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中国消费第一城,正从“品质消费”迈向“品味消费” 《上海商业发展报告》(2021)发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居全国城市榜首

发布时间:2025-05-01 14:59

城市消费观察:新兴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消费指南#



       ■本报记者 吴金娇
     
       经历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考验,上海商业发展状况如何?昨天发布的《上海商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上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国城市之首,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也居全国城市榜首;上海商业发展持续向好,始终是国外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第一站。
     
       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大关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防疫大“考”之下,上海消费仍较2019年实现0.5%的年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报告》显示,上海是国内少数几个实现正增长的城市。具体而言,2020年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932.5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消费第一城。
     
       根据《报告》,2020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所有城市中高居榜首,是首个突破“7万元”大关的城市,达72232元,比上年增长4.0%。此外,上海2020年全市网络购物交易额1015.2亿元,其中商品类交易额580.4亿元,较上年提高13.2%,是网络购物的主体,占比已达58.8%。
     
       此次的《报告》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商学院联合指导,由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研制。
     
       《报告》主编之一、上海商学院教授曹静介绍,从市内区域商业发展态势来看,商品销售总量最高的分别是浦东新区、普陀区和长宁区。从商品销售总额来看,静安区、宝山区、崇明区、松江区和闵行区都实现正增长,郊区商业商品销售增长总体好于中心城区。
     
       不仅如此,2020年上海居民在消费升级类商品上的支出继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升级的潜力在不断持续释放。
     
       例如,在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饮料类和金银珠宝类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2.2%、54.6%和27.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疫情下,全球奢侈品市场萎缩23%,但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逆势上扬48%,达到3460亿元。
     
       曹静举例,路易威登上海恒隆店8月的销售业绩约为1.5亿元,创造了中国单店月销售额最高纪录。
     
       夜间休闲娱乐消费占全天休闲娱乐消费40%以上
     
       凭借强大的消费活力,上海始终是国外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第一站。同时,上海已成为我国商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的引领地和策源地,涌现出了盒马鲜生、拼多多、得物、哔哩哔哩、小红书等一批全国知名的新业态、新模式代表性企业。
     
       《报告》显示,2020年上海共引入各类首店909家。其中上海城市首店、华东地区首店、全国首店、亚洲/全球首店分别有753家、26家、118家、12家,首入中国市场就扎根上海的首店比例为14.3%。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徐家汇、陆家嘴、南京东路、新天地6个超级商圈,包揽了全市三分之一的首店。
     
       《报告》还显示,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等主题,文商旅跨界,线上联线下,在全市九大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上海推出了50余个特色集市以及180余项特色活动。银联数据监测分析,上海夜间经济销售收入已经超过5000亿元,夜间休闲娱乐消费占全天休闲娱乐消费的40%以上。
     
       从上海商业发展态势看,时尚业也成为一大“引擎”。《报告》显示,全球首个“云上时装周”开启消费新模式,上海时装周参展品牌数量由2018年的178个逆势增长至2020年的216个,首度超越纽约和伦敦。全球时装周活力指数表明,上海时装周与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一起,跻身“世界时尚产业第一方阵”。
     
       “上海时装周已成为促进本市时尚产业升级,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和打造时尚之都的有效载体。”曹静表示,上海时装周品牌发布从以国际大牌为主演变为国际视野与本土设计并重,内容从单纯的品牌发布平台逐步链接贯穿整个时尚产业链,日益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时尚和文化名片。
     
       Z世代逐渐走入消费舞台中心
     
       结合《报告》,上海商学院副校长贺瑛教授进一步剖析说,多组数据、调研结果相互印证,无一不在彰显着上海这所城市的消费特点——不仅具备强大的购买力和消费潜力,还注重消费的品味。当前,上海正在从“品质消费”阶段向“品味消费”阶段挺进。
     
       何为“品味消费”?在《报告》中,专家根据人均GDP的不同区间,将中国的消费变迁划分为功能消费、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品味消费四个阶段。
     
       曹静解释,当人均GDP低于5000美元时,消费者更关注商品功能;人均GDP处于5000-8000美元时,消费者开始关注品牌;当人均GDP处于8000-15000美元,消费者有了对品质追求的需求;而当人均GDP高于15000美元时,个性化消费成为标配,“好用”递进为“享用”,“享用”成了消费的满足,就有了品味消费。
     
       尤其随着Z世代逐渐走入消费的舞台中心,这一代人的消费观念将会影响商业的趋势、未来、方向以及新的增量。“Z世代虽然仅占中国全部人口的19%,但他们是能真正创造消费的‘纯粹消费人口’。”
     
       如何释放Z世代的消费潜力?贺瑛认为,Z世代更追求自我满足、价值实现、个性体现、身份认同,呈现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向“体验消费”“服务消费”“混搭消费”不断延伸。因此,未来上海商业发展需瞄准“九新”,即新理念、新定位、新层级、新市场、新要素、新产品、新服务、新品牌、新模式。
     
       “消费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商业不仅是商品的销售,而要有情感的传递、服务的升级、产品的使用。”贺瑛说。

网址:上海成中国消费第一城,正从“品质消费”迈向“品味消费” 《上海商业发展报告》(2021)发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居全国城市榜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6180

相关内容

2024年泉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598.45亿元
《2018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出炉 品质消费成为当下消费的关键项
品质消费地图来了!“2023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0”重磅出炉
中国消费者报社、京东联合发布《2020品质消费研究报告》:电商定制助力品牌“定向前进”,比你更懂你
商务部:2025年将升级商品消费,推动“人工智能+消费”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消费热点层出不穷 河北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生活者的消费有哪些新征兆?博报堂生活综研上海发布《自筑消费》年度报告
加快推动城市商圈升级改造(消费视窗·优化城市商业  提升生活品质①)
洞察家居消费潮流《2024年中国家居市场消费洞察》重磅发布
我国已成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附报告下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