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上理人】毛炜:垃圾“共燃”变废为宝,交出青年“绿色” 答卷

发布时间:2025-05-01 05:42

绿色科技在垃圾处理上也有突破,垃圾分类和回收技术让废物变宝。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绿色科技生活#

工业固体废物是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难题。上海作为中国的工业重镇,每天产生大量工业固体废物,同时上海这样一个常住人口超2400万的超大型城市,生态环境容量相对有限,“无废城市”建设尤为迫切。在致力于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上理工环境与建筑学院,2021级本科生毛炜积极投身低碳实践,交出了变废为宝的“绿色”答卷。

在学院谷麟副教授的指导下,毛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环境化学工程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了题为“上海市有机工业与城市生活垃圾混烧:基于能量回收、热行为和气体污染物排放的评价”的学术论文,为“无废城市”建设贡献了新思路。

毛炜

新想法?持之以恒是为实现“可行”

废渣、废屑、废石、污泥……在工业生产活动的链条里,工业固体垃圾的产生难以避免,存在产生量巨大与资源化利用效率低的矛盾。通常他们的“归宿”是进入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那么,有没有比“一埋了之”更好的处理方式呢?

“符合‘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焚烧一般工业固废清单’的一般工业固废,可进入本市生活垃圾焚烧单位进行协同焚烧处置……”大二时,《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毛炜的注意:“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找到一种让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一起燃烧,还能提高能量回收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办法呢?”

带着这样的创新灵感,毛炜积极寻找可行性路径。在他看来,从事科学研究不仅要在技术上寻求创新突破,更要怀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面”实际问题。

聚焦上海市有机工业固体废弃物与生活垃圾的协同焚烧策略,毛炜综合运用多种先进表征与测试技术,对混合固废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和能量回收效率进行分析,探索出了最佳混合比例条件下,混合燃烧碳排放下降29%,能量回收潜力提高23%的目标。

毛炜探索工业固废与生活垃圾共燃

新挑战?那是对科研的热爱

环境工程专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核心课程为毛炜打下了废弃物处理的理论基础,但要真正瞄准社会实际应用,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环建学院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做科研,在这样的背景下,毛炜在大二时加入了谷麟老师的课题组。

每周和研究生一起开组会,汇报研究进度……谷老师对毛炜的要求与所带的研究生基本相同,对于一个科研“小白”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专业课最多的大二、大三两年,既要达到本科阶段课业的严要求,又要兼顾科研上的高目标,毛炜怀揣对科研的热爱,坚持了下来。

正是源于对科研的淳朴初心,毛炜将“一天掰成两天用,一周掰成两周用”。白天上课无法进行科研任务,那就晚上做;每周要开组会进行汇报,那就周末抽出一天全身心投入科研。在对自己的高要求之下,毛炜进步很快,不仅在学术积累和时间管理上收获满满,也更坚定了科研志向。

“坚持”是毛炜常说的两个字。同期也有其他本科生加入了谷麟老师的课题组,坚持下来的只有毛炜。“谷老师是我的‘引路人’,学院黄蓓佳、徐苏云、闻海峰和王瑶等老师在学习和科研方面也给了我很多指导。”大三暑期,谷麟询问毛炜是否愿意在本科毕业后继续做研究,他很快就答应下来,并为将来的研究生生活做好了准备。目前,已获得免试直升名额的毛炜被河海大学录取,将继续在他所热爱的环境领域发光发热。

毛炜在做实验

新技术?合理运用方可实现“赋能”

用人工智能为研究赋能,是毛炜科研成果的一大特色。在从事垃圾“共燃”变废为宝研究的一年半时间里,毛炜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研究之初,人工智能并未崭露头角,查询资料及验证实验数据的效率都比较低,也正是这种“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让毛炜对研究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当时并没有现下成熟的AI工具,但是翻译工具已经很完善了。”在论文写作初期,他选择泡在图书馆,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进行数据、知识的查询,同时借助翻译工具进行论文的写作。这一过程虽然繁琐,但却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臻成熟,毛炜也将其运用在论文中,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验证数据准确性。“AI虽然强大,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思考和判断,科研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往往来自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独特的洞察力。”

潜心科研又心怀热忱,既拥抱技术带来的便利又保持对科研本质的坚守,毛炜满怀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坚守,从生活中获取汲取灵感,将科研成就回馈社会,交出“绿色”的青春答卷。

毛炜

供稿:新闻中心

文:殷燕楠、李卉云

图:康思彤

网址:【追光上理人】毛炜:垃圾“共燃”变废为宝,交出青年“绿色” 答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3477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 国际城社区树立绿色环保生活理念
给垃圾一次生命——塑料瓶、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绿色奇迹
绿色生活 | 垃圾分类举手劳,旧物改造变为宝
“垃圾变废为宝”创意活动
社区创意达人 垃圾变废为宝
走进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 开启探索生活垃圾“变废为宝”之旅
绿色循环 变废为宝
绿色魔法:厨余垃圾如何转变为新能源宝库
绿色生活呈现新亮点:节约粮食、低碳通勤出游、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