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美术作业的设计思路与策略
艺术设计中的故事叙述策略 #生活技巧# #创意技巧# #艺术设计思路#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在义务教育领域掀起一股作业设计创新之风,如何秉持着“减负提质”的理念设计高质量的作业成为当前教师讨论的热门话题。文章以初中美术学科为例,研究“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思路与策略。先结合“双减”政策内容分析初中美术作业设计思路,再根据美术学科特点以及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简要阐述“双减”政策下初中美术作业设计策略:①丰富作业形式,提升美术作业趣味性;②注重因材施教,突出美术作业层次性;③联系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美术作业;设计思路;策略
前言
基于“双减”政策充分研究初中美术作业设计思路与策略,一方面,是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可以确立“创新、减负、增效”的美术作业观,既可以缓解学生课业压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美术潜能,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这对教师教育教学与专业素养提出更高、更多、更新的要求。如何提升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数量、优化作业结构,变无效为有效,是当前初中美术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美术作业设计思路
“双减”政策的出台并非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而是为了让学生摆脱过去的“苦学”状态,由“苦学”转变为“乐学”。简言之,“双减”政策践行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高效学习,使其获得全面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美术作业的设计也要突出这一点,教师要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但并非是说作业越少越好或者越简单越好,而是要向作业要质量。用通俗的话来说,教师要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作业,但是要保证学生通过作业掌握需要掌握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发自内心地喜欢这门学科。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美术作业设计策略
(一)丰富作业形式,提升美术作业趣味性
“双减”政策强调减负,这里的减负不仅仅是减少学生作业负担,更多地是减少学生心理负担,要让学生轻松、自在、快乐的学习,而不是被迫、不得不去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迎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去设计作业,尤其在作业形式上,要加大调整力度,变过去单一形式的作业为多样化作业,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1]。这样一来,学生投入的热情也就越高,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依据作业类型,教师可以布置书面绘画形式的作业,也可以布置作品欣赏形式的作业,还可以布置动手实践形式的作业;依据作业载体,教师可以布置网络作业与非网络作业,比如同样是画图,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手绘,也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用软件操作。作业形式越丰富,学生参与热情也会越高。以《吉祥物的设计》一课为例,教师或是让学生课后任意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吉祥物如“冰墩墩”“福娃”等进行赏析,说一说从中发现的“美”;或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依据所学习的吉祥物设计方法与审美特征设计一个平面吉祥物,或者通过电脑上的3D软件绘制一个立体吉祥物;或是让学生用彩泥等材料创造一个吉祥物。丰富的作业类型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做作业的乐趣,有助于实现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因材施教,突出美术作业层次性
初中生的美术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想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这样既不会给学生压力又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美术基础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2]。以《漫画》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欣赏等方式了解肖像漫画的造型要素,并且用夸张的表现方法画一幅肖像漫画。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师先将学生按照美术素养由高到低分成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困生,教师可以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定格一个画面然后临摹,再根据自己的作品总结肖像漫画的造型要素;对于各方面能力一般的中等生,教师可以让其临摹微信表情包,然后结合生活经验以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去设计一个表情包;而对于美术素养较高的尖子生,要求他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肖像漫画知识给爸爸妈妈、同桌或自己画一幅肖像漫画。这样的美术作业,难度成梯度递进,既不会让学生承受过重的负担又能让每一个学生的美术潜能得到激发。
(三)联系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抓住这一契机,教师在设计美术作业时应遵循生活性原则[3]。一方面,生活化作业对学生来说亲切且熟悉,可以消除学生畏惧、抵触等心理;另一方面,生活元素的介入赋予了美术知识以活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美术的生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即用美术知识与技能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有重要意义。以《色彩与生活》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感受色彩对人生的作用,并且学会运用色彩三要素分析简单的色彩现象以及用美术方法表达对色彩的感受与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生”作业,让他们课后认真观察生活,运用色彩三要素知识选择自己眼中的“美景”,然后用美术方法呈现出来,或是绘画形式,或是手工作品形式。这样的美术作业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加深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设计创新、减负、增效的作业是政策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如今,初中美术作业还存在内容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阻碍了本身价值的发挥,也阻碍了美术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深入研究政策内容,坚持减负与提质相结合的原则优化作业设计,通过丰富作业形式、因材施教以及联系实际生活提升美术作业质量,将美术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金来恩.善思善导 高质高量——初中美术作业质量提升的策略[J].明日风尚,2018(12):216-217.
[2]赵楠.多元化美术作业设计——促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成[J].知识文库,2020(14):135-136.
[3]王吉国.”做中学”——谈初中美术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58.
网址:“双减”政策下初中美术作业的设计思路与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46281
相关内容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策略简析
设计反思——可持续设计策略与实践
探究初中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策略
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策略
“双减”政策下课余时间管理的指导策略
【双减专栏】科学减负,智慧增效——“双减”政策下教学质量提升之四年级教学设计教学研讨会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生活美学教学策略
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背景下高效班级管理策略PPT课件(可编辑).ppt