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发布时间:2025-04-20 10:10

看一场特别的展览或艺术展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一辆挂着破旧牛仔裤口袋的单车,一张有些眼熟的地毯,一个插满了锅碗瓢盆的大衣柜,一个用精装书拼接而成的书架……

这些原本被弃置、被遗忘的日用品,“摇身一变”成了新颖的艺术品,它们曾是承载着艺术家私人记忆的旧物,融入设计理念后却换了新颜。

卢麃麃 记忆卢麃麃 记忆

12月2日下午,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歌德学院(中国)、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共同主办的“新的旧物——处于传统与革新张力关系中的设计”展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德国、美国等45位国外设计师和设计团队的60余件作品,以及6组中国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在此惊艳亮相。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月10日。

开幕仪式上,策展人福尔克·阿尔布斯教授谈到,“新的旧物”展览借助不同的物体和物体组合追问了对于“新的东西”和“旧的东西”这种概念设定,探讨了分离的物体以及新的组合方式。设计师和设计师团队借助于循环利用与再设计,借助设计古典派和对新材料进行传统加工之间的转型,从战略视角和形式—风格视角探讨了“传统”这一主题。

艾米丽·维尔林,杰拉姆·内莱特 中国制造 合奏 椅子 2008年艾米丽·维尔林,杰拉姆·内莱特 中国制造 合奏 椅子 2008年

“新的旧物”这一主题也引发中国设计师的共鸣和想象。中方参展艺术家、设计师卢麃麃女士认为:“我们不停地寻求创新的同时,却忽略了身边很多熟悉的旧物,旧物是什么呢?可能承载了我们一段记忆,或者我们看到旧物时会想起一个人。在这样的语境下,艺术家拿旧物来做设计,确实是颇有启发性的事情。”

在随后的导览环节,设计师们悉心向观众做介绍。尼龙材质的吊床、泡沫材质的坐椅、藤条编成的玩具、棉布制成的灯具,拼图而成的波斯地毯,还有柳条、塑料做的垃圾桶……显示出国外设计师们不俗的创意灵感。

公司工作室 约翰奥林 意稣家具 沙发椅 2006年公司工作室 约翰奥林 意稣家具 沙发椅 2006年

麻鞋、串珠、莞草、海上丝路首饰、缝着破口袋的自行车,凡此种种则凝结了中国设计师们的匠心,他们从日常生活的陈设以及本土的传统文化出发,结合当下的思想趣味和生活感悟,让那些常规化或布满历史尘埃的种种“旧物”变得熠熠生辉,激发出新的活力。

张小川 海上丝路 2018年张小川 海上丝路 2018年

据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介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在研究与展览的构架中就设有国际艺术与设计交流的系列。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美术学院,拥有系统的美术与设计学科,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取向,在国内乃至国际舞台上不断传播自己的声音。引进外国展览,一方面是为了向外传播自身的创作和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引入国际上优秀的艺术和设计案例。

【见习记者】万璇

【实习生】陈志曈

主办方供图

网址:看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77681

相关内容

环村看展
广州看展
上海看展
厦门艺术展览看展指南(持续更新)
南京看展|食物、物与日常
如何看待新能源发展
二手书市、疗愈指南、五展连看!五月沉浸式看展指南,逐个打卡
走企业·看发展
公教活动|“写生趣谈 —— 和策展人一起看展”
上海近期值得一看的摄影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