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成长:亲子沟通中的倾听与表达——记家长课堂《如何培养有温度的亲子关系》
培养亲子沟通技巧:学会倾听和表达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亲子关系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有效促进良性的亲子沟通,为家长赋能,助力学生成长,2024年12月13日晚,学生成长中心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邓林园教授为高中全体家长进行了线上专题讲座《如何培养有温度的亲子关系》。讲座由学生成长中心主任夏昀帆主持。
讲座回顾
讲座中,邓教授围绕青春期的亲子关系,从读懂青春期、做个好听众、有话好好说三个层次,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了适切的建议。
讲座开始,邓教授引导着家长读懂青春期。她首先介绍了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点,启发家长意识到:高中生在寻求独立自主,在不断地探索自我同一性,他们需要被理解、尊重、认可。那么,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怎样的陪伴呢?邓教授指出,一方面是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孩子身边的陪伴和支持;另一方面是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空间。随后,邓教授从一个考试焦虑的高三女孩的案例切入,引导家长了解:高中生需要父母的陪伴,但不是“直升机”式的监视与控制。(备注:某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父母被称为 “直升机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青春期的亲子沟通面临着许多困境:父母的“刀子嘴”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豆腐心”;总是等到父母歇斯底里发飙的时候,孩子才“听话”;孩子对于父母说的“都是为你好”不领情;孩子越长大,跟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孩子就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炸;手机就像看不到的“毒品”,父母越管瘾越大……不少家长对此颇有共鸣。
面对这些困境,家长如何处理呢?邓教授着重分享了两个方法。
首先,要成为一个好听众。有效的亲子沟通始于倾听。家长要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心态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避免主观臆断和打断孩子的发言。要听懂孩子说的表面信息,更要关注孩子深层次的需求是什么?邓教授用“沉默的大男孩”的案例演示,如何一层一层地探索孩子的深层需要。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对美好的期待,都是希望被人认可和理解的。
在倾听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有话好好说。邓教授强调,说话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能听得进去、真正影响到孩子。邓教授分享了五种表达方式。
第一是“共情式的表达”。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得到了理解,远比苦口婆心讲道理的效果好。
第二,“爱要投其所好”。尽量戒掉“刀子嘴”,用自己孩子喜欢的方式表达爱。在爱的五种语言里,要摸清楚用哪种方式最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爱?这五种爱的语言分别是:服务的行动、肯定的言语、高质量的陪伴、精心的礼物、身体的碰触。
第三是“启发式的提问”,对于成熟度比较高的高中生,不要用命令、威胁、发脾气的方式,而是要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方式引导孩子自己找到答案。
第四是“积极情绪疏导”,负面情绪不是坏事,可以把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上标签,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第五是“平静表达不满”,当家长有不满的情绪时,很容易指责孩子,这时候和孩子的距离会拉远。因此表达的方式很重要,家长可以采用Dearman法,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做沟通。Dearman法包括以下要素:Describe描述事实、Express表达想法和感受、Assert坚定要求、Reinforce强化、Mindfulness正念、Act Confident自信行动、Negotiate协商。
讲座结束后,邓老师回答了部分家长提出的问题。不少家长表达了自己在日常亲子交流中的具体困惑,譬如孩子不与家长沟通等问题。邓老师鼓励大家创设温和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共情和理解永远是第一步。
问答环节
Q1:孩子每天除了吃饭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给家长沟通机会,是不是应该给她赶出书房?她是需要自己的空间,但还是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
A1:不太建议家长用赶出书房这样的方式,孩子可能会感觉到不被理解、被强制,也可能有反作用。前几天和一个老师交流时,他说到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但是他发现只要自己在客厅看足球赛,孩子自己就会出来,一边看比赛,一边和家长讨论。所以家长也可以尝试探索一下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侧面引导孩子主动走出房门。如果TA实在不愿意出来,那么就给TA一些空间吧。
Q2:似乎孩子进入一个阶段:不沟通、不说话,除了讨论题不愿意花时间去说别的,也不愿意花时间做别的事,除了锻炼,就是学习,连吃饭、洗漱的时间都被减少的很短。我们有点不知所措。
A2:我自己高中也有过这样的时期,其实特别能理解这样的孩子,一心都在学习上。家长可以试着先理解和共情,“你这么爱学习,妈妈觉得特别欣慰”。然后再表达自己的心疼,例如“但是妈妈也很担心你的身体,担心你很疲惫。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出去走一圈,然后再回来学习?”
Q3:内耗的娃,如何引导?
A3:内耗的孩子是敏感的,他们会更加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共情。所以家长需要更加理解孩子的困扰,陪伴和支持孩子。当孩子感觉到有人懂Ta是怎么想的,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就会很治愈。
Q4:高三的家长最需要做什么呢?高三的亲子关系如何相处更好呢?做为高中的家长怎样做更有益孩子的成长呢?
A4:高三的家长最需要做的是自我关爱、自己的情绪管理。把自己照顾好了,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焦虑的情绪是会传染的,所以家长不要焦虑,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再去陪伴和支持孩子。另外,孩子在高三阶段,家长需要关心孩子,但需要相对平常的状态,不要让孩子感到家长对待孩子太特殊,否则容易增加孩子的紧张感、压力感。
Q5:我能感觉到孩子自己想变好,他自己也知道要好好学习,但他自己觉得缺乏学习的动力,不知道应该怎样长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总觉得打不起精神。孩子问“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要好好学习吗?”但找一份好工作,仍不能让Ta自己感受到充足的学习动力,孩子内心很矛盾。
A5:这个孩子似乎存在生涯发展方面的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和探索,为孩子提供接触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Q6、孩子特别喜欢二次元,喜欢动漫,模仿动漫人物,花时间花心思买服装去Cosplay,买很多相关的商品盲盒。目前还没有制止Ta,但肯定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不知道该怎么办?
A6:有爱好是件好事,家长可以支持孩子,你们如果能够就此聊一聊,说明亲子关系是不错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础,需要好好维护。
家校共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家校之间良好的合作与沟通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这次讲座进一步推动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与促进。我校也将继续以学生为本,为家校共育注入更多力量,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
讲座回放链接:https://live.eeo.cn/pc.html?lessonKey=adb1fc145eece2e0
网址:携手成长:亲子沟通中的倾听与表达——记家长课堂《如何培养有温度的亲子关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93341
相关内容
亲子关系的共同成长:家长与孩子携手面对生活的挑战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沟通的智慧与技巧》听课感言
幸福e家课堂|积极倾听——打开亲子沟通的金钥匙
家长成长手册|| 家长篇④:解锁亲子沟通的四大策略
假期里如何培养更融洽的亲子关系?
生活中如何培养亲子关系
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教你五种亲密沟通技巧!
亲子关系小课堂:五个实用亲子常识,让家庭更和谐!
亲子沟通技巧:学会倾听
【家长课堂】高质量亲子沟通的10个秘诀,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