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童”行,困境儿童帮扶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创新乐趣案例13: 儿童玩具的智能化设计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创新乐趣案例#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余家君
单位 | 罗山县唯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个案背景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是困境儿童,其中姐姐小月(化名)今年12岁,在N镇中心校读五年级,妹妹小鑫(化名)今年10岁,在N校读三年级。
由于父亲突发疾病去世、母亲离家不归,服务对象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生活起居都由爷爷奶奶照料,但爷爷奶奶二人年岁已高且患有诸多慢性病,长年看病吃药需要花费大量费用,家庭经济情况特别困难。
(二)情绪状况
受家庭父母情况的影响,服务对象的情绪较为低落,性格上较为内向沉默寡言,缺少交流和沟通。
(三)家庭和社会关系
服务对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且服务对象周末时间大都待在家中,和同龄人的社交较少,缺乏必要的娱乐和社交活动。
二、预估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 经济问题
服务对象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多种疾病缠身,父亲去世,母亲出走,家庭没有收入来源,生活非常困难。
2. 心理问题
由于父亲突然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对服务对象幼小的心灵打击很大,姐姐小月(化名)沉默寡言,不愿意说话,妹妹小鑫因为年龄稍小,还稍微活泼一点。
(二)需求分析
1. 服务对象的家庭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有获得基本生活照料的需求。
2. 父亲去世和母亲离家出走对服务对象的打击很大,心灵受到创伤,有情感慰藉和心理疏通的需求。
三、理论基础
(一)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着眼于服务对象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为出发点。
该理论认为,只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陪伴,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能,协助其专注自身优势及资源,更好地改变服务对象的困境从而达到目标。
(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中,个人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点,通过社会网络,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复杂的关系,一人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来自环境的各种挑战。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三)心理-社会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心理、外部关联、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三方面。
心理治疗模式将人与环境的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这要求社会工作者既需要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内心,了解其感受、想法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服务对象的影响,分析其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出现的原因,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来帮助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四、服务目标
(一)总目标
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改善服务对象家庭的经济条件,给予服务对象情感支持,促使服务对象情绪控制能力得到提升,为其构建支持网络体系。
(二)具体目标
1.生活方面
积极链接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金和急难救助金,给服务对象送去爱心慰问品,改善服务对象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和经济条件。
2.情绪方面
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疏导和课业辅导等服务,给予服务对象情感支持,通过情绪疏导让服务对象对自身的情绪得到一定的认知和缓解。
五、服务策略与计划
(一)服务策略
1.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理解并接纳其目前的困境,引导服务对象正确面对父母的情况,积极探索自我。
2.了解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共同制定个人成长计划。
3.发挥社会工作服务站枢纽型平台作用,链接相关资源,改善服务对象的家庭经济条件,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舒压、课业辅导等服务。
4.积极引导服务对象走出家门,参与各类适宜活动,丰富服务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二)服务计划
1.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谈,了解其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基本信息,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制定符合实际的服务计划。
2.社会工作者积极跟镇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将服务对象目前的详细情况向镇民政部门汇报,为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和临时救济金,以缓解其家庭的经济压力。
社会工作者积极跟进服务对象最低生活保障金、临时救济金以及急难救助金的申请情况,以最大努力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
3.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社会爱心资源,为其兴趣购买的书包、文具和牛奶等慰问品,关心询问服务对象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同时对服务对象进行鼓励。
4.社会工作者计划定期上门探访服务对象,开展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和课业辅导等服务,对服务对象进行鼓励和支持,以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和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六、具体服务过程
(一)建立信任关系,制定服务计划
在2023年8月4日第一次来到服务对象家中时,社会工作者观察到服务对象正穿着很旧的衣服坐在凳子上用扇子扇风,并且衣服都被汗水于浸湿了。
