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实录:托班活动——有趣的自制乐器
托幼园所的亲子活动设计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托幼服务#
婴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是从声音开始的,周围环境中各种有趣的声音会吸引他们不断去探索周围丰富多变的声音世界。2岁左右的婴幼儿开始表现出对声音的兴趣,将婴幼儿常见的厨房餐具、废旧物品制作成色彩鲜艳、好玩有趣的小乐器,并和周围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能让婴幼儿在重复动作中对各种不同的声响产生兴趣,进而对小乐器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感兴趣,由此培养婴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一、婴幼儿行为分析●静静是刚入园的新生,刚来的几天总是哭着闹着要妈妈,教师陪着她来到玩具区,拿起一个会发出声响的小玩具,用手一捏玩具便发出“吱呀”的声音,静静循着声音发现了教师手上的玩具,她也学着教师的动作,捏一下玩具,使玩具发出声音,静静破涕为笑。分析:刚入园的婴幼儿因为分离焦虑而情绪不稳定,情绪极易受环境的影响。教室里色彩鲜艳、会发出声响的物品特别能吸引婴幼儿的注意,他们会寻找发出声音的物品来自哪里,这样可以转移婴幼儿的注意力而使他们转换情绪。●点心时间,斌斌不小心将手中的小茶杯掉到了地上,随着茶杯的滚动,发出了“当当当”的声音,斌斌感到好奇,他捡起茶杯又扔了出去,不断重复这个动作,乐此不疲。分析:2岁的婴幼儿处于新异性的探索阶段,周围有声响、会动的物品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当婴幼儿无意问发现掉在地上的物品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他会再次尝试让物品撞击后发出声音,所以常常会出现婴幼儿用手中的物品反复敲击桌子、椅子的现象。●平平将一粒木珠塞进了可乐瓶,想倒出来却又倒不出,摇了几下,瓶子发出了声音,平平觉得好玩,索性将其他木珠都塞进可乐瓶,玩起了塞木珠、摇瓶子的游戏。当他将木珠塞满瓶子后却发现,瓶子摇不出声音了,他又将瓶子里的木珠倒出来一点,继续玩起了摇瓶子游戏。分析:喜欢重复是该年龄段婴幼儿的显著特点,他们喜欢重复摆弄物品,反复做相同的动作。当婴幼儿无意中摆弄材料后发现,物品发出了声音,立刻引发了好奇心,通过反复摆弄,进而发现不同的物品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婴幼儿在操作摆弄中还能感受到物品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音调和音量,这也使婴幼儿从中获得了满足。二、教师的支持行为1.婴幼儿刚入园时往往情绪不稳定,教室里提供一些能发出响声的动物玩具或者能发出声音的小串铃之类的小乐器,再播放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能缓解婴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2.教师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餐具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经过装饰,变成较简单、易操作的小乐器。并将其投放在班级或走廊中供婴幼儿随时自由摆弄,能满足婴幼儿的好奇心。3.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自制小乐器。根据婴幼儿喜欢模仿同伴摆弄同一种材料的特点,一开始投放的小乐器种类不宜过多,但数量要多,要让每个婴幼儿都能操作摆弄。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增加种类,减少同一种类乐器的数量,让婴幼儿关注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的声音;还可以提供一些容器,让婴幼儿摆弄材料,自制小乐器。三、活动建议第一,教师可以将“有趣的自制小乐器”这一活动内容与《2~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教师参考用书)》中的“会唱歌的瓶宝宝”“吹哨子”有效整合,用笔套、笔的外壳、饮料瓶、树叶等废旧材料自制哨子,提供可发声的小乐器。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可以和户外区域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小鼓、小铃引导婴幼儿在乐器的敲击中听辨不同的声音,做出模仿动作。第二,在“摇摇乐”等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在一些罐子上作标记,以帮助婴幼儿在操作、摆弄中辨别罐子里的不同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外,教师在设置区域时应注意,将自制小乐器的区域安排在远离语言区等相对安静的区域,以免影响婴幼儿在其他区域的操作摆弄。第三,利用家园联系栏将“小乐器”的制作方法提供给家长,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婴幼儿一起寻找材料,与婴幼儿一同玩听声音做动作等小游戏。第四,教师提供的自制小乐器要安全、无毒,方便消毒。附游戏活动举例:活动一◆材料准备:提供厨房煎锅、不锈钢茶杯、毛竹等,用以自制小乐器。◆活动玩法:婴幼儿随意摆弄、敲打,听听这些东西会发出什么声音。◆观察要点:观察婴幼儿对什么感兴趣(是乐器本身、乐器发出的声音,还是敲打、捏、弹等动作):观察婴幼儿敲打乐器时的兴趣点(敲打的动作、敲打的声音、敲打的结果等)。活动二◆材料准备:空桶、一次性纸杯等。◆活动玩法:尝试听音乐,用手中的自制乐器跟着音乐节奏敲击。◆观察要点:是否愿意跟着音乐进行有节奏的敲打。活动三◆材料准备:棒槌、奶粉罐、饼干桶、喜糖纸盒等。◆活动玩法:尝试用提供的各种材料自制小乐器,随意摆弄、敲打;在盒子里分别装上不同数量的木珠,摇摇、听听会有什么不同的声音。◆观察要点:能否发现发出的声音与材料的多少有关;能否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自制简单的小乐器;能否让小乐器发出声音。附小集体活动举例:什么声音设计思路婴幼儿对周围世界中的声音充满了好奇,当他们听到声音后,眼睛会搜寻声音的方向,去观察、了解什么东西会发出声音,他们还会想象这些声音像什么,哪些东西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本次活动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将自制乐器发出的声音与有趣的故事情节有机整合,让婴幼儿进一步听辨不同的自制乐器发出的声音,并在游戏中体验摆弄自制小乐器的乐趣。活动目标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听辨自制小乐器的音色。2.体验与同伴一起摆弄小乐器的快乐。活动准备自制小乐器:小鼓(由盒子制成)、小铃(由不锈钢调羹制成)、响板(由木制饭勺制成)。活动过程一、听听猜猜1.提问: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操作自制乐器,猜猜说说是什么声音)?2.提问:看看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教师出示由纸盒、不锈钢调羹等材料制成的小乐器)?3.提问:有什么办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敲、抓、拍)?4.小结:我们家里还有很多东西也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还可以做成好玩的玩具。二、欣赏故事1.师:今天我们要用这些东西来讲故事,听听它们讲了什么故事?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操作小乐器。3.提问:在故事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在故事中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咚咚——上楼—小鼓;叮叮——开灯——小铃:沙沙——小老鼠走路——盒子)?4.个别操作:谁能用一样东西发出上楼的声音(开灯的声音、小老鼠走路的声音)?三、表演故事1.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婴幼儿扮演小老鼠,操作纸盒发出声音。2.教师和婴幼儿在音乐背景下,分别尝试用三种自制小乐器表演故事。
网址:幼儿园活动实录:托班活动——有趣的自制乐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8255
相关内容
市幼儿园户外活动中“自制体育器械”乐趣多中班主题《有趣的绳子》教案及活动反思 幼儿园免费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自制饮料》中班优质免费教案 幼儿园免费教案
户外活动给幼儿一日生活增添乐趣
【幼儿园中班生活区域活动自制玩具】
幼儿园托班老师个人计划
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教案
托班教案:生活活动
幼儿园亲子手工制作活动方案8篇(实用)
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方案(精选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