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仁
爆炒虾仁:快速翻炒,保持虾仁鲜嫩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美食菜谱推荐#
编者按:
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在家国同构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文化被用来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社会发展的稳定,直至当下仍具有重要影响力。
当前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加剧,社会节奏和人员流动速度的加快,传统家庭结构受到冲击,家庭教育和优质家文化的濡染功能也逐渐减弱。对一代代中国人来说,教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的理念根深蒂固,家庭对个人的成人成才至关重要。通过吸取借鉴传统家文化中的精华思想,或有助于发挥家庭对人的支持作用,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幸福,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
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
01家庭伦理中国传统家文化通过家庭伦理,构建出了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亲疏有远近的关系格局,其中最核心的是父子、夫妇、兄弟这三种家庭伦常关系。
儒家认为父子关系,即父代与子代的关系是人伦之本,其道德准则是父慈子孝。《韩诗外传》云:“夫为人父者,必怀有仁慈之爱,以蓄养其子,抚循饮食以全其身,及其有识也,必严居正言以先导之,及其束发也,授明师以成其技。”在古代,父母对子女施以“慈道”,子女对父母则要尽以“孝道”。父母应承担严格教养子女的责任,子女则对父母尽尊敬赡养的义务。
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周易》这样讲:“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周易·说卦》)夫妇关系是一种姻缘关系,以义合。“夫妇一体,荣耻共之”(《白虎通-论妻谏夫》),讲的就是夫妇要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兄弟关系应遵循兄良弟悌的道德准则。《论语》中有“兄弟怡怡”的说法,认为兄弟应当和悦相亲。(《论语·子路》)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颜氏家训》中提到:“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二亲及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音。”(《颜氏家训·兄弟篇》)兄弟身体虽分,血脉相通,兄弟间应和睦相处,互相顾念。
这三种伦常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影响着家庭内部的人伦秩序,因此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恪守好各自的角色规范,尊礼崇德,仁爱礼让,互敬互助,以营造和睦融洽的家庭内部环境,正如孔子所言:“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礼记·礼运》)
02家德文化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被称为家德。个人不仅应当遵守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的五伦规范,也必须注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修养,即“五伦八德”是家德的基本内容。家德文化主要以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调适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规范和保障家庭生活的进行,也对成员的道德品行、人格塑造产生重要影响。如明礼诚信一直被视为待人接物的重要原则。《论语·季氏》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一个缺乏礼貌、教养和修养的人在社会和乡邻之中是很难立足的,因此教子习礼、懂礼、有礼是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同时坚持信义,恪守信用也是进行正常人际交往的言行规范,被视为立人立业之本。
此外,传统家庭同样重视“贵和乐群”的处世之则。先秦思想家荀子提出,“人之生,不能无群”,“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乐群”指乐于合群,“贵和”即贵在和谐,合群是和谐的条件,和谐是合群的目的,故曰“以和为贵”。
03家训文化家训主要是父祖长辈对家人和子孙的训示教诲。中国家训历史源远流长,从周文王临终前给武王的《保训》算起,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流传,家训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产生了一系列有思想深度和伦理意蕴、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家训文献。
北宋司马光以《家范》《训俭示康》等家训,倡导“谨守礼法”和“德教为先”的治家之道,“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他嘱咐儿子“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在司马光家训的影响下,家族虽世代贵胄,却勤俭持家、和待乡曲,其家风一直为时人称誉。被朱元璋誉为“江南第一家”的浙江浦江郑氏家族,以其家训《郑氏规范》治家教子,告诫子孙“倘有出仕者,当早夜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在这种家风影响下,该家族宋元明三朝出仕做官者达173人,无一人因贪赃枉法被处置。
家训文化的核心始终围绕睦亲治家、为人处世、教子立身展开。就睦亲治家而言,既有父子、夫妇、兄弟谨守礼法、各无惭德的居家之道,也有持家谨严、勤俭睦邻的治家之法。就为人处世而言,大致包含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博爱精神,救难怜贫、体恤下人的人道思想,中和为贵、文明谦恭的修养理念,近善远佞、慎择交游的交友之道,好生爱物、物人一体的和谐意识。就教子立身而言,主要包括涵养爱心、蒙以养正、励志勉学、洁身自好、报国恤民等规范和内容。
家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借鉴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的社会与家庭已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解体,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家庭作为经济结构纽带的作用减弱,个体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在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社会化教育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与综合国力的提升,“家文化”这一国人生存的基石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时代价值开始被发现和研究。
传统家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维护家庭内部和谐。家文化有助于引导家庭成员遵守家庭道德规范,形成和睦友善的家庭风尚。比如有学者提出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家庭治疗工作中发挥中国传统精华家文化的作用,通过厘清家庭伦理角色、重新构建家庭道德规范等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从而达成家庭内部的和谐。
第二,以家德文化涵育家庭美德和处世道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亲睦家齐等家庭伦理,以及立德修身、报国恤民、公益慈善等道德教化的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孩子的家庭道德和文明素质,促进健康向上的道德人格的养成。
第三,借鉴传统家训文化中的教子智慧。无论是对子弟修身做人的指导还是齐家的经验传授,都可以通过扬弃来为我们今天所用,特别是家训中卓有成效的教育路径和教子智慧更值得借鉴。如能以传统优秀家庭教育范本促进家风家训融入家庭德育,就能够为更多人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
栏目介绍
践行文化公益,助力民生共富。《知仁》栏目汇编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中的民生思想,汲取源泉之水,反哺公益民生,于思辨探讨中激活传统,烛照当下。
文章来源:
[1] 陈延斌,陈姝瑾.中国传统家文化:地位、内涵与时代价值[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03):34-39.
[2] 崔海亮.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价值[J].船山学刊,2009,(02):96-99.
[3] 王越芬,关媛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庭美德的传承与转化[J].理论探讨,2022,(06):86-92.
[4] 陈延斌.家风家训:轨物范世的生动教材[J].中国德育,2019,(15):1.
[5] 陈金羽.结构式家庭治疗与我国传统家文化的契合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22.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知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2758
相关内容
【利仁 LR知嘛健康 老字号同仁堂掀起“新”国潮
铜仁电梯 铜仁扬州别墅电梯价格
杏仁糊
6月30日起,加密铜仁=荔波,优化铜仁=兴义、铜仁=宁波航线!
杏仁薄片
虾仁的做法,清炒虾仁的烹饪技巧
吃杏仁有助控制体重 推荐两款杏仁瘦身食谱
松仁玉米
鲍卫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