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图书回收再造体现环保与文化的双重担当济南日报
《追风筝的人》的插图版书,视觉与文字的双重享受。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好书分享#
□本报记者 张晓涵
近日,一则关于快递文件封上印有“此文件封由涿州受灾图书回收再造”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环保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受灾地区文化记忆的尊重与传承;不仅是一次物质的再利用,更是一次精神的重塑与升华。
2023年7月底,受台风影响,海河流域普降暴雨,全国图书物流仓储集中地河北涿州受灾,大量图书,包括不少稀缺、绝版、老版图书遭遇水泡损坏无法售卖,变为废纸。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有公司选择了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将灾难转化为力量,将废弃变为资源。受灾图书的回收,既是对环境的负责,也是对文化的珍视。这些图书本来可以陪伴着读者度过无数日夜,它们承载着知识、智慧和情感,可惜却“出师未捷”。如今,虽然它们遭受了灾难的侵袭,但它们的价值并未因此而消逝。相反,通过回收再造,它们以全新的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继续发挥着作用。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在收购前,公司进行了实验,“我们最开始想用这些回收的图书来做纸箱,但实验后我们发现,这样做出来的纸箱强度不达标。后来我们又尝试用这些图书来做信封,第一次实验后发现强度还是存在问题,但添加了其他纸浆后,强度就达标了。我们最终就决定收购这些图书来做信封。”从此次发布的照片看,不少图书被水泡后发皱发黄,纸张上还有大量的污泥。上述负责人表示,他们收购的约30吨书籍涵盖多个门类,比如文学作品、经典名著等。相比其他用于回收的纸张,这些回收的图书在制成纸浆之前,进行了严格的清洗、消毒等工作,处理流程比普通纸张要复杂一些。
这一举措的环保意义不言而喻。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保已经成为每个人、每个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责任。涿州受灾图书的回收再造,正是一种对环保理念的积极践行。它减少了新材料的开采和加工,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灵魂,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受灾图书虽然遭受了损失,但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未消失。通过回收再造,这些文化记忆得以继续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它们,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智慧和情感。这不仅是对受灾地区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全人类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
有人说,“那些离开你的,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身边”。“此文件封由涿州受灾图书回收再造”这句话不仅温暖了网友的心,更让我们看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创造力。希望这样暖心的“重生文学”更多一点儿,让文化与环保有更多完美的结合,多一份社会担当。
网址:受灾图书回收再造体现环保与文化的双重担当济南日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6822
相关内容
光明收报废车:环保与责任的双重担当蓝田同城纸币回收站,环保与经济的双重胜利
【济南旧书回收】
济南回收报废货车
雅安旧书回收平台,连接文化与环保,上门收购重塑价值
台风受灾补助申请书(精选5篇)
上门回收旧物:环保与财富的双重收益
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 爱回收二手书店::有路网
旧书回收,重塑知识与文化价值,实现循环优势
福州代写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制造立项备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