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女厕现“月经提示牌”引热议,性教育应该坦荡些,建议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25-05-04 23:38

《养育男孩女孩》提供性别差异教育建议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育儿书籍推荐#

i小学奥数可加关注

网课、下 资料 、数学学习好帮手

家教

太贴心了!

杭州一所小学在女厕内贴上了月经提示牌,立刻火遍全网。

这块粉色的小牌牌上写道:

“特殊时期需要帮助请到医务室噢!”

学校老师解释说:

女孩子到了五六年级会有月经初潮,担心孩子们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因此,女厕的每个坑位上都贴上了提示牌。

更温暖的是,学校医务室还备有全棉卫生巾、一次性内裤、红糖姜茶 、暖宝宝和热水袋等等。

这个话题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高达7亿。

家长们的反应大多有些意外,但学校贴心的举动,却赢得了全网的一致称赞。

月经,这个羞于提及,难以启齿的话题,终于大大方方地出现了我们面前。

对于青春期女孩来说,无论是即将面临,还是正在经历,这都是给予她们的最好的关爱。

月经,从来不该是羞耻的,更不该被隐藏。

这堂缺席了多年的课,早该被补上了。

不敢说,成为多少女孩的阴影

月经的话题有多火,背后那些积攒的情绪就有多深。

因为有太多的女孩,回忆起自己的少女时代,都是难以言说的羞耻和尴尬。

美国获奖短片《我的生理期》中,12岁的女孩伊文正准备上台演讲。

可就在此时,她忽然遇上了第一次生理期。

伊文坐立难安,异样感不断袭来,抬起屁股才发现渗出了血迹。

伊文又惊又慌,心脏紧张的怦怦跳。

她环顾四周,仿佛所有人都在打量她。

她急切地想要去卫生间,却只能看着时钟缓慢地走。

就在这时,伊文发现地上有件旧衣服,拼命地想要把它挪过来,却始终差那么一点。

伊文偷偷发信息给好友求救,可好友睡着了听不见。

她手足无措,慌乱下只能拿块画板垫在了椅子上。

轮到伊文上台了,她的异常表现让同学发现了端倪。

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仿佛谈论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

慌乱和尴尬,同学们异样的眼神,让伊文无处可逃。

这种直达心底的自卑,又何尝不是每个女孩遭遇生理期时的阴影。

不敢说,无法说,默默忍耐。

女孩子们遮遮掩掩,明明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却成了羞耻感的来源。

知乎上,有位博主回忆起学生时代。

她说每次去卫生间时都像一个贼。

她必须穿着长袖,偷偷摸摸地把卫生巾藏进袖子里,再悄悄地离开。

有一次放学,走在她后面的男生,恶作剧地拉开她的书包拉链,掏出了一包卫生巾,然后扔在了地上。

她涨红着脸,蹲下身一片片地捡,男生们哄然大笑,地上的卫生巾仿佛永远都捡不完。

月经是女孩们成长中重要的标志。

它本该伴随着青春的喜悦,可却在不敢说中成了羞耻的存在。

羞耻感背后,是性教育的缺失

杭州小学的贴心举动登上热搜后,话题评论区成了许多女生的树洞。

高赞评论说: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还以为是被同桌用内力攻击,受了什么内伤。”

有位女孩更是怀疑自己得了绝症,让人哭笑不得。

还有的女生即便到了初中,也毫无防备,惊吓不已,不知道如何处理。

这些初潮时的窘迫和无知,有些天真,又有些好笑,可背后却藏着女孩生理知识的匮乏。

她们对身体的变化一无所知,等惊慌地发现时,却又羞于启齿。

更困难的是,她们不知道可以向谁求助。

这个社会对女孩特别地不公平,女孩们从小就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羞耻”当中。

上学时,我们经历发育羞耻,来月经羞耻,爱美羞耻;

工作了,还要经历喜欢化妆打扮羞耻,谈恋爱羞耻,上床羞耻;

结婚后更惨,生孩子羞耻,喂孩子羞耻,家暴闹去公安局羞耻,离婚羞耻,二婚更羞耻......

这些恶意伴随着女孩一生,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越来越多,越来越狠。

我不懂,为什么这些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生理现象,就成为了一种羞耻?

尤其是“月经羞耻”,更是荒唐至极。

月经是什么?

