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健身=自己也在练!(科学居然证实了)

发布时间:2024-11-16 13:56

健身时,看到别人做仰卧起坐,自己也跟着做,却没起来。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健身锻炼笑料#

本文版权为FitEmpire健身领域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类型:健身科普文章

今日话题:“想象”能带来运动效果吗?

虽然已经练了很多年了,但索队作为一个工作党,有时候忙起来,健身也是靠“臆想”完成。估计还有不少老铁跟索队差不多。去健身房还要开车走路换衣服大动周章,没时间的话,只能躺床上刷一会抖音看博主们练了。



看别人的训练视频,对自己有用吗?

想象可以帮助你增肌吗?

●想象提升运动表现

今天的话题核心触及到了运动心理学。

——当你在消费别人的视频、在想象中撸铁时,不要慌,你不是在浪费时间,你也是在“锻炼”。这种锻炼,叫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如果你用想象力在大脑中重建自己训练时身体体验,你其实在进行一种有效的心理训练。

研究表明,运动想象时激活的神经机制,和你在实际训练做运动准备的神经是一致的,所以多做运动想象=增强神经准备能力。

另外运动想象时,你的呼吸和心血管功能其实也会不由自主的调动——想象一下有些视频你屏住呼吸的感觉。这方面学术界还用瘫痪病人做过研究,虽然他们的肌肉控制失效了,但病人们的心脏以及相应的呼吸功能也随着想象有变化。(Holmes,2001)

所以这么一想,是不是还能够强化你的呼吸和心血管功能。



心理意象对一些技巧类运动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比如田径、高尔夫、足球等等。早期研究认为这种训练对力量类运动助益不明显,但最近几年又有了新的研究结果。

2016年的研究,两组有6个月以上前蹲经验的人练习前蹲。实验组每天看两次大神或者是自己的前蹲训练视频,对照组看同样时长的无关视频。实验就进行了3天,3天以后两组人的前蹲成绩是这样的:



control就是对照组,练前练后基本没有大变化,但看了训练视频的小组,平均成绩都提升了10磅。(Buck ,DJM)

看视频的关键在于增强自我效能感,就是那种相信自己可以的信念。一个日常梗就是《看了这个视频,我觉得我又行了》——虽然是梗其实也暗藏真谛,这种《我又行了》的感觉,就是帮助你下次能举起更大重量的秘籍。

●看视频也有门槛

当然,索队还是要说实话,虽然前面总体来说实验结论都很美好,但实验么,都是设计在最理想情况下的。而且研究人员也发现,这种运动想象的效果,存在几个明显限制:

-需要你有储备知识

视频、图像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大佬看人深蹲硬拉能看出很多细节,什么伸髋伸膝发力肌群,你未必可以。这时候你从视频里得不到什么有效信息,就看到大胸大屁股了,那显然是无意义的。

-有些感觉无法想象

首先,在空间想象能力这件事情上,人和人有差别,你的大脑不一定能模拟出那么多感受。

其次,纯粹的视觉知觉和动作的视觉控制(感觉运动转换)用到的神经还是有差别。说人话就是,还是有部分东西是你光靠想象想不出来的。



●怎么样更好地观看健身视频帮助自己增肌

索队翻了一些运动心理学的文献。发现运动想象或者说心理意象是一种专业的疗法。当然我们普通人也还是可以借鉴一些:

-看点和你水平接近,锻炼场景也比较接近的。比如硬拉500公斤的大力士,你看人的练习视频显然对你小鸟腿的借鉴意义很有限。找点和自己努努力能够得上的训练视频;

-看视频的时候不要禁锢自己的双手双脚,要积极参与想象,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原地动起来;

-不要快放和慢放,视频的时间节奏也尽量和现实训练相一致,会更有借鉴意义;

-视频传达的情绪很重要,“精神氮泵”还是比各种颓丧emo流要更利于训练的。

总而言之,想象有助于训练,但光想也变不大,还得是“看练结合”。老铁们有刷短视频的时间,还是赶紧去健身房练起来吧。

网址:看别人健身=自己也在练!(科学居然证实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837

相关内容

健身,别自己跟自己较劲
在家也能练出好身材!如何科学居家锻炼?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科学健身“说明书” 《全民健身指南》正式发布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指南》 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科学健身“说明书”!
健身,科学指导少不了
居家锻炼:小动作也能练出好身材!你准备好了吗?
逃避健身疼痛=白练?你疼了,也更强了!
居家科学健身方法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指南》 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健身“说明书”(全文)
健身小知识 | 科学健身18法,宅在家里也能锻炼!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