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何以为美|突破“千城一面”:城市规划美学价值如何提升?

发布时间:2025-05-04 09:54

生活美学与城市规划:如何通过设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美学#

城市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名片,但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城与城之间在布局规划、建筑风格上的差别在逐渐消失,城市陷入“千城一面”的困境。如何突破困境,恢复城市独特的景观、风貌?请您与我们共同思考。

自20世纪中期起,中国城市建设普遍陷入“千城一面”的美学困境。由于历史所形成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路径依赖,导致了中国城市美学风格的“苏联化”,规划形态、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过于统一。事实上,许多城市不仅“千城一面”,而且“万楼同形”,很多大型社区一到夜晚,便出现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的“孩子都哭着找不到家在哪栋了”的现象。近些年,中国城市化速度飞快,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现代化的小区、商业中心、写字楼及公共建筑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日趋多元的建筑风格逐渐呈现在祖国大地上。但是总体而言,由于雷同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又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新城区”“万楼同形的新小区”。这实在令人讶异,为何不断被诟病的问题总是反复出现?

缺乏特色景观与风貌的城市是令人遗憾的。这种遗憾,既意味着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方式落后,令公众诟病;也意味着单调而乏味的城市形象无法让游客留下记忆,从而导致“低感知度”和“低辨识度”,这对当前城市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等都有不利影响。这种遗憾还是一种深层次文化维度上的缺失,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会让人质疑其文化底蕴、创意氛围和创新土壤的不足,从而降低对其的综合评价。这一点相对抽象,却十分重要,往往也是最致命的。因此,我们希望每一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城市风貌,并最终凝练为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形象。从这个角度出发,每一个城市都应当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的创新,助推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多样的建筑景观、美观的城市街区以及富于活力的城市生活。

城市要有清晰的城市意象表征。凡是被游客称道并留下清晰记忆的城市,都显现出鲜明的象征空间。城市的象征空间主要体现在被凯文·林奇称为“城市意象”的概念中所提到的城市区域、道路、边界、节点或地标等要素中。城市区域体现在一个城市是否有清晰而分明的天际线,如芝加哥、洛杉矶、新加坡等城市独特的天际线;或者有彰显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或现代化的中央商务区,如纽约曼哈顿商务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北京故宫为主的历史风貌区等;或者有能够传递城市理念的公园,如纽约中央公园、杭州西湖景区等令人惊叹的景观区域。城市道路既包括标志性的迎宾大街、商业街,也包括城市的特色街道、马路等,比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的第五大道,北京的王府井大街、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苏州的平江路等,都具有文化美学或视觉景观价值,容易被人们记住。城市边界多指由河流和桥梁等组成的区域连接区,比如上海的黄浦江、苏州河,南京的秦淮河,杭州的钱塘江,武汉的长江,都让人可观、可赏、可游,从而形成美好印象。城市的节点则更侧重于广场、公园,是连接不同区域和道路的交汇空间,也是城市肌理中的联通节点,比如纽约的时代广场、华盛顿广场公园,上海的人民广场、五角场下沉广场,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广州的人民公园,南京的鼓楼公园等。这些广场、公园像一个个城市客厅,能够令人们获得非常清晰的空间认知与美学记忆。城市地标建筑通常是以高度为主要指标,比如纽约的帝国大厦,北京的中国尊、中央电视台大楼,南京的紫峰大厦,苏州的“东方之门”大厦,台北的101大厦等地标建筑都因高度而具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当然,地标建筑也不都以高度取胜,还可以因建筑形态宏伟、历史底蕴丰厚、富有精神象征而具有强烈的地标属性,比如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鸟巢”等,这些建筑虽不高大,却比高楼大厦更具有地标属性。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巴黎的卢浮宫、凯旋门等建筑也因其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底蕴而令人铭记。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越多,便越能形成美学含量和游客记忆。人们认识一个城市,除了通过了解书中所记载的各种历史人文故事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以亲身前往游览所获得的直接印象而得以沉淀记忆。这种直接记忆更具有美学层面的穿透力,并不容易忘记。比如我们提到北京,首先想到的是以故宫、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长城、前门等为代表的建筑物或景观;我们提到伦敦,首先会想到大本钟,而不是马克思在伦敦的图书馆读书的情景。

城市还要有独特的视觉景观和城市风貌。除了属于城市意象的几大要素形成的象征空间之外,一个城市还可以通过整体的或区域的特色视觉景观提升城市的美学价值。比如,很多人印象中的纽约是曼哈顿高楼林立的繁华,香港是维多利亚港两岸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青岛“八大关”地区各具风情的万国建筑所渲染的厚重感、沧桑感与滨海城市形象融为一体;厦门鼓浪屿的红色房顶私人别墅建筑群,衬托了海滨城市的浪漫、惬意与休闲。还有西安、成都、福州、苏州、扬州、平遥等城市保留的大片古城区域,传递出独特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特色。很多欧洲城市也保留了数百年以来的建筑,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并且大多令人印象深刻。事实上,每个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可以建立视觉景观与城市风貌的“美学规划”理念。将城市作为统一的“底色”,区域规划需要在同样的城市空间“底色”中,绘出具有特色的美丽画卷。很多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之所以没有特色和生机,就在于缺乏对城市规划“一张整图绘到底”的坚持。新城区规划、开发、建设,要么各自为政,都想打造独立的新城,与老城、主城或其他区域切割,从而导致城市规划过于随意、凌乱、碎片化;要么都交由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开发商为了快速开发、销售,就大量套用既有项目的规划设计图,从而形成了不同城市的新城区雷同的建筑风格及无差别的城市景观。另外,不少城市在推动老城的老旧街区、小区更新改造时,往往也不愿、不敢创新,只做“穿衣戴帽”式的局部更新,使得老城区改造之后依然重回“千城一面”式的苍白形象。事实上,无论是新城建设,还是旧城更新,都是建设更具特色和审美价值的城市形象和景观系统的大好机会。比如,新城可以打造为开放式的活力街区,不一定都要搞成围城似的水泥森林,也可以从街道色彩、社区公园、建筑立面、功能设计等层面大胆创新,形成一个个具有美学张力和文化活力的新城区。旧城的老旧小区可以通过“留、改、拆”的复合手段,重新改变社区形态,植入文化特色符号,更新社区公共空间,从而让旧城换新貌。老城保留了烟火气、市井味,并融入多元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复活老城,使其具有生活美学和景观审美的无限张力。

改造后的杭州拱墅区

一座城市,亦是一所学校。通过树立打造特色文化城市的理念,有序、科学地开展城市规划、建设、更新和运营,去建立和彰显自己的审美主张,这样才能既濡染自己的市民,同时也感动外来的游客。一座能让所有人惊叹并清晰记住的城市,一定是有特色、有活力、有创意和有品位的城市。

原载《群言》2020年第11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

网址:城市何以为美|突破“千城一面”:城市规划美学价值如何提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21080

相关内容

卷首语丨城市美学与美学城市+关注丨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创新设计
城市美术馆,让城市=美术馆(中)
城市小游园如何规划设计
【规划者说】城市规划如何引领产城融合?
如何规划城市交通路线以提升出行效率?这些规划策略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
户外广告规划|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景观名片”
如何规划城市交通以方便居民出行?这些规划如何影响城市发展?
提升城市美学丨成都市成华区以城市街道一体化场景融入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气质,文化空间怎样点亮城市之美
如何规划城市发展以提升生活便利性?这种规划对居民有何影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