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时需坚定的理念
孩子一生下来,便爱、信任及听从父母
孩子再坏的行为,都不是针对父母的
孩子在不断努力做好,就算当他弄得一团糟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很正常,只是他没有在家长在乎的事情上表现出来
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拥有成功快乐人生的能力
家长只是帮助他把这份能力释放出来
任何行为都不等于任何人
家长是每个孩子成长结果的最大决定因素
总有更好的方法,只是在于家长愿不愿意去找
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来自家长的改变
家长对孩子付出的爱是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
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
孩子的学习来自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而不是家长的指令
凡事至少有3个解决方法
所有行为背后必有其正面动机
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只要方法足够好,每个人都会照办
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解决烦恼的技巧
当孩子情绪不好时,请你安静专心地倾听
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哦……是吗……原来是这样……
说出他们的感受:这件事让你很伤心!
表达共情后,不要跟着一个“但是……”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真希望我能变成动画片里的人物,把结局演给你看
孩子的所有感受都应被接纳,但某些行为必须受限制:我看得出你很生气,但请用嘴巴告诉妈妈你想怎样,而不是摔打ipad
当孩子难过时,比起大喊大叫摔东西,更应该教给他们用“画出自己的感受”的方法来缓解情绪
孩子通常会反感自己的话被完全的重复
当孩子不开心不想说话时,不用强迫他非要说出感受,父母陪在他身边就够了
当孩子表达强烈的情绪感受时,父母冷淡的反应可能会激怒他,尽管这个反应可能是正确的
父母不要重复孩子对他们自己的负面评价
要求孩子做某事、鼓励孩子与父母合作的技巧
描述你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玩具都堆在地板中央
提示现象带来的问题、困扰之处:玩具把客厅的路堵住了
用简单的词语提示:玩具
说出你的感受:我不喜欢无法走路
写提示标签贴在玩具和玩具箱上:我要回家,谢谢!
说话的态度跟说话内容一样重要,正确的态度是:认可孩子的本身,指出问题,而不是诋毁孩子人格
父母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刻地伤害到孩子
想让孩子马上做某件事,最好语气坚定,不要恳求
想让孩子做某事,可以尝试用幽默的方式,如果能让他高兴地做事,你的话更有说服力
不要反复唠叨,同一件事情提示孩子两三次后就别再说了,让他确认是否听到
孩子犯错时,代替惩罚的技巧
明确表达强烈的不同立场:我的新抱枕被扔在草丛里,都被弄脏了,我很生气
表达你的期待:我希望抱枕被抱出去玩后,能被平安的带回到家里来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现在需要把抱枕外套拆下来清洗干净
为以后的活动提供选择,让孩子决定:以后要么你把抱枕拿出玩安全地带回来了,要么再也不要带出去,你来决定
如果孩子不听,就采取行动:当孩子再要带抱枕出去玩时,把抱枕藏起来,告诉孩子我希望抱枕从哪里拿出去就回到哪里
跟孩子共同商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一起想个办法,让你能继续玩抱枕,又让它能安全回家
把商定好的解决方法写在纸上,贴在显眼的地方
比起惩罚、剥夺孩子已有的或使其痛苦,不如让他们尝受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发现让我们感到气愤的事情时,表达愤怒情绪比惩罚孩子更有帮助:我不想指责已经发生的事情,我很生气,只想知道现在该怎样补救
告诉孩子,“对不起”并不能解决问题,应让他们意识到懊悔的感受应转化为行动:很高兴听到你道歉,下一步想想该怎样做
对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他们不喜欢面对面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把思路写在便条上与他们交流
尽量不要用“你为什么……”“你为什么不……”来和孩子交流,把问题交给他,请他处理,你表示支持就好
慎用“暂停法”,孩子需要的不是孤独的暂定时间,而是和关心他的家长单独相处的时间
养育者对于孩子犯错的处理方法应保持一致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技巧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你今天早餐想吃麦片还是煎蛋
尊重孩子的努力:麦片的袋子确实不太容易打开,有时候,我会用剪刀把锯齿剪一下再撕开
不问太多问题,打招呼就好:你去公园玩回来了!
不要着急告诉他们答案,让孩子自己先想一想
鼓励孩子利用外部资源:关于小鸟的问问,我觉得你可以问问隔壁的王爷爷
不要打击孩子,给孩子留有希望
让孩子掌控自己的身体,避免总是帮他们整理衣领、掸灰尘、扳直身体,大孩子会觉得这些动作是对他们身体的侵犯
不要在细节上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跟别人议论他们
让别人亲自去问孩子问题,不要做传话筒
尊重孩子说“不”的权力,允许他们准备好了再做
不要对孩子说太多“不”,孩子会感受到这是对自己的攻击
代替说“不”的方法:摆事实、接纳感受、描述问题、用“是”代替“不”、给自己时间想想
孩子遇到问题时,请他自己先理清思路想办法,如果孩子想不出来,家长可以征求孩子意见,是否可以给他提示和帮助
赞赏孩子的技巧
避免只用“太棒了”“真好”这种虚的语言
用描述代表评论,描述你看到的事实:地板很干净,玩具都整齐地待在箱子里
描述你的感受:走进你的房间,感觉很舒服
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你把玩具按大小分类放在不同盒子里,这叫“有条有理”
对孩子的赞赏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
避免触及他过去的弱点或失误:我从来没想到你考试能及格,这次竟然及格了
过度赞美可能会扰乱孩子的积极性
赞赏是把双刃剑,当你不想让他再做某事时,就不要重复描述赞赏了
孩子完成了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时,只需表达你的感受即可
赞扬的焦点一定是在孩子身上,比起“你让我骄傲”,孩子更愿意听到“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
孩子气馁时,不要忽视他难过的心情,接纳他的失误
让孩子提高自信、撕掉自己身上的标签的技巧
找机会让孩子看到全新的自己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自己:你能用胶带把玩具箱修好吗?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家长以身作则
记住孩子的特别时刻
当孩子又走老路的时候,表达你的感受和期望:我不喜欢你这样,虽然失败了,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继续尝试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
当孩子不断纠缠,寻求过度关注时的处理技巧
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如你打电话时,给他个秒表让他给你计时
做孩子意料不到的事:如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设定特别时间表,定期陪孩子
用会意的一笑让孩子明白你不会被他纠缠
约定信号:如把手放在胸口表示“我爱你”
避免给孩子特别的服侍
不要管孩子的行为,但不是不管孩子,可以把你的手放到孩子身上继续谈话
在大家都愉快的时间,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孩子,哪些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闭上嘴,采取行动:如停止哄劝,直接带他去洗漱
家庭教育中的小工具
用来冷静的卫生间:记住,是给你用的,不是让你把孩子关进去的!
用来转移注意的小说:当你想冷静下来,又不能撤离孩子视线时,尝试读一本小说
设置“积极暂停角”,离开冲突现场,积极暂停不是惩罚,你要陪着他,只是暂时不交流而已
情绪撤出的钟表:当孩子吵闹不停时,你可以对着墙壁发呆,让他以为你在看着钟表计数,在他安静下来之前不讲话
设置“日常惯例表”:孩子参与制定,有内容、有惩罚方法
睡前分享快乐箱:每天睡前从箱子里抽一张记录分享内容的纸条,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