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竹编遇上Z世代:她把留学经历用在“编筐”上 实现营收破千万元|时代新青年

发布时间:2025-05-06 09:40

竹编艺术:利用竹子编织篮子、篮筐,既实用又具有观赏价值。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手工艺术#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五一假期间,结束日本大阪世博会之旅的白梓忆迎来短暂休整。然而,在成都崇州市朱利原乡非遗文化园内,她的工作室依然一片忙碌:年轻工作人员专注地用竹篾编织着精巧的作品,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不时发出惊叹声。


白梓忆正在编竹编作品

  1997年出生的白梓忆,既是道明竹编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一家竹编文创企业的“掌门人”。2020年,当许多海归选择扎根一线城市时,这位留学归来的95后却毅然回到家乡崇州,在朱利原乡非遗文化园开启了自己的非遗创业之路。

  短短几年间,白梓忆创办的工作室已实现营收破千万元。她将千年竹编技艺巧妙转化为现代人喜爱的文创产品,让这门古老工艺从博物馆“活”进寻常百姓家。

  从质疑到坚守

  一位留学生的非遗传承之路

  “我对竹编的印象可以总结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白梓忆笑着说,“从小时候起,竹编就存在于我的生活里,随手可触,所以毕业后反而没想过要把它当作工作。”

  然而在本科时期,一堂茶道课的经历为白梓忆心中埋下了文化自觉的种子。“老师介绍茶道源于中国,但课堂上我对茶具名称、茶艺及其背后的文化一无所知,而日本同学和老师却非常熟练。”这种文化反差给她带来深刻的触动。

  2020年,白梓忆从国外学成归来,她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高中教师,而非非遗传承。“说实话,是父亲的劝说,我才半推半就选择了这条路。”她坦言,直到参与一次非遗推广活动,看到人们因为他们的宣传而了解、享受竹编时,那种自我价值感才油然而生,“我想,或许我也能为这份非遗的传承做点什么。”

  白梓忆的转型之路却并不平坦,在刚刚开始,白梓忆面临着双重质疑:老一辈觉得像她这样的留学生吃不了苦,年轻人则直白地反问:“花几十万留学就为编筐?”


白梓忆正在学习道明竹编

  “师父教我刮青就耗了6个月。”白梓忆回忆,“他说机器刮的竹子没有‘心跳’。”这种她称之为“慢暴力”的训练模式,磨炼的不只是技艺,更是耐心与毅力。

  同时,市场转化也成为一大挑战。虽然竹编文创产品在智利、德国等国家参展时备受当地人喜爱,但同样面临转化率低下的问题。“很多人欣赏它,但不一定会买单。”白梓忆坦言,常有人质疑:“为什么竹编杯比陶瓷杯贵了10倍?它甚至都不能进洗碗机!”这些灵魂拷问,让她不断思考产品定位与价值表达。


左边为白梓忆

  古老技艺如何创新表达

  传统竹编变身“现代家居新宠”

  “父辈传承的竹编产品更重实用性和封存价值,希望制作的产品能永久保存,最好能走进博物馆。”白梓忆向记者展示着她的创新理念,“我认为更适应现代年轻人的竹编产品,应该是动态性的,以需求为导向的作品。”

  如今的道明竹编,在白梓忆的创新下,竹编盖碗茶延伸为竹编咖啡杯,竹编筐不仅可以装鸡蛋,还可以是猫窝、狗窝甚至是婴儿床,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留学生活教给我的是,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是把老物件塞进新框架,而是让旧技艺成为剖析现代性的手术刀。”白梓忆这样阐述她的设计理念。她坚信,竹编只有在传承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消费需求,才能继续被很好地使用和传承,“不然又会陷入死寂的局面。”


白梓忆正在教外国友人编竹编

  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上,白梓忆带着她的作品亮相国际舞台。作为一位年轻的文化使者,她已将竹编艺术带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外国友人对竹编技艺常常表示惊叹和好奇。”白梓忆回忆道,“尤其是当他们得知耳饰、加湿器等产品的原材料是竹子时,都感到非常惊奇,对瓷胎竹编的微观工艺更是啧啧称奇。”

  如何让道明竹编更好地走出国门,这位年轻的传承人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不需要让外国人完全理解中国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理念,而是要用竹编的艺术审美、文化价值等内涵,重新构造他们的消费认知。”

  在崇州市朱利原乡非遗文化园内,一根根竹篾在白梓忆的手中弯曲、交织,成为精美的艺术品。从清代张国正首创的瓷胎竹编技艺,到如今的创新设计,道明竹编以其“细腻精巧、轻盈坚韧”的特点,在一代代传承人手中焕发不同的生命力。

  在五四青年节之际,白梓忆表示,她最大的心愿是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目前,她的主要消费群体仍然以青年人和热爱儿时家乡记忆的人群为主。“但我们更希望开发出更多打动年轻人的作品,将客户群体的年龄层进一步扩大,让千年竹编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白梓忆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当竹编遇上Z世代:她把留学经历用在“编筐”上 实现营收破千万元|时代新青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3906

相关内容

守正出奇,重焕生机:当老字号遇上Z世代 – McKinsey Greater China
中国“Z世代”多元择业:不当“上班族” 以收旧物为生
在“奇遇”中实现自我成长 抖in宝贝计划助力Z世代父母多元育儿
林晶珂:Z世代正在打破线性消费模式
编草成金 她用巧手编织美好生活
消费新力量 年轻新态度——Z世代消费行为分析与思考
精致露营爆火 Z世代正在逃离城市
“Z世代”变身“破烂收藏家” 追逐“快生活”里的“慢节奏”
年轻传承人 让道明竹编在创新中重获生机
《2021年中国当代青年时尚生活趋势白皮书》发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