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中艺术与美学最终回归生活【佳鹏设计】

发布时间:2024-11-12 20:10

浅谈生活中艺术与美学最终回归生活【佳鹏设计】

对我国而言,中国传统的美学本身就是生活化的美学,从我国近三十年的艺术发展情况上看,我国的艺术从现实主义到现在主义再到当代主义,其艺术理念逐渐从欧美的艺术观念下回归本体。

以大众文化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日常生活艺术与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和美学形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传承了传统美学理念中的理论支撑,有对传统美学理念下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实现了摒弃和超越,并最终实现了艺术和美学的生活化回归。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表明了艺术的创作源泉是生活原形的体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最早在人类艺术文明初期,人们在生活中居住的环境或使用的工具,会有图案等装饰物的出现,这应该算是原始的艺术,这个阶段的艺术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

展开剩余76%

人类生活实践中的产物就是生活美学。生活艺术与美学必须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日常生活为源泉发展而来的。德国的古典美学产生前,美学多为远离世界、脱离生活的审美文化,即所谓的精英美学。这种美学形式的审美文化表明上看比较纯粹,但是实质上无法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可见,这种精英美学是存于庙堂之上的一种与现实和生活脱节的美学形式。具体意义上而言,只有与现实和生活相联系的美学才能完全体现美学真正的内涵和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我国的美学研究开始受西方传统的美学理论影响较深,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美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所构建的美学文化也缺乏生活品质。

不过,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国内艺术和美学领域对生活艺术与美学的探索不断加深,已经成为了美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生活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人们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的科学回归,不仅表现在人们自觉思路日常生活化的美学价值,还能让人们能从身体到心灵都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生活美学的形成,不只是简单描述人们现下的生活状况,还是探索出人们当前生活状况的潜在发展空间,并勾画出一幅幅美好的生活图景。在美学界,生活美学的新模式一旦形成就会被广泛接受,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让社会公众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审美文化,并将这些审美文化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因此,生活美学是人类生活实践中的产物,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理念、审美标准、行为方式,并促使人们能借助形成的这些思维范式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

生活中艺术与美学最终回归生活。美学的发展趋势最终要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即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既是一种传统的回归,也是一种新型的美学现象,其发展离不开系统的理论体系,需要理性化的存在,要在对传统美学理念的摒弃和超越中实现艺术和美学的日常生活回归,促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发展。因此,现代生活艺术与美学的回归路径就是要对传统美学模式的摒弃和超越。

不过,促进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进程中,生活美学概念的产生,使得艺术和美学界产生了生活美学是否被表象化的疑问,这在物质丰富、技术发展的今天更是突出。在这样一种理念的引导下,人们往往会沉溺于肤浅的物欲世界里,影响了艺术和美学最初的纯净。

因此,为了现代生活艺术与美学的日常生活回归,必须超越日常生活审美原则的世俗性、平庸性等异化和感性化特性,以理性的态度推动艺术美学的生活回归。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美学实现了社会大众对自由的追求,提倡把超凡的理论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快乐享受,而异化后的美学不仅无法有效排解人们心中的郁闷,反而会增强其心理压力,即便能获得一定的快乐,那也是感官上短暂的快乐。所以,在促进现代艺术和美学的生活审美化发展,需要有理性的理论体系来支撑,以形成完整的、健康的艺术与美学。

由此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和美学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促进艺术和美学朝日常生活回归的过程中,既要传承传统美学理念体现的感性化支撑,又要摒弃并超越传统美学理念,形成一种新的审美原则。从日常生活中出发,挖掘出生活中艺术与美学的真正价值,最终促使生活中艺术与美学回归生活,回归本质。

网址:浅谈生活中艺术与美学最终回归生活【佳鹏设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118

相关内容

浅谈生活美学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文化批判 【佳鹏设计】
【生活美学】刘悦笛:为中国生活立“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艺术家
浅谈生活中的美学
当代手工艺引领艺术回归生活
小鹏P7告诉你什么是生活美学
浅谈在当前美学视域下的生活美学思想
浅谈基于生活方式的生态设计
生活家家居设计师访谈:设计灵感源于对生活的理解
彭征:设计与生活共生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审美即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