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珍个展「尹秀珍:补天 」正于香港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进行
体验城市的夜间文化,如灯光秀或艺术装置展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文化活动推荐#
“尹秀珍︰补天”展览现场,CHAT六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香港,2020 © 尹秀珍,由CHAT六厂供图
近日,艺术家尹秀珍在香港首个艺术馆级大型展览──“尹秀珍:补天”正式于CHAT六厂(香港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开幕,并对公众开放;该展同时也是艺术馆2020冬季项目的一部分,其展览设计为尹秀珍于2020年9月26日至11月8日在六厂坊特别展出的大型艺术装置 “补天 ‧ 中转站”的延伸。作为中国享负盛名的当代艺术家,尹秀珍在展览中以纺织品,探讨补缀和修复个人与周遭环境,以及所属社区之间关系的想法和行动。“尹秀珍:补天”将持续展出至2021年2月28日。
尹秀珍,“般若波罗蜜多”,2019 © 尹秀珍,由CHAT六厂供图
“尹秀珍︰补天”展览现场,CHAT六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香港,2020 © 尹秀珍,由CHAT六厂供图
尹秀珍全新录像作品︰修补跨代隔阂
展览中将播放尹秀珍特意为是次大型展出创作的两个全新录像作品,名为《补天》(2020) 和《逆》(2020)。创作主题围绕家庭关系,分别回溯艺术家曾为纺织工人的母亲的过去,以及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这两段作品展示家庭生活轶事,探讨工业化在家庭疏离和母女隔阂中的角色。录像装置以外,展厅空间重新配置,变成了记忆库,展示各种缝纫机,观众思绪将从自身、到家庭到所属的社会经济环境,一圏圏漫延开去,思考当中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
“尹秀珍︰补天”展览现场,CHAT六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香港,2020 © 尹秀珍
尹秀珍,“可携带城市”,2001 - 现在 © 尹秀珍,由CHAT六厂供图
以纺织为出发点:征集旧物素材记录集体记忆
尹秀珍擅长跨媒介创作,她透过收集旧物探讨集体记忆,反思在整个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重组与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变。尹秀珍的艺术创作与纺织渊源甚深,从这一主题延伸到各种收集而来的材料,包括以丙烯酸、钢和玻璃创作的《小宇宙》(2016)和《黑洞系列4号》(2019),亦以其他各式物件如放大镜、行李箱和地图等创作的《可携带城市》系列(2001 - 至今)。
尹秀珍,“黑洞系列4号”,2019 © 尹秀珍,由CHAT六厂供图
尹秀珍,“我的衣服”,1995 © 尹秀珍,由CHAT六厂供图
其中,《我的衣服》照片系列(1995)首次展出,合共32张图像在展厅墙壁上一一展示,并配 上尹秀珍亲撰的个人描述。相中展示的均是尹秀珍曾经穿过的衣服,每件皆整齐地折叠和缝合在 一起。在衣服还是难以获得、需要配给的年代,每一件都是艺术家早期的时代印记。

艺术家重新诠释CHAT六厂前身为纺织工厂的空间布局
以CHAT六厂前身是纺纱厂为诠释的基础,尹秀珍亲自设计了这次展览的空间,探索代沟和各种社会经济背景构成的集体记忆。尹秀珍一改CHAT六厂展厅的传统参观模式,重新构思和重组整个空间,让陈廷骅基金会展厅中的香港纺织工业历史展览无缝地与季度展览“尹秀珍:补天”融合,成为参观体验的一部分。
是次展场设计,同时是尹秀珍于2020年9月26日至11月8日在纱厂坊特别展出的大型艺术装置 “补天 ‧ 中转站”的延伸。“补天 ‧ 中转站”仿照机场客运大楼放置大型装置,如行李输送带、 登机柜位和机场安全检查站等,既是尹秀珍在CHAT六厂个展的一部份,也是透过工作坊共同创作行李箱装置的场地,让参观者更全面地体验及思考集体记忆和跨代交流。11月8日前到访的观众,可以同时体验在纱厂坊的特别展出及活动,并于二楼观赏艺术家一系列的新旧创作。


CHAT 六厂展览及馆藏策展人王慰慰表示︰“这次展览围绕着割裂与缝合、对立与交融等等意象展开,在呈现尹秀珍全新创作的影像系列的同时,也将展出她的数件代表性作品。艺术家以自己的家庭关系为出发点,在新的影像和装置作品中回溯和重新演绎了其母亲在纺织厂工作的个人历史以及不同世代间的隔阂与交流,并以此牵动起对整个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重组与个人生活巨变的反思。在筹备这次个展的时候,恰逢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从全球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到日常生活、文化思想,几乎所有一切都在经历一场激烈的变革。尹秀珍亦将自己在这段时间中 的体验与思考融入这次的个展。我们期待着,尹秀珍那些将尖锐与矛盾揉合于诗意和幽默之中的 艺术创作,将为观众带来会心的微笑,与更为绵长的思考。”
“尹秀珍︰补天”展览现场,CHAT六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香港,2020 © 尹秀珍,由CHAT六厂供图

尹秀珍
生于 1963 年,中国北京
作为1990年代初以来中国表演和装置艺术的领军人物,尹秀珍探索了全球化浪潮和地方传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人历史和集体体验的相互渗透。她的作品作为丰富的文化记忆库,捕捉了二十世纪后期至今中国发生的变化,展现了艺术家通过巧妙的手法将各种日常用品雕塑化的能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方式便是缝纫和瓷器铸造。尹秀珍所使用的日常物品,由于其与无数个体的身体和日常生活的接近,得以充当某种记忆载体。利用这种材料——尤其是穿过的衣服——的感性力量,她的艺术记录了那些常常被遗忘在国家历史之外的集体经历,同时指出了令人不安的、相互联系的全球现象:极速的城市化、不受控制的环境破坏、以及全球化如何消除多元性。
佩斯香港画廊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11: 00 - 18: 00正在进行
洪浩
2020年10月30日-11月28日
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H Queen's 12/F
欢迎致函了解艺术家作品收藏信息,或关注佩斯微信获取更多现当代艺术资讯。
邮件:hongkong@pacegallery.com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佩斯画廊自 1960 年创立以来,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创造了卓越的精神财富。佩斯画廊在全球设立了展览空间及办公室,包括纽约、伦敦、日内瓦、帕罗奥多、北京、香港及首尔,并于 2019 年 9 月在纽约曼哈顿启动了一栋八层高的全新旗舰大厦。在即将步入第七个十年之际,佩斯画廊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为不断推进这一使命,佩斯画廊将积极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艺术计划,包括大型展览、艺术家项目、公共装置、机构合作、策展研究及写作等。
网址:尹秀珍个展「尹秀珍:补天 」正于香港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进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45123
相关内容
尹秀珍,敢用旧衣物再造世界尹秀珍:艺术创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北京]尹秀珍:无处着陆 展讯发布 展览档案 艺术档案
尹秀珍:生活与创作的多种可能
【聚焦文创50条】更好的展览,更活跃的艺术区:艺术品走入千家万户
百岁老人尹桂珍养生密要
从旧衣服到艺术品,从无用到无价,这个艺术家做到了
那些被你丢弃的无用旧衣服,在她的作品里成了天价的艺术品
旧衣服怎么办?艺术家用旧衣物拼出一个个天价艺术装置
香港故事丨京港修复师携手 珍贵文物重现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