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压力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睡眠 研究报告 中国 2023 【简介
质量研究:睡眠质量和时间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生活质量研究#
生活压力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一 引言
睡眠是有机体与生俱来的周期性的静息生理现象,是维系人类健康的保证。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保护大脑皮层细胞,使其能量得到补充,也能调节身体的兴奋程度、平衡活动状态;良好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缓解各种不良反应,同时也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提高个体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改善精神及心理状况。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加大,睡眠问题已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人体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还会使个体的社会活动效率降低,甚至会导致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提高睡眠质量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分工效率,也有助于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睡眠质量被定义为个人对睡眠体验的总体满意度,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睡眠量、睡眠连续性和醒来时的恢复活力感觉。睡眠时间被认为是睡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2018中国睡眠质量调查报告》显示,83.81%的被调查者经常受到睡眠问题困扰,这表明睡眠问题正在逐步演化为一个社会问题[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王俊秀等,2022)对2010~2018年中国居民的睡眠状况进行的追踪分析发现:2010~2018年中国居民每天平均睡眠时长逐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同时,研究报告发现,民众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处于世界睡眠协会建议的“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达到7~8小时”的下限。《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达到7~8小时;除了平均睡眠时长,睡眠的规律和质量也很重要。由此可见,提高睡眠质量已然成为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享受好的睡眠不仅仅是有钱又有闲的人的“特权”,也是构建“全民健康”社会和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但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压力。研究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是我国心理学服务并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所以两者间关系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关注(严由伟等,2010)。周喆林等(2022)发现研究生知觉压力通过降低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且社会支持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何凯等(2022)探究了高校辅导员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校辅导员的失眠检出率较高,且工作和家庭冲突及职业压力是高校辅导员睡眠出现问题的风险性因素。刘婷、张卫(2021)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抑郁症状是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睡眠问题关联的一种中介机制,而情绪调节缓冲了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负面影响。王琪等(2021)的研究发现,医护人员的压力应激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压力应激、焦虑、抑郁对睡眠质量起到负向预测作用,其中社会支持尤其是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睡眠质量起着正向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目前关于压力与睡眠关系的探讨更多地聚焦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层面或特定群体(如青少年、大学生、老年人、组织员工等),多采用《压力知觉量表》或《职业压力量表》进行压力测量,而对社会生活层面的各种压力的研究相对较少。Vahtera等(2007)通过为期五年的队列研究发现,在四种类型的事件(家庭成员死亡或患病、离婚、经济困难和暴力)中,只有经济困难与睡眠问题相关。此外,一项针对中国大学生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在跨越家庭、工作和学习、社会交往和经济的生活事件中,只有与工作和学习有关的生活事件与睡眠质量差有关(陈玲丽、刘文,2008)。有研究表明工作压力(Gosling et al.,2014)和工作不满(Kim et al.,2016)与员工的睡眠质量有关。还有研究(Li et al.,2021)探讨了中国公务员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在20~35 岁的公务员中,与经济相关的生活事件与睡眠质量差有关,此外,累积生活事件、负生活事件和几个特定事件(如工作压力、工作不满、怀孕或妻子怀孕、与家人关系不良等)与公务员睡眠质量差显著相关。这些研究对社会生活层面的压力有所涉及,但并不全面。因此,本研究尝试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将与民众的衣食住行相关的生活压力分为住房、交通、医疗、自己或家庭收入、赡养老人、子女教育、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家庭成员关系、邻里/同学/同事关系、婚姻/恋爱、工作或学习、自己或家人就业和物价13个方面,探究这些社会性生活压力与民众睡眠时长以及睡眠质量自评的关系,丰富关于睡眠质量与压力关系的社会性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打破睡眠不平等怪圈,进而促进全民健康。
二 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22年开展的中国民众疫情下社会心态调查B卷。本研究仅使用通过该网络问卷App内部链接(即注册用户)填写的问卷数据,有效样本量为2908,年龄在18~69岁,平均年龄为31.79±8.06岁,各人口学变量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特征(N=2908)
(二)研究变量与数据统计
1.生活压力
通过“就您个人生活来说,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严重吗”这个问题,询问受访者在住房、交通、医疗、自己或家庭收入、赡养老人、子女教育、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家庭成员关系、邻里/同学/同事关系、婚姻/恋爱、工作或学习、自己或家人就业和物价13个方面的生活压力程度。其中,1=“非常不严重”,2=“不严重”,3=“不太严重”,4=“一般”,5=“比较严重”,6=“严重”,7=“非常严重”,生活压力的这13个方面的得分均在1~7分之间,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的压力越大。
网址:生活压力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睡眠 研究报告 中国 2023 【简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27752
相关内容
中国生活压力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发布:美好生活体验推动睡眠质量向好
喜临门×中国社科院《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超九成差旅人士睡眠不足8小时
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感知压力和睡眠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近半数国人睡不到8小时,寝具、心理等因素均有影响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发布 揭示智能时代的睡眠健康趋势
研究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在京发布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发布 揭示中国人睡眠现状
《2024助眠力洞察报告》: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长近7小时 睡眠质量堪忧是问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