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我是谁”预防长者阿尔茨海默症教育小组 | 社区案例计划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要多锻炼身体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阿尔茨海默病#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李博
单位| 漯河市益爱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
一、小组背景
据统计,目前中国约有阿尔兹海默病患者1000万,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AD患者将超过4000万。
阿尔茨海默症是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不仅仅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对全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此病对老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让老年人活得没有尊严;
也给老人的子女带去了很大的家庭照顾挑战。
虽然目前并没有治愈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法,但如果我们从生活方式到健康保健的全方位介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身体健康、平衡饮食、充足睡眠、文化活动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点,努力从日常生活、社会参与、认知训练等方面;
让大脑保持活力,就可以帮助减缓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
虽然我们无法逆转年龄和基因,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努力降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风险。
社工在社区日常走访调研发现,沙北街道辖区老年人比例较高,六十岁老人占全街道人员的12%;
在老龄化严重的今天,老年人大多都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表现,但大多数老人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的认识不够,甚至有的老人听闻阿尔茨海默症会害怕、焦虑,担心自己会患病。
为了提高老人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认识程度,并学会正确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知识和方法,沙北街道社工站开展“不要忘记我是谁——预防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支持小组”活动。
社工通过认识阿兹海默症、学习预防阿尔茨海默症手指操、学习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在饮食上的小技巧、学习正确认识饮食习惯,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让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理论依据
需求层次理论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他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在本次小组活动中,社工带领组员进行各种手指操和全身运动可以很好的满足老人的安全需求。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改变,逐渐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小组工作中,社工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组员讲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知识,鼓励组员互相讨论,他们会真实的表现自我、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这样组员就能够充分分享交流,从而形成适应性行为,最终在心理层面达到一定的改变,并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本次小组活动中,社工引导老人彼此之间互帮互助,观察他人的动作,模仿学习他人的行为,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小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社工开展活动,进一步帮助老人运动益智、延缓大脑衰老,并正确的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同时,加强互动交流,拓展其人际交往圈,实现老有所乐。
(二)具体目标
1.让80%的组员认识阿尔茨海默症的早中晚期症状,了解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2.使80%的组员学会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手指操,提升老年人记忆力、专注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使100%的组员参与提高脑力的小游戏,锻炼老人脑力、敏捷度;
4.使70%的组员学会拼凑老年膳食金字塔,能够正确认识饮食习惯。
四、小组基本资料
1.小组性质:教育性小组
2.小组对象:辖区空巢老人
3.小组人数:5—8人
4.小组时间:2023年6月8日-6月15日
5.小组节数:5节
6.每节时长:70分钟
五、招募方式
1.志愿者招募
通过邀请志愿者协助宣传招募社区老人参与。
2.社区干部宣传
通过社区干部协助宣传,扩大影响,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
3.服务者招募
在以往参与活动的服务者当中招募 。
六、小组实施过程
单元单元主题
单元目标 主要活动内容 时间配置 第一节 有缘相识1.社工与组员熟悉,组员间相互认识打破隔阂;
2.让组员了解此次小组活动的目的;
