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心”力量  新年“心”生活 ——寒假心理小贴士

发布时间:2025-03-14 07:03

定期休假:给自己放个假,放松身心 #生活技巧# #心理健康建议# #抗压生活小贴士#

假期“心”力量  新年“心”生活

——寒假心理小贴士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同学们,寒假的钟声欢快敲响,我们告别了紧张的校园学习生活,迎来了轻松愉悦的假期时光!这是一段属于我们自由成长、尽情探索的美好日子,就像踏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欢乐城堡。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同学们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心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寒假心理健康小贴士,快来查收吧!

假期里,没有了学校铃声的催促,有些同学是不是一下子就放飞自我啦?晚上熬夜追剧、玩游戏,早上赖床不起,早餐和午餐一起解决,日子过得昏天黑地。这种无节制的玩耍、作息混乱的状态,不仅会让我们白天没精神,做事提不起劲,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免疫力下降,肠胃功能紊乱等问题哦。

其实,保持规律的作息并不难,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个专属的寒假作息时间表。就像下面这张参考表一样,把起床、睡觉、学习、运动和娱乐的时间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告别混乱作息,用规律开启活力满满的寒假吧!

网络的世界精彩纷呈,它像一个巨大的宝藏,藏着数不尽的知识、好玩的游戏和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在假期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享受欢乐时光。但有些同学却一不小心掉进了网络的 “陷阱”,被网络 “牵着鼻子走”,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长时间沉迷网络,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小的危害呢。眼睛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近视就会悄悄找上门来,原本明亮的双眼变得模糊不清;久坐不动玩游戏,身体得不到锻炼,体能会越来越差,还可能引发肥胖问题;更严重的是,网络上有些不良信息,像 “毒瘤” 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情绪变得低落、焦虑,甚至影响我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那怎么才能做到健康用网呢?首先,我们要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个上网规则,就像给网络玩耍时间 “上把锁”。比如,每天最多玩两小时,每次不超过 40 分钟,到时间了就自觉放下手机、关掉电脑。而且,要把上网的时间分散开,不能一股脑儿地全用完,这样既能满足我们的娱乐需求,又不会过度沉迷。

其次,要学会筛选网络信息,选择那些有益身心、能帮助我们成长的内容。多去一些科普网站,探索宇宙的奥秘、了解动植物的奇妙世界;逛逛学习类 APP,跟着里面的老师学画画、练书法、做手工;还可以在网上阅读经典名著,和书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冒险,感受文学的魅力。

网络是把 “双刃剑”,只要我们合理使用,它就能成为我们寒假学习、娱乐的好帮手。让我们一起守护心灵的 “视” 界,在网络的海洋里健康遨游吧!

同学们,寒假宅在家里,可别当 “小懒虫” 哦!适量做做家务、运动运动,能让我们的假期变得活力满满,收获多多。

先来说说家务活儿吧。它可不单单是扫地、洗碗这么简单,这里面藏着大大的学问呢!做家务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成长冒险,能帮助我们锻炼生活技能。而且,和家人一起做家务,就像玩欢乐的合作游戏,你递抹布,我擦桌子,在欢声笑语中,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再讲讲运动‍♂。假期里要是整天坐着不动,身体会变得越来越 “笨重”,抵抗力也会下降。而适当运动就像给身体注入了一股神奇的能量,让我们活力四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放松心情,赶走烦恼和压力,让我们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同学们,让我们动起来,家务、运动样样行,在这个寒假收获满满的成长与快乐吧!

同学们,假期里我们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有时阳光灿烂,有时会阴云密布。可能有时候爸爸妈妈答应带你出去玩,结果临时有事去不了,你会特别失望、难过;又或者一个人在家待久了,会觉得孤单、无聊;还有看到别的小伙伴有新玩具、新衣服,心里有点酸酸的,冒出嫉妒的小苗头。这些情绪呀,都是我们内心的 “小信号”,它们在悄悄告诉我们一些事儿呢。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这些情绪时,千万别憋着,要像给气球放气一样,把情绪释放出来。写日记就是个超棒的办法,把心里的委屈、开心、烦恼都写下来,就像是和自己对话,写着写着,心情可能就豁然开朗啦。要是觉得心里堵得慌,那就赶紧找家人倾诉倾诉,靠在妈妈怀里哭一场,把不开心都哭出来,妈妈温暖的怀抱会让你很快平复下来;或者跟爸爸聊一聊,爸爸有力的话语说不定能给你指明方向。

