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均设在阳面、走廊宽8米、3个班组成一个“班级群”……这所学校重新定义教室的属性!
发布时间:2025-05-07 20:25
钉钉的班级群可以进行在线教学和家校互动 #生活技巧# #职场生存技巧# #职场沟通软件#
+关注

重新定义教室的属性。
来源 | 《中国教师报》教育家版作者 | 王廷波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在现代教育建筑学中,教室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学校空间,不应是单纯空洞的物化场所,而是融合了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多元场域。然而在现实中,受传统观念、经费投入等因素影响,拥挤狭小、制式单一、索莫乏气仍是大多数学校教室所呈现出的样态。东北师大附小在70多年的育人实践中,从物理属性、功能属性和文化属性三个维度重新定义了教室,使之成为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的最直观、最显性的表达。
重新定义教室的物理属性
教室面积的拓展。人对宽敞明亮的空间具有一种天然的心理偏好。东北师大附小给每一间教室分配了充足的空间,学校教室的最小面积为90平方米,最大为150平方米,平均为100平方米,且教室均设置在阳面,保证采光充足。宽敞的教室空间满足了多样化学习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随时调整座位摆放形式。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空间,消除了压迫感、拥挤感,提高了学习质量。

区域关系的融合。我们打开了教室与开放空间之间的坚硬墙壁,实现教室与开放空间的柔性贯通。教室与开放空间的切分采取“有门窗”和“无门窗”两种形式。前者由1.5米高的墙壁与1.4米高的可推拉玻璃悬窗组成,优化教室的通风与采光;后者没有“门”和“窗”,教室与开放空间之间仅由1.5米的墙壁进行间隔。两种形式的教室按照“有门窗—无门窗—有门窗”的顺序设置,既降低了教室间的声音干扰,又最大程度保障了空间的通透开放,使教室与走廊之间形成连续开放的组合,实现空间的一体化、多功能性。
重新定义教室的功能属性
泛在化的学习空间。教室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促进个性化、探究式学习的空间。我们在教室与开放空间之间的墙壁上安装了洞洞板和磁吸板,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历程与即时性作品,动态的、生成的、原生态的学生作业构建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每个孩子都能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习成果展示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会说话”的墙壁,使学校成为生动鲜活的“学习博物馆”。

重新定义教室的文化属性
多元和谐的价值取向。我们取消了班级的讲台,设置了图书角的阅读空间、饮水区的生活空间,教室中的桌椅摆放多为4人一组的形式,便于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我们将每个楼层中相邻的三个班级组成一个“班级群”,每逢节日和大型活动,学生可以不受班级限制,走进不同的教室群落,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培养了学生在不同班级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中的交往能力。

重新定义教室的属性,旨在营造一间间“生命在场”的理想家园,让学生舒适、安全、充实地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教育空间设计的更多可能性,为师生创造更加丰盈的学习生活空间。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教室均设在阳面、走廊宽8米、3个班组成一个“班级群”……这所学校重新定义教室的属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9155
相关内容
学校班级管理教室7S规章制度及整理内容.doc学校公共教室卫生管理制度
关于一年级班主任教学总结10篇
掌握这些教室布置技巧,打造出有温度的班级文化
学校公共教室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学校公共教室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9篇)
学校公共教室卫生管理制度(精选7篇)
如何高效管理班级微信群?这六个小妙招一定要收好
【班级管理】教室
新学期班级工具必备:学校教室需要准备的物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