月经是孕育生命的的必需品,你不歌颂它,反而觉得它羞耻?

我的舅妈从小便注重表妹的性教育。

5岁的表妹第一次撞见舅妈用卫生巾,含着泪问“妈妈你流血痛不痛”,舅妈没有遮遮掩掩或是骗表妹说那是“大人用的纸尿裤”。

而是直接告诉她:

“因为妈妈每个月都要清扫一次你曾经住的‘小房子’,清理出来的垃圾经过妈妈的身体,就变成了这些吓人的血。

来月经的时候妈妈会比平常虚弱,需要你们更多的关爱哦!”

表妹到了10岁后,舅妈就正式地向她科普月经相关知识。

并告诉她如果在学校来月经了,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

而我知道表妹来月经这件事,还是表妹发微信告诉我的。

她那得意的语气,也让我觉得分外可爱。

真正全面了解过月经的人。

是从不会觉得月经脏,也不会觉得月经是什么难以启齿的话题。

反而觉得月经是女孩成长过程中的重大转折点,代表着她从天真的小孩走向了成熟的大人。

面对女孩们每月一次的痛苦之际,他们会选择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女孩感受到满满的温暖,而不是满脸的嘲笑和讥讽。

归根结底,还是家庭教育中的性教育不够到位。

有些女孩依旧偷摸摸地,从书包里最隐秘的口袋里,拿出那个被包装得像个小信封的卫生巾;

而有些男孩看见女孩的裙子上沾了血时。

选择熟视无睹,转眼就和朋友嘲笑女孩“个人卫生有问题”。

女孩的月经和男孩的遗精是一样的,它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生理现象。

真的没必要遮遮掩掩,更不该被拐弯抹角地嘲讽!

你可以不用去歌颂它的伟大,但也不要贬低它肮脏,仅仅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而已。

月经自由,

是给女孩最好的保护

在女儿十岁之后,家长就应该要告诉孩子月经期间的一些知识。

帮助孩子迎接这一阶段的到来。

提醒孩子正确使用卫生巾。

不用害羞,充分利用课间去洗手间进行更换。

在月经期间不要吃凉的东西,不要用冷水洗手洗脸,不要穿紧身的裤子。

尽量避免穿浅颜色的裤子,以免尴尬。

如果孩子感觉到疼痛明显,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袋,情况特别严重的可以去看医生。

另外,还要可以教孩子计算月经周期。

养成记录的习惯,提前备好卫生巾。

在专家看来,对月经和卫生巾的性教育,不应止步于女生。

男生有责任保护女生,在这方面的教育能够让男生更有责任感,更有同理心。

告诉男孩们:

如果看到女生裤子染色,说明女生正在经历一个不太舒服的过程,不要去取笑或者窥探,更多地去回避和帮助。

“嘲笑是来自他们对月经的好奇心和污名感。”

“为什么性教育是亲密关系的整体教育?

因为性教育构建了从认识月经到对女性的尊重的过程,我觉得这点对未来亲密关系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

性教育专家王晓斌说道。

打破“月经羞耻”,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

对父母来说:

不要避讳月经话题,你不告诉孩子的,孩子可能会通过其他渠道获取。

而我们无法保证其他渠道信息的准确性。

家长越坦荡,孩子越放心,这本来就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家长不方便说,也可以把这篇文章给她看,或者在网络上找到解说月经的视频播放给孩子看。

对老师来说:

应该教给孩子基本的生理知识。

像开篇提到的暖心校医,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被稳稳托住,不害怕。

对女性来说:

不要羞于谈论经期问题,有不适症状一定要向父母、医生咨询。

被男性嘲笑的时候,坚定地相信,女性没有错,勇敢地请男性保持基本的尊重。

所以,月经不是病,对月经感到羞耻才是病。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就把我们 “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的推送啦!笔芯

关注i小 学 奥 数微信公号

网址:学校女厕现“月经提示牌”引热议,性教育应该坦荡些,建议全国推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24331

相关内容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精选10篇)
实探2024国际教育展:留学更重性价比,商科热降温
对大学学校的建议书(精选9篇)
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建议
给全国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 —中国教育在线
给全国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
高校推文宣传奖学金获得者,提到文科生女友包揽所有家务引发争议,你怎么看?
家长对学校对教师意见和建议(精选12篇)
关于学校卫生间改造建议方案.docx
对学校生活建议书(通用20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