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坨坨说——教你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三)人际关系适应
三、人际关系适应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适应
1.人际关系的内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建立的联系。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基本不超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2.人际关系适应的内涵
人际关系适应反映了个体在脱离熟悉的人际环境、进入新环境的转变中,能否建立起协调的人际关系。人的一生会随着生活、学习、工作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产生新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新变化,不断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并逐渐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远离父母、家人及自己熟悉的高中老师和同学,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际环境之中,这就需要他们认识并正视诸多変化了的人际关系。那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点呢?
1.人际关系奏型增加
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错综复杂,既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等,又包括个人与班级、个人与系部、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团等各种人际关系。而对于中学期间没有住宿经验的大学生来讲,他们还会面临大学期间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一室友关系。
2.师生关系更加平等
大学里,任课教师通常不坐班,课下很难找到与任课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班级设专职辅导员来管理学生日常事务,同时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通常不承担教学任务。大学配备辅导员通常按照200:1的比例,即每二百名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与中学的班主任相比,辅导员需要做更多的学生工作,因此,他们不再天天看着学生,处处管着学生。所以,学生遇到问题通常需要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体现了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和宽松的特点。
3.同伴关系越来越重要
大学新生远离父母,且与教师的关系也不如高中时那般密切。这时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住一室的同学关系就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由于空间上的接近及阅历上的相似,他们容易成为好友,但也容易产生矛盾。
4.人际交往更加独立
进入大学,大学生不再像中学生那样事事等着家长和老师决定、安排,他们开始主动、独立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也是大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总之,大学人际关系与中学相比,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大学新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的必然要求。
(三)大学新生如何实现人际关系适应
在新生的人际关系中,问题最多的还是同学关系。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因此,大学新生有必要掌握些处理同学关系的方法和技巧,以实现人际和谐。
1.认识差异的客观存在
每个新生都必须面对差异,并且接受差异。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接受他(她)的生活方式。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的生活(如夜里看电视影响你的休息,未经允许随便动你的东西等),你需要委婉地提出意见,并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如调整作息时间)。
另外,了解下面的内容,会帮助你和新同学处好关系。 南北方的差异:南方人谨慎、细心,北方人直率、坦诚;南方人含蓄,北方人外露;南方人爱吃辣、喜食米饭,北方人口味重、喜食面食。
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的不同:有的人看重能力,有的人看重品行;有的人信奉人之初性本善,有的人相信人在潜意识里总有犯罪的动机;有的人追求学业上的成就,有的人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
生活习惯千差万别:有的人外向,整天说个不停,有的人内向,少言寡语;有的人早睡早起,有的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有的人独善其身,有的人广交朋友。
2.主动寻求友情
寻求友情是大学生普遍遍的心理需要,新生表现得更为强烈。但友情需要那些想获得友情的人自己去寻觅,而且要主动寻觅。在平时的生活中,新生需要做到到三主动: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会不会报答你。
3.自觉摆脱孤独
孤独是由于个人在某种环境或某种活动中交往的人太少而产生的一种孤单的不愉快的情感。当一个人到一个生疏的环境里,如果不善于与人交往,就会感到孤独。对于许多新生来说,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仅处处感到不适应,而且一时难于寻找知音,无法将自己的苦闷倾诉出来,很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内心形成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必须要摆脱的。摆脱孤独感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开拓自已的生活空间,积极参与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从而摆脱孤独,适应新的人际环境。
4.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学校为了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一般都会准备一系列的迎新活动:导师讲座、辅导员座谈会、学长交流会、迎新晚会……·这些活动新生应当多多参加,在活活动中与老师、学长以及同学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帮助新生认识新群体、新环境。除了学校举办的迎新活动,多参加课外活动也有助于新生尽快适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能够让人放松,心情舒畅。很多男生往往能很快找到志同道合的球友;班级郊游、联谊舞会、同乡聚会等群体活动能扩大新生的交际圈,帮助新生增长见闻,在新群体中找到归属感。
5.克服自卑
自卑是部分新生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而引起的心理体验。自卑心理容易使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新人校的大学生在中学时大多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但进入人才济济的大学后,才发现“强中更有强中手”,便觉得自己渺小、无能,于是产生自卑感。也有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感感到自卑。不论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自卑感,我们都要尽快地地克服,如果根源是由于自我评价偏低,不妨请自己的家人、老师和同学谈谈他们们对自己的看法,也许会从中发现自己的自卑完全是多余的,只不过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这样,就会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自自己尽快地适应大学校园这一新的人际环境。
6.树立自信
克服自卑需要树立自自信。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来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效果是自信产生的基础,而自信又是我们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基础。新生处在陌生的人际环境中,要相信自己能尽快地适应这一新的人际环境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与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在适应新的人际环境及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要有自信心。
7.主动帮助他人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为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患难之交”正说明了这点,这也是“雪中送炭”的心理效应。因此,我们平时在生活、学习中,应主动帮助他人。
8.处理好宿舍关系
初入校园,社交网络还未打开,宿舍关系是最初的社交关系,舍友是自己最重要的伙伴,大家会有相互依靠的心理需要,这段时间常常是宿舍集体行动。宿舍关系是一个先热后冷,最后再回温的过程。但新生不要觉得恐惧,要知道很快你就要走入社会,那才是真正复杂的人际关系。此时如果连宿舍关系都处理不好,将来该怎么办呢?新宿舍快速融合的方法就是集体行动: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参观校园,等等。女生可以一起去逛街,男生可以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和同宿舍的同学熟悉起来,这也是练好大学人际关系的开始。处理不好同学关系的人大致有两类:一是过分求全,处处忍让。这种人一味迁就别人,别人对的他接受,别人不对的他也接受,有了意见也不肯提,怕伤了和气,怕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这种人看似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其实内心多有压抑,容易出现抑郁症的症状:少言寡语、不爱与人交往、退缩。二是过分维护自己,对别人缺少宽容,以自我为中心,言谈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益。这种人在群体中不容易被接纳,常常不受人欢迎,是群体孤立的对象。要想处理好同学关系,必须动脑筋,讲究方法与技巧,如给室友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失面子。
另外,请记住以下三个建议:
(1)宿舍是大家的,你和室友就像家人,相互迁就很重要;
(2)卧谈会是增进室友之间友情的最好机会;
(3)不要每天和室友粘在一起,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已的空间。
发布于:湖北
网址:芝麻坨坨说——教你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三)人际关系适应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952
相关内容
大学生的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三)如何快速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如何快速适应住校生活
如何适应高三生活 高三生活建议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交往篇
返校归来,如何适应返校后的大学生活丨心理调适指南
生活中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大学生活适应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生活适应之技能学习
【教学设计】生活适应 《使用微波炉》
小学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