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意外的见证者,甚至不幸的遭遇者。猝死、心梗、脑血管病、外伤……这些词汇,我们或许不愿提及,却又不得不面对它们带来的残酷现实。《急救,比医生快一步》一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份生命的呼唤,警醒我们必须学习急救,为生命的延续争取每一分每一秒。

《急救,比医生快一步》
书中关于急救的故事:
【猝死的阴影】
“一行人下了车,提着抢救设备迅速跑进院子。到了患者家一一看,两间平房,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躺在外屋地上,旁边站着他的爱人,还有个小男孩,看起来也就三四岁,蹲在旁边看着,似乎还不懂发生了什么事。屋里屋外围了好多人,都在一边看着,没有一个人上去抢救。我快步上前,蹲下检查患者。当时,患者已经意识丧失,面色、嘴唇青紫,呼吸、脉搏和心音也没有了,身体已经冰冷,身体的低垂部位(人在平躺时挨着地板的部位)已经出现了暗红色的尸斑,四肢所有的关节都已不能屈伸。要知道,猝死患者出现尸僵,意味着已经没法抢救了。
我起身告诉站在一旁的家属:“患者已经死亡,遗体已经僵硬了,死亡时间最少也有一到两个小时了,救不了了。” 话音刚落,家属放声大哭,小男孩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能是被母亲突然的大哭吓着了,惊恐地抱着她的腿,边哭边说:“妈妈,别哭,妈妈,别哭……” 孩子一边哭着一边哄妈妈。一旁的邻居有的哀求我:“大夫,您救救试试,万一能出现奇迹呢。” 也有人说:“还救什么呀?人都僵了,救也白救。”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外表强壮的小伙子平时又能吃又能睡,又抽烟又喝酒,力气大,脾气也大,夜里睡觉鼾声如雷,邻居在院子里都能听到他的鼾声。我又问:“那他平常有什么病吗?” 大家异口同声:“没什么病,平常身体挺棒的。” 不过,听他们说,小伙子的父母都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他母亲前几年患脑血栓,至今生活不能自理,他父亲去年曾因急性心肌梗死在阜外医院抢救,差点儿死喽。 根据大家提供的情况,我推测那个小伙子多半是心源性猝死,因为他家里有心血管病病史,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平时看起来很健康,也要特别注意心血管病和猝死的发生。”
【副市长的遗憾】
“1995年11月2日,北京市政府准备在上午9点召开一个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各局委办的人员都已经到了,会议即将召开。李其炎市长、张百发常务副市长和李润五副市长在会场旁边的小会议室先碰了个头,然后李其炎市长起身说:‘咱们过去吧。’张百发副市长也跟着站了起来,但他们两个人发现李润五副市长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没有反应,就一起大声叫他:‘润五,润五!’这时,时钟指向了8时58分。”
急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发现李副市长已经失去意识和生命体征。尽管现场的医务室主任和其他专家全力以赴进行了心肺复苏和其他紧急救治措施,但心电图始终显示一条直线,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恢复。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情况不容乐观,但仍不愿放弃希望。
事实上,李副市长的猝死并非无迹可寻。据他的同事回忆,在悲剧发生的前几天,他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症状,如乏力、胸闷和呼吸不畅。他甚至在一次会议中突然失去意识,幸好被及时扶起。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工作,希望在解决城市供暖问题后再就医。
【工地上的意外】
“在一个建筑工地,有个工人的手被割伤了,伤口很深,动脉断了,出血很厉害。工友们就拿建筑工地上绑钢筋的8号铅丝给他当了止血带,还用钳子给死死拧紧,接着给我们急救中心打了电话。等我赶到那儿时,血虽然是止住了,但是那个工人的整个手都黑紫了。”
【车祸现场】
“有一天,一辆公交车在路上开得好好的,突然前面一辆自行车猛地从自行车道拐进了机动车道。在这紧急关头,对面正巧有一辆大轿车,司机不能向左打方向,只能急刹车。万幸的是,公交车在自行车后面不到半米的距离处停下来了,但是这一脚油门踩得突然,力度又大,后面站着的一些乘客由于惯性,一下子就冲到前面来了,有个50岁左右的人一下子就摔倒了……”
【孤独的老人】
“还有一位独居老人在家中突发脑卒中,倒地不起,直到邻居发现才得以送医……”
书中的故事让人心痛:
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个社区的损失,一个国家的哀痛。它们不仅仅是数字,而是活生生的教训,告诉我们:急救知识,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紧急关头,每一秒的迟疑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而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就如同握紧了生命的钥匙,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机。
贾大成医生的经验丰富,他的笔触不仅传递了专业的急救技巧,更饱含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担当。他告诉我们,急救不仅是医生的职责,更是每个人的义务。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可以学会心肺复苏术,了解AED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我们可以做的远不止焦急和无助。
让我们以书中的案例为鉴,以贾医生的教诲为指导,将急救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命的赛跑中,我们不仅要成为见证者,更要成为行动者。让我们携手普及急救知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挽救生命,传递希望。
因为生命无价,因为时间不等人,因为每个人都值得拥有第二次呼吸的机会。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习急救,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每一个宝贵的生命。
看完这本书后,经朋友分享,我立马在深圳市南山区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的微信公众号上报名了急救培训,并拿了第一个与生命有关的证书,成为了“一键呼救”App上的一名急救员。其实我心中是很懊悔的,为什么我没有第一时间去学“急救”,如果学了,或许我的父亲也不会因心梗而过早的离世了,因为当时我给他做的心肺复苏并不规范,身边也没有Aed,如果当时深圳能如今天一般公共场所随处有Aed的话……但这一切都没有如果,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下面是一份关于心肺复苏和除颤仪使用的步骤考核清单,分享给大家做参考,但我更希望大家有时间有条件都可以去培训下急救,练习下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

急救培训现场01

急救培训现场02

急救培训现场03
深圳市南山区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初级急救培训考核内容:
1. 评估安全
检查现场环境,确保无进一步的危险,如火灾、交通意外等。确保施救者和患者的安全。(5分)
2. 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叫患者,观察是否有反应。(5分)
3. 求助
呼叫周围的人拨打120,如果现场有AED,请求取来。同时,寻找会急救的人员协助。(5分)
4. 患者体位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平躺在地面或硬板上;操作者需跪在患者肩旁,双膝与肩同宽。(5分)
5. 判断呼吸与脉搏
在10秒内检查颈动脉搏动,使用正确的手法测颈动脉脉搏,报数(1001-1006)。(5分)
6. 胸外按压
确保按压部位暴露,定位正确,按压位置在胸骨中央。(2分)
保持正确的按压姿势,双手相扣,掌根着力,两肘关节伸直,用身体的重量垂直下压。(2分)
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5-6厘米。(5分)
按压过程中观察患者面部反应,并清楚报数。(2分)
7. 开放气道
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并清除。(2分)
使用压额抬颏法正确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2分)
8. 人工呼吸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钟,观察胸廓起伏。(5分)
9. AED除颤仪使用
按照AED的语音指示操作,充分暴露患者胸部,正确粘贴电极片。(5分)
当AED建议除颤并充电时,确保周围无人接触患者,并迅速完成放电。(5分)
使用后关闭AED电源,并整理设备。(5分)
总分100分,根据上述标准扣除相应分数得到实际分数总和。

在痛苦中反思进步,
沈念sama阅读 202,529评论 5赞 475
茶点故事阅读 63,387评论 5赞 364
简小王阅读 4,317评论 1赞 13
鞍山晓军阅读 907评论 1赞 12
素丽随笔阅读 406评论 0赞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