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手闲置经济快速发展 绿色消费成全民共识

发布时间:2025-05-02 17:00

购买二手商品是绿色消费,既经济又环保。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消费指南#

国内二手闲置经济快速发展 绿色消费成全民共识

2023年02月01日 15:54   来源:东方网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上,绿色日益成为社会和经济向好发展的底色。对于提供闲置交易服务的循环经济平台转转来说,2022年也成为踔厉探索、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一年。

  2022年,转转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号召,紧抓行业痛点,通过制定标准、升级包装、企业转型升级等,将减碳落实到每个细节,交出了年度累计完成碳减排66.8万吨的成绩。与此同时,以二手交易为代表的绿色消费正成为主流消费新主张、成为社会消费的新风尚,成为大众内心自觉欢喜的行为选择。

  全年累计减碳66.8万吨,可供传统燃油车绕行赤道9万圈

  循环经济既是国家双碳战略的实现路径之一,也是促进绿色消费和环保发展的需要。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闲置物品交易开始在碳减排方面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国内循环经济产业公司转转集团发布了2022年度“碳”绩效。根据中国技术经济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T/CSTE 0049—2022)及《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方法学进行测算,过去一年,转转平台通过促进闲置物品流转累计完成碳减排66.8万吨。

  66.8万吨有多少呢?这一数值相当于传统燃油车绕地球赤道行驶9万圈或37亿公里的释放的碳排放。如果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据中国技术经济协会团体标准T/CSTE 0049—2022附录A显示,每生产一台新手机平均会产生约49kg碳排放,66.8万吨的碳减排量相当于生产1363万部新手机所产生的碳排放。

  如果该数据转换成能源消耗,转转平台在2022全年累计能源减耗936.8GWh,这一数值差不多相当于北京这种特大城市2019年发电产量的2%,而936.8GWh也足够中国8万户家庭一年的能源消耗。而2022年转转平台累计成交超348.6万册二手书籍,相当于保护了3万棵森林树木资源。

  发挥引领作用,“二手拯救世界”成为全民行动

  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其中有诸多“转转行动”。携手用户积极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带动作用,让“二手拯救世界”从口号变成共识和行动。

  在2020年底,转转集团便将“让世界因流转更可持续”写进企业使命,并开始积极参与循环可持续经济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和履约服务体系建设,带动消费者的二手消费热情。

  一方面,国内二手闲置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面临行业无“标”可循的窘境,为此转转集团充分发挥行业领军者的带头作用和行业影响力,积极参与制定各类行业标准。2022年6月,转转参与起草的《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二手交易平台》团体标准获批准发布,填补了行业空白,让二手平台减碳评估有“标”可循。

  另一方面,在自身碳减排路径上,转转集团也将行动落在细处,致力于进一步打造数字化的多品类、有服务的可持续消费平台,投资建设了目前全国最大的多品类二手智能质检中心,借助创新技术提升交易的信任度、加快闲置资源的流通效率。此外,转转集团在产品运营、包装等环节坚持增加环保成本投入,通过“循环”的行为,为用户、社会和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转转集团的坚持也获得了多方肯定,其“二手商品价格指导系统”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而转转自身也获得“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在去年的服贸会上,转转更是凭借“数字化二手循环消费平台助力碳减排”实践被评为2022服贸会“发展潜力服务示范案例”。

  转转集团CEO黄炜表示,在转型为循环经济产业公司之后,转转集团仍会秉承“让人们享受闲置交易的快乐,让世界因流转更可持续”的企业使命,携手用户与绿色同行,推动闲置资源循环流转和再利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国内二手闲置经济快速发展 绿色消费成全民共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1598

相关内容

以“二手经济”引领绿色消费 促进社会 高质量发展
浪费变消费 二手也很香!闲置经济成沈阳年轻人绿色消费新风尚
消费市场吹来“绿色风”,闲置经济有望成为三万亿新蓝海
发展闲置经济 促进循环消费
闲置经济分析|中日美三国二手电商发展,有哪些异同?
二手电商搅动闲置经济春水
二手也“香”,闲置交易引领绿色消费
二手也“香”闲置交易 引领绿色消费
以“二手经济”引领绿色消费
闲置物品再利用!“二手经济”引领绿色消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