1、社工首先介绍小组的内容、时间、节数,小组成立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我是谁的方式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3、通过击鼓传花小游戏,打破隔阂,促进交流,让组员进一步互相了解;
4、与组员共同制定小组契约;
5、邀请组员进行阿尔茨海默症了解程度问卷调查;
6、鼓励组员分享参与活动感受;
7、社工总结本次活动内容,预告下节活动内容。
65分钟 第二节 认识阿尔兹海默症1.学习老年拍打操,促进组员间互动交流;
2.让80%的组员认识阿尔茨海默症的早中晚期症状,了解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1、社工与组员一起回顾上节内容;
2、与组员一起学习老年拍打操,促进组员间的交流;
3、社工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组员讲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知识,引导组员相互讨论,交流身边遇到的案例,正确的认识阿尔茨海默症;
4、鼓励组员分享参与活动感受;
5、社工总结本次活动内容,预告下节活动内容。
70分钟 第三节 大家动起来1.通过游戏互动,调动组员积极性,活跃小组氛围;
2.80%的老人学会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手指操
1、社工与组员一起回顾上节内容;复习上节活动学习过的老年拍打操;
2、小游戏“大葫芦小葫芦”的小游戏开场,调动组员的积极性,活跃小组氛围;
3、社工分享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在饮食与运动方面的小技巧和小方法;
4、引导组员分享平时饮食方法,促进组员互相交流;
5、社工总结本次活动内容,预告下节活动内容。
70分钟 第四节 心灵手巧1.通过参与丝带游戏互动,使100%的组员参与提高脑力的小游戏,锻炼老人脑力、敏捷度;
2.使70%的老人正确认识饮食习惯,学会拼凑老年膳食金字塔。
1、社工与组员一起回顾上节内容;
2、一起复习上节学过的手指操;
3、社工介绍勤动手对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好处,并指导组员们动手玩丝带;
4、教授组员拼凑膳食金字塔,让老人正确认识饮食习惯;
5、介绍一日三餐如何科学营养搭配菜谱;
6、社工总结本次活动内容,预告下节活动内容。
65分钟 第五节 你我共分享1.总结回顾,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1、回顾之前所学手指操运动,提醒老年人多加强练习,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用情景对话的方式对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知识进行回顾,强调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重要性;
3、引导组员分享收获;
4、进行阿尔茨海默症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
5、小组总结;
6、填写意见反馈表。
70分钟七、预计困难及应对策略
困难预估应对策略
组员接受能力太慢
小组活动要根据老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将知识适当浓缩,分节讲解。因为参与的组员年纪比较大也存在着接收新知识速度比较慢,需要有耐心,考虑到老年人吸收速度较慢,需要多次反复进行讲解。
组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有冷场
注意互动性,关注小组中的每一个老人,在活动进行中增加趣味活动,并引导老人发言,及时进行表演和鼓励,调动老人参与积极性。
八、小组分析
(一)小组前期(第1节)
小组初期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小组成员进行了相互熟识的互动,由于个别组员参与过社区活动,与小组成员间有一定的熟识程度,便于小组小组初期氛围的营造及活动的开展。
起初小组成员间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个别熟识的组员间相互吸引,不熟悉的组员间关系较为远离。
在此阶段,小组成员并没有完全建立专业性的小组关系,小组成员之间呈现拘谨、封闭的状态。
通过击鼓传花破冰活动,提高了社工与组员、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信任,消除彼此之间的界限感,增加团队凝聚力。
在社工的引导下,进一步澄清小组定义、目的和要求,引导组员共同探寻小组契约与规范。
这不仅促使小组成员了解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建立小组成员的契约精神、增加小组成员的需求与归属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团队基础。
(二)小组中期(第2-4节)
本阶段社工扮演引导、鼓励者的角色,以视频展示、问答互动、分享交流等环节,引导组员学习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症知识、以及通过饮食、运动起到预防的方法。
第二节,社工通过手把手的指导老人手指操和拍打操的基本动作,通过细致讲解、耐心示范每一个动作要领,力求每一位老人都能够学会手指操和拍打操,每位小组成员都积极的参与到手指操运动中。
现场活动中,社工邀请的几位小组成员均能顺利的完成手指操的操作方法,同时小组成员均表示在今后生活中坚持锻炼。
第三节,社工适时引导组员互相交流身边遇到的案例,互相探讨还有那些方法和可以预防减轻阿尔茨海默症的症状,通过与组员互动提问进一步加深组员的认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第四节,以“大葫芦小葫芦”的小游戏开场,调动组员的积极性,活跃小组氛围;
教授组员拼凑膳食金字塔,让老人正确认识饮食习惯,并科普相关健康饮食,介绍一日三餐如何科学营养搭配菜谱;
此阶段,社工有意增加组员之间互动,并正向强化所有组员参与其中,引导组员发言,给予组员良好的发挥空间,积极促进组员参与小组话题,促进小组动力形成,推进小组进程。
(三)小组后期
小组后期,社会工作者提前告知小组成员小组已经接近尾声,本节主要以巩固小组所学内容为主,鼓励保持小组经验,继续运用所学知识,坚持进行健康管理。
社工与组员共同回顾前期所学内容及正向反馈,社工总结巩固运用的技巧,以协助服务对象维持小组经验,促进服务对象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和坚持;
以“优点轰炸”,肯定服务对象,提高其自信心和效能感,让组员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
