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出招,拯救年轻人的“穿搭焦虑”
可以参考时尚杂志或请教年轻人,了解当下流行的老年人穿搭趋势。 #生活知识# #时尚搭配建议# #老年人穿衣指南#
原创 杨帆 人文清华讲坛
当影视剧里的职场精英用剪裁利落的西装构建专业形象,当校园剧女主用碎花长裙诉说青春心事,屏幕外的我们却在各种流量穿搭的拉锯战中迷失方向。服装穿搭,这个最贴近肌肤的叙事载体正在成为当代青年寻找身份认同的新途径。
“买来的衣服永远封印在衣柜底层”“跟风穿衣却臃肿成面包人”……这些似曾相识的穿搭困境,折射出我们在群体认同与个性彰显之间的深层焦虑。如何在公众审美框架内,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表达?
对此,人文清华播客“清华小客厅”栏目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和本期话题的发起人徐琰青(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本科生)、侯祥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生)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吴波老师,来聊一聊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被“流量穿搭”所绑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穿搭风格。
我们精选了其中部分精彩内容,希望能够为你带来启发~
本期嘉宾
吴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研究员、“海峡杯”工业设计大赛评审专家等。吴波老师主要从事服装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致力于服装设计发展趋势、教育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服饰文化研究,通过比较古今中外服装的不同特点,探究服装构成规律,展现服装审美艺术。
影视穿搭怎么为我所用?
徐琰青:了解到您给电视剧做过服装指导,您可以聊一聊具体是干什么的?主要的流程有哪些?
吴波:首先我们要读剧本,要了解人物的发展脉络,特别是角色的个性。在什么时间节点他会换什么样的衣服,这个衣服是否符合当时的环境和身份。服装其实对人物的形象是有很大加持的。
电影《好东西》中演员钟楚曦的穿搭
徐琰青:在给演员搭配的过程中,您提到要根据角色的特性、结合演员本身,在他们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您觉得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平衡呢?
吴波:我觉得还需要考察演员本身的身材、外貌等相应的特点,对他做一些针对性的设计,每个演员的喜好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影视剧当中看到的服装,看到的演员的穿着状态,其实它是浓缩的、显示度会更高,演员的服装就是要在短时间内让观众理解到他内在的表达。
侯祥儒:那怎样才能从电视剧或者电影中把这种角色的搭配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呢?
吴波:我觉得不能全盘照搬任何的“流量搭配”,包括电视剧中体现的角色。因为你不是他,你的身份、气质、形象、肤色,各种方面都和他不是完全对等和匹配的。你可以从中观察他在搭配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对你适配的规律,把这种规律转化到你的身上,我觉得就很好了。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演员刘亦菲的穿搭
徐琰青:互联网很多博主在推崇叠穿,但我试了一下发现其实按照我的身材比例,穿上去就变得特别臃肿。老师您觉得这种穿搭它是可行的吗?
吴波:这种搭配本身没有什么错。但像你刚才提到的,因为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一样,一定要学会了解自己,分析出自己的优点在哪儿,需要去遮掩的缺点在哪。只有了解自己之后,你才能从这种流量穿搭当中去获取你需要的知识点。
侯祥儒:除了被流量穿搭绑架的经历,我有时候会发现买到手的时尚爆款单品很难搭配,不得不为了它专门又去买其他的衣服,感觉有些得不偿失。老师我想问一下,如何用最高的性价比搭上这辆时尚的列车呢?
吴波:我在观察周围的人和审视自己时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经常会被流行洗脑,轻易地就被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打动,但是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你攫取一件单品要付出很多其他的精力和金钱去寻找搭配它的东西。因此,我觉得买一件单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的利用率。
吴波(左一)为同学们分享职场服饰搭配经验
做既个性又高效的衣橱管理
徐琰青:看老师您的一身搭配,我觉得整个人很有氛围感。想问一问您是如何发掘出什么样的衣服适合自己,并找到自己的穿搭个性和风格的呢?
吴波:每个人对审美都有一定的取向,有公众审美也有小众审美。我们是做设计师的,肯定还是要求在符合公众审美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个性。我在课程中也会讲到,在选择自己穿搭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你的肤色大概适合什么样的色系。通过色系的确定和款型的大概适应度,你的衣柜当中应该有70%-80%是基本款,剩下的20%-30%是相对比较流行的款式。那么你在时尚的轮回中,永远不会被抛弃出去,也不会每次在换季的时候都感觉没有衣服穿。
侯祥儒:老师您刚才提到衣柜中70%-80%是基本款。那您有没有什么推荐的基础款单品可以分享一下呢?
