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教育资讯
我国将建“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助力科学教育评价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11日至12日在京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相关单位正筹建“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以期为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提供支撑。
今年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会上表示,我国传统教育评价多以纸笔测验为主,偏重知识和技能、信息模态较单一,且缺乏过程性数据,反馈滞后,难以实现总体方案所提目标。而现代科技发展为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有望在教育评价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大数据与各类分析技术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差异情况及学生的行为特征、性格特点等进行有效诊断和分析反馈,帮助老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董奇介绍,目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院等多家单位正致力于建设“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希望通过5年至10年努力使系统取得成果。
该系统建成后将具智能化的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诊断能力、反馈能力、改进效果评价能力,具有全样本、信息多维多模态、真实化、伴随式、个性化、反馈即时等特点,高效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师生负担。
董奇表示,该系统的建成还需教育行政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尤其是一线中小学老师、校长紧密结合,加大对智能化教育评价研究与应用的支持,推动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及区域应用示范。
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北京师范大学、科大讯飞联合主办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学、教学评价等领域,探讨科技给教育带来的变革。 (据新华社)
专家提出:要教会学生调和多样情绪应对“学习的烦恼”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如何应对“学习的烦恼”?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罗劲近日指出,受到一定的负面刺激,人的发射思维成绩甚至比积极情绪(成绩)表现更好,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调和多种多样的情绪,以应对“学习的烦恼”。
罗劲11日在2020年首都教育论坛上提出上述看法。
他在《中国智慧的脑认知科学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主旨报告中,借用生动的脑科学实验,围绕“‘得意’与‘忘形’”“相生与相克”两个辩证思维方式揭示了脑认知科学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罗劲说,在学习过程当中,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从这一问题入手,他认为通过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动物编码的是精确的知识,而人类则能编码高阶知识。罗劲认为,人类的情绪调节机制存在“相生相克”与“怒克思”的现象,“怒克思”可以用在创造性思维途径上,将主体激怒后我们会发现其发射思维成绩甚至比积极情绪(成绩)表现更好,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调和多种多样的情绪,以应对“学习的烦恼”。
与会专家围绕新发展阶段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需求新要求、从结果的质量观转向过程的质量观、基础教育质量建设“内部装修”的客观要求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为什么基础教育要实现活力转型”,并提出通过构建办学自主权的基准式框架、优化学校教育空间等三个路径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12月11日,以“聚焦基础教育,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0年首都教育论坛举行,这是首都师范大学连续举办的第十一届首都教育论坛。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基础教育研究基地、省部共建首都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来自相关院校的专家学者,北京市名校长工程、名校长工作室的校长,首师大附属学校共同体的干部、老师150余人参与论坛,共1.4万多人在线观看直播。 (据新华社)
中国慕课数量及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12日从正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慕课大会了解到,我国慕课数量与学习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结晶。中国慕课自2013年起步,从“建、用、学、管”等多个层面全面推进,目前上线慕课数量超过3.4万门,学习人数达5.4亿人次。
本次世界慕课大会以“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为主题,是首次以慕课为主题举办的全球性会议。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作主旨报告,分享了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的实践、创新与探索。
陈宝生表示,在全球教育创新实践中,慕课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不仅助力中国高校成功应对了疫情危机,而且为今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经过8年的努力,中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目前已逐步建立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探索形成了坚持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等六大宝贵经验。
他说,2020年,人类经历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应对这一危机,中国政府作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决定,和全国师生一起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成功应对了疫情危机,基本实现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实质等效。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国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挥慕课与在线教育优势,有利于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陈宝生倡议,各国秉承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理念,继续加大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促进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
大会发起成立世界慕课联盟,发布了《慕课发展北京宣言》。 (据新华社)
来源:本报12月16日 B08版面
编审:王水清
编辑:倩倩
编辑:小龙哥哥
责任编辑:
网址:一周教育资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2246
相关内容
教育频道资讯教育资讯
劳动教育如此重要,来看看其他国家的做法 | 教育资讯
午后茶歇,哈尔滨教育资讯不可少
北京教育资讯—北京站—中国教育在线
@西安家长:你应该关注的教育资讯,都在这里!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公告栏:教育资讯更新
儿童安全座椅,育儿知识,育儿资讯,MAX
教育资讯┆文家中学:生活教育成就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资讯 | 经合组织发布《2024年社会概览》聚焦全球生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