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校园闪光 ——记双溪桥镇中心小学教师石静
青春校园小说回忆青春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小说类型#
●图/文 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徐秀峰

4月29日,记者应邀走进咸安区双溪桥镇中心小学,采访2024年教师节之际获得“咸安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该校副校长、3(1)班语文教师——石静。
今年32岁的石静是咸安区双溪桥镇李沛村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2014年6月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2020年6月,通过自修,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后,步入教坛,赴广东私立学校教书。2016年9月,通过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被录取,分配到通山县南林镇中心小学任教;2018年9月,通过咸安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再次被录取,到该校任教至今。
■克服困难 不断“充电”
采访时,记者获悉,石静从教后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积极学习省、市、区、镇等各级一系列教育工作精神;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理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明施教”等各类讨论活动,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面对乡村学校教研资源匮乏的困境,石静还积极争取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学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有机会外出培训时,即便困难再大,也不放弃每个学习的机会。2024年暑假,有一个阅读培训,她当时怀有七个多月的身孕,身体有些不适,家人极力劝说要她不去参加,可她非常重视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坚定地说:“放心吧,我没事!”就这样,石静踏上了学习培训的征程。
■探索创新 教学相长
谈到教学,石静深有体会地说自己始终注意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寻找适合乡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创新设计出“三步助学法”,即课前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课中采用比赛强化学生参与,课后设计趣味作业拓展学生实践视野。从而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在全新的课改环境下,想要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就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且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她注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认可学生的努力,给予其学习信心。学生王新(化名),家境困难、营养不良、体质差,造成学习上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思想背上包袱,不爱说话,成绩跟不上。为此,石静没有歧视他,总是温和鼓励他、开导他正确对待家庭困难,树立对待生活、学习的信心,对他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进行表扬。就这样,王新在石静的帮助下,学习积极了,课堂爱发言了,与老师同学有说有笑了,成绩日益进步了,期末考试,成绩步入班上前列。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教以来的石静,虽然品尝到诸多艰辛,但也收获了许多鲜花和荣誉。2018年10月,石静的说课在咸安区“四优”课评选中获得“二等奖”;2020年10月,她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策略研究》在省级刊物发表;同年12月,她的微课比赛获得市级“二等奖”;2022年4月,她获得咸安区专业素养竞赛“二等奖”;2023年8月,她的教学论文获得区级“二等奖”;2022年5月,她指导学生在“帅作文”比赛中获得区级“二等奖”;2022年、2023年、2024年教师节之际,先后获得“咸安区教坛新秀”“咸安区常规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咸安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网址:青春在校园闪光 ——记双溪桥镇中心小学教师石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9088
相关内容
校园新闻教育教学案例中的金点子
大学校园生活周记范文(精选13篇)
改善中小学照明环境,让学生有“明亮双眼”
海宁市袁花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谈桥小学:快乐生活,和谐发展
校园的美好时光作文(通用22篇)
一部青春的颂歌——作家曾高飞长篇校园题材小说《前行的青春》
新邵县酿溪镇阳光生活超市
校园的美好时光作文(通用53篇)
干杯!为滚烫的青春! 青年报·青春上海首家限时快闪店落地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