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生活中常见十大急救误区,你中了几条?
了解常见药物中毒的急救步骤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急救知识生活常识#

“癫痫发作就要往嘴里塞东西”、“鱼刺卡喉可以喝醋”、“仰起头来止鼻血”.......在口口相传和部分影视作品的双倍加持下,不少人都对这些“民间救命神技”深信不疑。
那么问题来了,以上这些传统急救技巧究竟有没有用?全!都!没!有!用!都是坑!不仅会延误救援时机,还可能导致二次伤害!本期【安全用药】,一起来科普。

孩子高热惊厥
误区:撬牙。
危害:胡乱撬牙可能会给孩子的牙齿、上颚等部位带来伤害,加上在孩子抽搐期间,万一勺子不小心滑入口腔,还可能会导致孩子窒息。
正确做法:搬离周围可能致伤的物品,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通畅,禁止给孩子喂水喂药,不要强行按住孩子抽搐的四肢,可以在孩子的后脑勺垫一层松软的衣物。应及时拨打120或者就近送医。
02鱼刺卡喉
误区:喝醋、吞食食物缓解。
危害:可能会让鱼刺扎得更深,引起食道穿孔,甚至刺破主动脉。
正确做法:先尝试轻咳,看能不能把鱼刺咳出来,如果不能,需及时前往医院,挂耳鼻喉科,请专业的医生使用镊子取出。
03流鼻血
误区:仰头、抬胳膊。
危害:不仅止不了血,而且可能把血液吸入气道,导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正确做法:身体前倾,微微低头,用手指夹住两侧鼻翼,压迫止血。严重出血者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04伤口擦伤
误区:用口水消毒。
危害:口水只能对口腔内部的破损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对于身体皮肤的破损或外伤是无用的,而且口水还含有大量细菌,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
正确做法:如果创面较小,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进行消毒,最后视伤口大小使用纱布或创可贴进行包扎。如果情况严重,需及时就医。
05烫伤
误区:抹牙膏、蛋清等缓解。
危害: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还会增加感染机会,影响医生对烫伤的面积、深度的判断。
正确做法:尽快用冷水冲洗15~20分钟,也可浸泡20分钟左右,后用无菌或洁净的布覆盖创面,尽快就医。
06扭伤
误区:把淤血揉散。
危害:刚受伤时,皮肤的软组织损伤明显,也比较脆弱,大力揉搓很容易导致细小的毛细血管破裂,加重出血、疼痛和肿胀。
正确做法:前48小时对患处进行冷敷,可用凉水毛巾、冰块等,但要注意不要冻伤;48小时后可对患处进行温敷。如果严重扭伤,需及时就医。
07发热
误区:用酒精涂抹身体退热。
危害: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而且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很容易会导致皮肤过敏,严重者甚至会酒精中毒,后果不堪设想。
正确做法:如果儿童发热,需及时就医。
08被蜜蜂蛰
误区:涂风油精。
危害:抹清凉油或者其他物质对患处的治疗作用不大,蜇伤后一旦引发全身的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正确做法:如果皮肤内有毒刺,可尝试用硬质卡片去刮出来,然后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密切关注患处情况,一旦出现局部或者全身的过敏反应时,如红疹、瘙痒、患处剧烈疼痛等,务必及时就近就医。
09晕倒
误区:掐人中。
危害:这种方式在临床上主要针对于晕厥的患者,对大多数患者不仅无效,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人在仰面倒地时,大多数气道是开放的,而掐人中的时候,常常把患者的头抱起来,抠住下巴的手往下使劲用力按压。大拇指在掐人中的时候,其余四指会自然地放到下巴处用力,这样反而会让伤者的嘴闭紧,口腔分泌物无法排出,造成窒息或呼吸道堵塞的严重后果。
正确做法:对于晕倒、昏迷的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让患者仰卧并且抬高下巴,清理掉口鼻里的异物,这样能保证呼吸顺畅;如果生命体征消失,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急救。
10 突发胸痛
误区:用力活动。
危害:任何的跑跳、深蹲、捶打胸口、大力咳嗽等大范围的用力活动。这样对病情没有帮助,也不可能冲开被堵塞的血管,只会加快心肌的耗氧量,加速死亡。
正确做法:保持一个平静的状态,坐着或者躺着,不动不用力;然后拨打120,等待急救。
丨来源:心脑血管医学科普网址:【安全用药】生活中常见十大急救误区,你中了几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4395
相关内容
生活中常见急救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常见的急救方法慎入十大常见养生误区 生活中的养生误区你中招了吗
生活中常见急症急救小知识
“十大用药误区”你中招了吗?
十大常见的急救误区,90%的人都做错了,别让救人变害人!
生活中有哪些误区 常见的几个饮食误区
生活中常见的急救方法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9大饮食误区,你中招了几条?
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急救小常识,你都get到了吗?
生活中最常见的十大养生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