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旨在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血压监测的重视程度,加强血压的自我管理。控制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高血压是一种对健康危害特别大的疾病,具有发病几率高,容易引发并发症的特点,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会引起心、脑、肾等各器官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人数2.45亿,但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仅为51.6%。换句话说,大约近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很多人觉得高血压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其中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3.3%、37.8%和59.2%。高血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多年调查表明:高血压也是挑人的,一些人群的发病率几乎达到了80%,因此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既要注意饮食,也要经常做体检。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主任、主任医师柴晓利 根据临床中患者的表现,给大家总结了8大高血压高危人群,看看你有没有!
1、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很多,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快,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人,尤其是中晚年人,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状态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动过速,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压会升高,从而诱发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调节,不要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2、 父母患有高血压的人
相比之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如果同时伴有不良嗜好或者不良的刺激,那么则更容易患上高血压,但也并不是所有有家族史的人都会患上高血压,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少吃盐、不喝酒、不抽烟、体重不超标,那么同样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几率。
3、 喜欢吃动物脂肪的人
动物脂肪肝中含有许多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够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从而提高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因此想要预防高血压,首先要避免过多摄入动物脂肪,比如肥肉、肥肠以及鸡皮等等,建议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既可以补充营养,又不会导致脂肪超标。
4、 摄入盐、酱油等钠含量 过多的人
摄入过多的食盐,酱油会导致体内的钠含量增多,钠会把身体内的水分牵制住,从而使血容量增大,久而久之则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高血压的措施中,建议每个人每天摄入的盐量应该控制在5克以下,如果已经患上了高血压,那么每天食用盐的量则要控制在4~3克之间。
5、 肥胖的人
经临床研究发现,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其中一种因素,体格越胖的人越容易患上高血压。因为肥胖人的体内脂肪含量比较多,脂肪能够分解成脂肪颗粒堵塞血管,从而引发高血压。因此体重超标的人要积极进行减肥,但不要通过节食进行减肥,要不然则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出现。
6、 吸烟的人
香烟当中有许多有害物质,这其中也包括尼古丁,这种成分会刺激心脏和肾上腺,使体内释放出大量的儿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管处于收缩的状态,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有抽烟习惯的人要及时戒烟。
7、 长期喝酒的人
酒精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长期饮酒还会损害动脉血管,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使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经研究发现每天喝白酒超过二两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同时有吸烟的习惯,那么血压则会更容易升高,因此有喝酒习惯的人要及时戒酒。
8、不喜欢运动的人
恰当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增强抵抗力,对预防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毕竟,经常锻炼才能促进血液循环。而那些不喜欢锻炼的人,很容易患有高血压,特别是一天坐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群更需要多加注意。
根据以上介绍,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在同一个家庭中有会很多高血压患者,这是由于他们有相同的生活习惯有关。不过,高血压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它往往是由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因此高危人群在饮食方面要更加注意,尤其要控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量。此外高危人群还要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以便及时发现身体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则可以及时进行治疗,避免高血压进一步发展引发更多的并发症。
供稿:心血管内科一区 任鑫云
编辑:陈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