在了解相关情况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姐姐有些沉默寡言,妹妹性格较为活泼,通过社会工作者的积极引导,服务对象开始和社会工作者熟络起来,在聊天中社会工作者得知服务对象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起居都由爷爷奶奶照料;
但爷爷奶奶二人年岁已高且患有诸多慢性病,长年看病吃药需要花费大量费用,家庭经济情况特别困难,但服务对象较为乐观,在学习上都很刻苦努力。
探访过程中令社会工作者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当询问到服务对象在这么热的天气怎么不开电风扇时,服务对象说因为爷爷奶奶生病吃药没有能力挣钱,不开风扇可以省一点电费,平日里热了扇扇子就可以了,服务对象的回答让社会工作者的内心五味杂陈,社会工作者也对服务对象的乖巧懂事及时给予了赞扬和支持。
通过这次交谈,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二)链接政策支持资源,缓解其目前的经济困难
社会工作者积极跟镇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将服务对象目前的详细情况向镇民政部门汇报,民政负责人胡主任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表示立即为服务对象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和临时救济金等补贴,以缓解其家庭的经济压力。
社会工作者积极协助跟进服务对象最低生活保障金、临时救济金以及急难救助金的申请,以最大努力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
(三)积极链接社会爱心资源,改善服务对象经济难题
针对服务对象的现状,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社会爱心资源,再次来到了服务对象家中,给其送去了积极链接爱心资源购买的书包、文具和牛奶等慰问品,关心询问服务对象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鼓励服务对象要好好学习、努力进步。
在这次入户探访中,服务对象没有了之前的拘谨,很熟络的和社会工作者打招呼和聊天,社会工作者对此感到十分开心和欣慰。
(四)真诚陪伴提供正向引导
通过之前的沟通和交谈,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社会工作者来到服务对象家中看望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绪疏导,积极和其爷爷奶奶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减轻焦虑情绪,同时对服务对象进行鼓励和支持,以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和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社会工作者定期去探望服务对象并进行课业辅导,询问了解服务对象的近期学习情况,针对服务对象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答,并对其日常课后作业进行辅导,积极引导服务对象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拥有积极向上、乐观进步的态度。
(五)邀请和带领服务对象参与各类社区活动
为了鼓励服务对象走出家门,满足服务对象休闲娱乐的需要,增加朋辈群体的沟通交流和社会参与,丰富服务对象的日常周末生活,提升其社会融入感和自我效能感,社会工作者来到服务对象家中邀请其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的系列关爱儿童社区活动,通过游戏玩乐等形式发现服务对象的优点,帮助服务对象建立了自信,引导服务对象积极主动进行沟通交流。
在活动中,服务对象开始变得愿意积极主动起来,由开始的沉默寡言到现在的主动交流,活动过程中都十分开心,与同龄人建立了有效联系。
通过社会工作者带领活动的开展,为服务对象构建了社会支持网络,拓展了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网络。
七、成效评估
(一)关系建立方面
通过长期的沟通和交谈,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关系和信任关系。
(二)家庭压力方面
社会工作者通过积极链接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家庭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金和急难救助金,为服务对象送去了爱心慰问品,帮助服务对象减轻了生活压力,缓解了其家庭经济上面临的困难。
(三)情感支持方面
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支持、引导和鼓励等技巧,较大程度的改善了服务对象的低落和失望情绪,使服务对象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建立朋辈支持,缓解了服务对象缺少父母关爱的心灵创伤。
(四)自我认知方面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多次探访慰问和沟通交流,服务对象由最初的腼腆内向不自信和自我否定变得乐观自信,勇敢面对以后的生活,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提高了面对生活困难的自信心。
八、专业总结与反思
此次个案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者在入户探访过程中发现的,困境儿童面临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准确详细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想法和真正需求,随后针对不同的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服务。
社会工作者充分运用社会支持理论进行介入,关注服务对象多方面的需求;随后运用支持、倾听、鼓励和引导等专业方法和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
之后制定可行性计划,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以解决实际困难,给服务对象提供了情感支持,缓解了服务对象的心灵创伤,有效提高了服务对象面对生活困难的自信心,达到预期计划目标。
在本次服务过程中,随着服务对象的不断成长,相应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社会工作者后续会持续关注服务对象的成长,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难、提升自我,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经典书籍
《社工入门手册》
给新手社工的技能工具书
看了就能懂,懂了就能用
扫码拿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儿童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网址:温暖“童”行,困境儿童帮扶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9823
相关内容
结对帮扶困境儿童“双百”社工汇聚多方力量帮扶残障困难家庭 | 社工案例计划
“关爱老人,帮扶救助”困境老人帮扶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社联公益】“筑梦书房”广州市困境儿童家居学习环境改造项目——案例集(一)
她们太难了!如何助力“特殊家庭”走出生活困境? | 社工案例计划
84岁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帮扶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候选案例:“童书乐捐”闲置童书回收计划
说出你的心声——滨湖世纪社区开展困境儿童亲子教育帮扶沙龙
淄博关爱升级!儿童温暖港湾落成,助力快乐成长!
爱心企业捐赠生活物资助力阳新困境儿童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