活动中,小组成员积极分享自己在知识上的收获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并对健康知识讲义和几个游戏互动环节进行了肯定,特别对社会工作者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在分享成果的同时,社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小组成员对阿尔茨海默症的了解程度,结果显示小组成员对该症状的了解有了明显提高。
本节小组过程中通过引导小组成员分享在小组中的收获与感受,增强将在小组工作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信心。
九、专业评估
(一)评估方法
1. 过程评估
对每节小组过程中的实施步骤、组员表现进行评估;对小组中社工运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评估。
2. 结果评估
小组结束后,根据阿尔茨海默症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及组员填写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
社工根据组员前后参与小组的变化进行评估;社工根据“老年人精神状态试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社工现场观察、小组成员填写的活动意见反馈表、组员对阿兹海默症了解程度问卷,了解到社工通过讲解阿尔茨海默症的知识;
使85%的组员认识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早中晚期症状,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分享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在饮食与运动方面的小技巧和小方法,使老人了解了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学习到了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有效方法;
通过学习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手指操,提升了老年人记忆力、专注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老人;90%的老人通过参与提高脑力的小游戏,增强了老人们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通过学习拼凑老年膳食金字塔,使70%的老人能够正确认识饮食习惯。
组员纷纷表示,会将小组里面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动手多动脑,也会注意健康饮食;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次小组活动目标已达成。
十、专业反思
1.社会工作者应注重专业技巧的运用
个别小组成员在分享自身经历时热情太高,一度难以聚焦到小组主题,对小组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影响;
通过社工采取聚焦等专业技巧,将小组成员拉回到小组主题上来,因此需要社工熟练掌握小组工作的技巧,时刻关注小组进程。
2.控制小组的时间
因为参与的组员年纪比较大也存在着接收新知识速度比较慢,小组活动要根据老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将知识适当浓缩,需要有耐心,需要多次反复进行讲解。
3.活动内容设计要具有吸引力与互动性
前期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要在契合小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小组成员的参与。
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拼凑膳食金字塔活动中,帮助老人锻炼老人脑力、敏捷度,同时达到提高记忆力、思考能力的锻炼目的,让组员对正确的饮食习惯有了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在大葫芦小大葫芦游戏中,小组成员对游戏跃跃欲试,在了解葫芦的秘密同时,感受葫芦的有趣……
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参与,在参与中获得乐趣与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知识,更好的实现了小组目标。
4.注重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提升
在整体小组活动中,因社工自身能力有限,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的专业知识无法做出更专业的解答,因此需要社工在日后活动的开展中需要强化自己的各项技能,或链接专业的志愿者开展活动。
掌握园艺治疗基础技术
开启身心疗愈助人之旅
实操化教学,体验式学习,陪伴式成长
一线社工、对园艺治疗感兴趣的其他伙伴
欢迎加入第1期园艺治疗基础技术训练营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老年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网址:“不要忘记我是谁”预防长者阿尔茨海默症教育小组 | 社区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7436
相关内容
《阿尔茨海默病康复》课件在家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小贴士
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吗?
【认知照护】阿尔茨海默症长者QOL(生活质量)评估
饮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症家庭护理技巧分享
如何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一体化护理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满意度研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开展2024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宣教及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