吴波:现在去购物的时候,你会发现商家常常把当季最流行的东西往往摆在最前面,吸引我们的目光。但实际上随着你对一个品牌的持续关注,你会发现很多东西是每一季都不变的。只不过色彩上稍微有一点调整、材质上稍微有点变化,其实那些才是我们需要必备的服饰,是我们的“镇山之宝”。
本期播客录制当天吴波老师(右)和侯祥儒(左)的穿搭
徐琰青:我虽然一直在买衣服,但是也会经常遇到找不到符合当天场景的衣服。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衣橱进行有效分类,最大化利用我们已有的衣服呢?
吴波:服搭配有一个3W原则,就是时间(When)、场合(Where),谁来穿(Who)。我们通常按照这种场合分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其实需要一些特殊的衣服。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可能更多是到教室去上课、到图书馆去看书,或者去参加体育运动,就按这些归类作为你们主要的服装品类去收集,包括它配备的鞋、帽子都要对应跟上,就会形成你自己的一套体系。
吴波老师(右)在“敦耀光华”清华美院敦煌艺术研究设计成果巴黎特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徐琰青:老师您建议我们买衣服的时候直接按照搭配好的穿搭模板,买一些成套的衣服吗?
吴波:成套的衣服相对来说比较讨巧,但是像年轻人搭配起来感觉会比较沉闷,所以我更推荐买单品,但是单品要形成自己的色彩体系或者搭配风格。此外,人是有情绪的,你不是每一天都有时间去把自己的服装搭配好。因此在衣柜里要有几套安全搭配。这几套衣服只要上身不会出错,也不会让人看出来不舒服。其他的我可以平时用心思再去调整它。
服美役?不如听听内心的需求
侯祥儒:我们也经常提到一个词叫“服美役”,那您说穿搭的时尚性和舒适性是相悖的吗?还是两者可以取一个平衡呢?
吴波:这个我觉得和年龄有关。年轻的时候,“服美役”就是你可以为了美忍受很多东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觉得舒适度、能够悦己是最重要的。不论是人穿衣服还是衣服穿人,我认为都是各自内心的一种需求。要随着你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你在美和舒适之间的需求平衡。
曾被网友调侃的“海淀风”穿搭
侯祥儒:平时我们会买高饱和色比如橙色、亮绿色这种衣服,但是买回来以后就发现从来没有机会穿,因为我害怕这种颜色太高调了。对这种问题,老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吴波:每次上课,我看整个教室的学生大家基本上都是黑白灰。其实我们之所以不敢穿高调的颜色,跟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我在参加比较重要的活动时,也常常是一身黑;但出去旅游时,就会用新鲜的色彩把衣橱全都叫醒。等到你发现了适合它的场合,就会觉得它很好地彰显了你的个性和审美。
我觉得你们这个年龄段首先要自信。不论穿亮色的、暗色的,当你没有自信的时候,就散发不出你的个人魅力。无论穿什么衣服,一定是自己能够接纳的,才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它。
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中的多巴胺穿搭
侯祥儒:穿搭其实和审美有很强的关联性,大家也常说审美就是竞争力。那么,我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美商呢?
吴波:审美随着日常的点滴积累会慢慢演变成你的判断。多看电影、听音乐,多去博物馆,多关注你喜欢的博主,都能够获取知识、帮助你提升审美。你对美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到对自己的评价。虽然我们看到的都是外在的、物化的东西,但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的内心。比如我们在求职的过程中,以邋里邋遢的形象和精心准备的形象,收获的反馈肯定是不一样的。首先主考官会判断你重视不重视这场面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表象。这种外在的形象其实是你内心的反映,是内心的一种表达。
徐琰青:您觉得女性能通过选择一些比较合群的穿搭,找到社群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吗?
吴波:归属感和安全感源自强大的内心。如果你对自己不自信,无论在任何一个族群当中,你都会觉得不舒适。所以从小到老,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加深对自己的认知,我们一直都在思索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个人的形象穿搭实际上就是你不停地修炼,是很直接的表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能够表达自己的方式。
原标题:《播客|清华教授出招,拯救年轻人的「穿搭焦虑」》
阅读原文
网址:清华教授出招,拯救年轻人的“穿搭焦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0459
相关内容
“浑身腐烂”?复旦教授尖锐发言,揭开年轻人焦虑的真相!反抗智能时代,年轻人用老年机拯救生活
人生的迷途与拯救
换季衣荒期,4个穿衣技巧拯救你!
学术活动丨科研压力应对:如何拯救你的学术焦虑
旧衣服如何穿出新意,4个聪明的穿搭小妙招,承包整个秋冬的时髦
职场压力,解除焦虑的方式
教授处理焦虑与紧张的技巧.pptx
4款拯救懒人的清洁神...
还在抱怨卫生难搞?10个超懒清洁法拯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