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不同心理问题调适方式

发布时间:2025-05-09 00:59

15. 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建议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心理疾病#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很多市民每天都在关注各种疫情消息,给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少数人还出现了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惧、失眠等,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如何面对新冠肺炎,如何安抚自己的心灵,增强心理免疫力,寻找和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维护心理健康,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

一、老年人心理调适

建立对疾病的客观认识,不信谣不传谣,不要盲目乐观或恐慌。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健康生活时间表,保持规律的作息。

二、儿童心理调适

儿童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生活秩序,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家长应保护儿童免受过多负面信息的干扰。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多陪伴儿童,增强亲子关系重建安全感。

三、青少年心理调适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时间阅读或讨论负面信息,保持健康的作息,保持健康饮食,注意个人卫生,提高信息判断能力,避免受谣言误导,维护人际支持,坚持每天锻炼,保持课内课外学习。

四、孕产妇心理调适

营造舒适环境,合理安排生活,避免信息过载,正确看待反应。

五、返岗工作人员心理调适

学习疾病防控知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过度焦虑。积极适应新工作模式,在工作场所返岗者,遵守工作单位、工作场所的防护要求,远程办公的返岗者,要尽快学习和适应线上工作方式,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和磨合。

六、一线防疫人员心理调适

1.避免长时间工作,适当安排换班,脱离病房环境。饮食清淡丰富,补充维生素C,保持自身的免疫力。

2.在休息时可以听一些轻音乐,做一些娱乐活动。

3.每天练习深呼吸2~3次。

4.尽量保证有效的睡眠时间。

5.接受焦虑情绪,适度焦虑可以帮助提升应对能力并发挥潜能;允许自己的负面情绪适度宣泄。

6.保持与家人的联系,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7.加强学习防护等相关专业知识,适度关注主流媒体对疫情的报道。

8.接受自身和医学技术的限制,尊重客观现实,与同事共同做事,相互鼓励。

9.积极地自我对话,肯定自己的付出、专业能力和自我价值,提高自我效能感。

七、居家隔离人员心理调适

1.制订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

2.钻研一件事情。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3.找到一种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自我调整很困难时,可以通过热线或网络咨询寻求专业支持。

4.进行一项锻炼。

5.思考一些体验。

(龚海燕)

网址:抗疫期间不同心理问题调适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43594

相关内容

【健康科普】不同心理问题的调适方式
疫情期间不恐慌,心理调适有方法
疫情期间居家常见心理问题调适指南
转需!疫情期间居家常见心理问题调适指南
疫情期间心理调适指南
中小学生防疫抗疫心理调适手册
“易”抗疫|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学生心理调适指南
心理防疫小贴士—疫情期间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方式
防疫期间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守护心灵的“绿码”——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