再教大家一个神奇的 “深呼吸放松法”,当你感到焦虑、生气的时候,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觉肚子像气球一样鼓起来,再缓缓地呼气,把肚子里的气都吐光,重复几次,你会发现身体没那么紧绷了,心情也平静多了。

寒假期间,家长有更多时间与孩子相处,正是改善亲子沟通的好时机。每天不妨抽出固定的半小时到一小时,放下手头的事情,全身心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比如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客厅,分享当天的趣事、烦恼。交流时,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与需求,每个孩子独特,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家长应接纳,像孩子对未来职业有憧憬,别轻易否定,耐心倾听并给予合理建议;多采用鼓励式语言,看到孩子哪怕微小的进步,都及时肯定,如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夸他 “宝贝长大了,懂得帮家里分担,真贴心”,增强孩子自信心与积极性;遇到分歧,别强行要求孩子服从,以平等姿态探讨,像孩子想参加兴趣班,家长觉得耽误学习,就心平气和地分析利弊,共同寻找平衡方案。

家长还可创新沟通形式,除面对面交流,写 “亲子日记” 也是不错的办法,准备专门本子,家长孩子轮流记录心里话,文字能让情感更细腻地传递,日后翻阅也是美好回忆;定期开家庭会议,讨论假期出游、家庭规则等大小事务,让孩子参与决策,增强责任感与归属感;对于稍大些、有些羞涩的孩子,书信交流可避免尴尬,家长以笔传情,孩子更易接受。

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家长要做他们心灵的避风港。先给予充分的倾听时间,放下手头事,专注与孩子对视,用眼神传递关心,耐心听孩子诉说委屈、愤怒、不安,别中途打断,让孩子尽情宣泄。比如孩子因与小伙伴闹矛盾不开心,就安静听孩子讲事情经过、内心感受,别急着评判对错。

陪伴是治愈情绪的良药。陪孩子散步、看电影、做手工,在轻松氛围中,孩子紧绷的心弦会慢慢松弛。若孩子考试失利沮丧,一起去公园散步,聊聊沿途花草、生活趣事,孩子情绪会在温馨陪伴中好转。

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也至关重要。教孩子用 “我感到…… 因为……” 的句式说出内心感受,如 “我很生气,因为弟弟乱动我东西”,让孩子清晰认知情绪来源,便于化解。还可通过写日记、画画,让孩子以非语言方式抒发情绪,家长若发现孩子日记、画作满是灰暗色调、悲伤符号,要及时关心疏导。

在关注孩子心理调适的同时,家长们也别忽略了自身。家长是家庭的顶梁柱,长期承担着工作、生活、育儿等多重压力,若不懂得自我关爱,身心疲惫,不仅难以为孩子提供优质陪伴,还可能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只有家长自己状态良好,内心充盈着爱与能量,才能更好地滋养孩子成长。

寒假期间,给自己安排一些专属的放松时间,哪怕每天半小时。可以在午后暖阳下,手捧一本心仪的书籍,沉浸在文字世界,让心灵得到滋养;或是穿上运动装备,去户外跑跑步、跳跳绳,挥洒汗水,释放压力;还能约上三五好友,相聚畅聊,分享生活点滴。

寒假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段快乐旅程,心理调适就是旅程中的 “魔法棒”,能让这段时光变得更加美妙。希望大家都能将这些心理调适的小妙招运用到假期生活中,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寒假过得充实又快乐!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一个温馨、难忘、充满欢笑的寒假,待春暖花开时,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重返校园!

若遇心理问题自己不能解决,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请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拨打以下热线电话)

1.广东省心理援助热线:020-12320-5(24小时);

2.希望24小时生命热线:4001619995;

3.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400-995-995-9(24小时);

4.龙岗区精神卫生中心:0755-28990809(24小时);

5.龙岗区安心驿站心理服务热线:4000262518(24小时)。

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

康艺学校热线电话:0755-28602729

插图封面:来源网络

时间:2025年1月10日

网址:假期“心”力量  新年“心”生活 ——寒假心理小贴士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23350

相关内容

晨曦心灵 | 假期“心”力量 新年“心”生活——寒假心理小贴士
寒假心理调适“小贴士”|快乐寒假,让“心”安放
寒假返校心理小贴士
寒假心理调试小贴士
带上寒假心理健康小贴士,你回家,我放心!
寒假来临,这四条心理“小贴士”送给你
订制服务丨寒假期间居家“心理调适”小贴士~
【融进心育】寒假亲子共处小贴士
假期“心”力量,守护“心”健康——2024年韶关市中小学生寒假心理调适建议
润心|乐享假期 从“心”开始——国庆假期心理健康小贴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