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运用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跨学科整合#
冯雪梅
重庆西藏中学 重庆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能够成为全能型人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样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自学能力;生物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只有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才能顺利开展教学计划。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思维,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具有好奇心强、持久性和自制较差的特点,其课堂注意力虽然比起小学时有所提高,但是还是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特性和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时机[1],使用趣味性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课堂学习兴趣,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例如:在“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直观、动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案例,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实例,如2019年木里森林的火灾导致30名消防英雄牺牲,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充分激发学生的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教师引入今天的主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重要的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吸收多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转变传统教育中以教师思维方式为主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独自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其次,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注意,构建教学结构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2],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开展探究环节。
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在合作学习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提出针对性、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获得生物知识,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与同学的交流互动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以此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消化和吸收”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合作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动手操作中,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展示馒头的图片,提出问题“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引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接着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馒头让学生细细咀嚼,并说一说吃出了什么味道,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馒头为什么是甜的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接着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疑问作出假设,“1.实验能在口腔中进行吗?说说你的想法。2.如何进行模拟实验呢?”通过假设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开展小组学习环节,让学生根据假设问题和教学视频,合作设计生物实验步骤,让学生通过合作设计实验过程,有利于学生树立思绪,掌握正确的实验步骤和过程。在学生设计完成后就可分组进行实验,进一步探究和理解学习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多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分析,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评价原则,根据不同学习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自主性较高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和知识掌握方面,给予学生针对性、引导性的评价,促进学生能够有目的的改善自己在学习中的缺陷,从而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对自学能力较差,学习自主性较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肯定,从而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
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教学实践活动用通过反复的锻炼,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逐渐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独立性,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贵梅.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13(2).
[2]雷云峰.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J]. 科技资讯, 2020, v.18;No.578(05):133-134.
网址: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5047
相关内容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加强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策略新探
新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策略的研究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提升研究策略
初中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策略研究.doc
运用“学引用清”模式提升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微课模式下初中生自学化学能力研究及提升策略.pptx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环保节能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