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指南》?
为什么星星总是闪烁?因为它们离我们很远,光需要时间到达。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笑料连连#
指南,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工具书。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而如何正确、高效、艺术地使用工具,人与人的差别,比人与动物的差别还要大。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我向来喜欢看指南,瞅瞅别人是如何运用工具,以及如何更好生活的。
在拿到《收纳完全指南》之后,细细读来有三个感受:实用、艺术、思维升级。
实用性,是工具书的第一生命。如果整本书空谈理念,那么就不是工具书,而是理论书,大概率会被放到学校图书馆的最高层,而实用性高的工具书则可以放在工作的房间里、学习的桌上、睡觉的床头,时时翻阅,时时收获新技能。如何拓展厨房的空间?如何收纳厨房凌乱的台面?如何进行浴室用品归类?书中自有答案,但书中又不止一种答案。这就是工具书的特性,它不连贯,但是它立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任君各取所需。
艺术性,是工具书剑指苍穹的底气。生活需要艺术感,因为生命时时需要滋养,一个人常住脏乱不堪的“狗”窝,大概率会变成真的“狗”。《收纳指南》除了有对空间利用的实用小贴士,也有对空间规划的艺术性心理建设。大到如何打造质与量兼具的衣柜空间,小到如何折叠一件夏天的短袖。把生活过得艺术,从收纳开始,到心旷神怡结束。
思维升级,首先在于突破观念。我一直以为每个空间是有它的特定气质的,比如浴球只能出现在浴室里,书立只能出现在书架上,伸缩杆只能拿来挂门帘,药盒只能用来装药品。但此书完全如独孤九剑般,无招胜有招,把我的既有观念刺得千疮百孔,而我竟有些破壳而出的错觉。用魔术贴来固定保鲜膜,用名片盒来装调料包,用小文件箱装内衣裤,用木头碗架当作书架……可谓对我固有思维的有力升级。
但此书实用有余,理论不足么?我翻开本书的最后一章:北欧风特别企划。作者用宜家的理念来阐述收纳的理念,又在收纳之上讲述了空间的理念。如同从前看时间管理,其实哪里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的精力,只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才能确定一些事情(收纳,管理),也只有在一些事情确定之后,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去生活,去幸福。
所以,我们为什么需要指南,为什么要学会收纳?只是为了让生命更美好罢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楼空城剑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
网址:为什么我们需要《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7928
相关内容
我们为什么需要有机食品?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宠物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生活哲学
我们为什么需要个人理财规划?
心理学:为什么我们需要心灵抚慰?
我们为什么要低碳生活?
叶永青:为什么我们需要艺术
我们为何需要艺术?
我们为什么需要智慧照明
自驾游需要带什么,物品指南?(冷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