对全球800名高管开展的一项调研中,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未来两年可能会雇佣更多独立劳动者。
03
时代在推动年轻人“斜杠加身”
在玛希·埃尔博尔(Marci Alboher) 最初撰写本书的时代,工作是一个属性单一的状态,十几年后,工作已经被赋予了太多重意义,而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在某些领域,二者已经互为彼此。
这就是时代的潮流所向。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什么副业成为年轻人的刚需。因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较之过去几代人而言,在价值观上可能更加需要生活,以及生活为他们所带来的存在感。
这并不是说,过去的人不需要生活,不追求存在感,而是说,在这个时代,当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层,当文明的进程出现了一些里程碑意义的进步,当世界被一些突如其来而又不可阻挡的大事件所笼罩,活在当下的新一代年轻人,基于他们生存的环境和对于未来的期许,他们必须要有所行动,有所应对,有所改变。
《成就斜杠人生》一书的引言部分中,引用了盖尔·希伊在《新中年主张:跨越时间绘制生活蓝图》的一段话:
单一的固定身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不利因素,它只会让我们在面临突发经济状况时受到更大的影响。当今社会,最成功和最健康的人群都拥有多重身份,他们可以同时管理几种身份,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加以选择。
当下,这段话中的一部分似乎已经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所修正,拥有多重身份的人越来越多,而不仅仅存在于少数精英阶层之中,年轻人在拥有多重身份的过程中,或者在累积更多斜杠身份的过程中,获得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才是他们在了解生活、体会生活时的最大收获。
04
变化的时代,不变的斜杠方法论
所以,在《成就斜杠人生》中文版出版一周年之际,我非常推荐大家重读本书,现在看来,书中的一些观点正在潜移默化地适用于更广泛的人群,而书中提到的斜杠方法论,却并不过时。恰恰相反,我们在重新翻看书中内容时,对于斜杠式生存方式的认知也会更新迭代。
如果你留心观察周边年轻人的生活圈子和他们的日常,应该不难发现,本书提供的五种斜杠组合模型,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1. 赚钱养家的工作/兴趣爱好,比如财务分析师/雕刻家。人们在选择斜杠职业时,通常是从爱好出发的,很少有人会拿不感兴趣的工作当斜杠。
2. 左脑/右脑,两种职业的思维方式不存在任何冲突,比如工程师/艺术鉴赏官。充分利用大脑结构上的分工优势,让工作与生活不再冲突,而是融合。
3. 精神/肉体,两种职业需要付出的劳动类型不同,比如教授/按摩治疗师。这种组合是时下最热门的潮流之一,我见过很多年轻人,白天键盘文案,晚上健身教练,那都是他们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的事业,他们在这种精神与肉体的交替中乐此不疲。
4. 写作/教学/演讲/咨询,这也是让斜杠人生保持更久的稳定性的几个斜杠职业,适合于知识型人才。
我们已经听过太多成功的自媒体创业案例,而这些自媒体人,都是身兼多个角色,拥有多种工作场景。在资讯超级发达的时代,掌握这种斜杠组合技能的年轻人,真是生逢其时。
5. 只做一份工作,但有多重头衔。一个工作可以用多个角度来重新定义,比如从事教师工作,也可以同时是一名主播,配音师,他们用自己的知识为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也为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
写在最后
以上种种模型,正在成为这个新时代青年群体中的主流生存方式,因此,那不再是他们选择的一部分,而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无论如何,斜杠化生存都是令有限的人生精力得以扩展到无限的人生经历的最优选。
斜杠职业可以扩展你的交际圈子,不同职业之间相互促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斜杠还可以让你的工作机会变得从容,让你隐藏已久、不为人知甚至自己也不了解的惊人天赋获得释放与展露,人生的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机会正在向你招手。
在过去的时代,斜杠只是属于少数精英阶层的,比如达芬奇、富兰克林、爱因斯坦……时代在变,人的思维模式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在变化。最现实地说,斜杠会让你的收入增长,以更长远的眼光看,斜杠是开启人生无限可能性的一把钥匙。
以上种种,斜杠,可以让你的人生活得越来越自由。
网址:不是情调,是刚需!给“斜杠”青年的一些建议|必读好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7621
相关内容
最是寒假好读书,亲子阅读的这六条实用建议请收好!青年时评|生活技能,也是Z世代的刚需
关于省时间,给你一些建议
夜思 | “双十一”是否“买买买”,不妨先读一读这本书
《理财就是理生活》电子书在线阅读
时间管理的16个建议送给你
2015年小学生寒假生活建议书汇总
生活一团乱,不是不懂得时间管理,而是不懂得管理人生
给家长的三点建议——儿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一份饲养宠物的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